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时间 60年代———80年代地点 内蒙古大草原人物 萨日伦 母亲达 嘎 母亲的恋人其其格 上海孤儿、母亲的大女儿巴雅尔 上海孤儿、母亲的大儿子娜仁花 上海孤儿、母亲的二女儿朝 鲁 上海孤儿、母亲的二儿子小巴图 上海孤儿、母亲的小儿子群众演员若干(字幕)“在共和国困难的年代,内蒙古草原接纳了一批上海孤儿,年轻的母亲萨日伦面前有五个孩子一起向她走来。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咬咬牙把五个孩子全部领走。五个孩子五张嘴,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平平凡凡的蒙古族母亲,义无反顾地将这付重担压在自己的肩上……”序“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多么幸福哟,是因为找到了母亲的温暖”。序曲。激荡人心的乐声中,字幕闪过。乐曲逐渐平静,一缕马头琴声从遥远的天际飘来,随着合唱的加入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一派辉煌,初秋的草原一片花的海洋。萨日伦拥着五个身着汉族衣衫的孩子从舞台深处,在花的海洋中一步一步走来……欢快的乐曲声中,随乡亲们一起拥上舞台的达嘎,一把抱过萨日伦怀中的孩子幸福地舞着。萨日伦兴奋地向人们诉说着领养五个孩子的经过。当萨日伦把另外四个孩子领到达嘎身边时,达嘎傻了,看着五个身着汉族服装孩子...

  • 标签:
  • 简介:<正>2013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我欣然接受刊物编委之托,前去采访我区著名作曲家莫尔胡先生。出发前,我阅读过与莫尔胡先生相关的许多文字:当代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莫尔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力格苏木人,察哈尔部杭锦(Hanggin)氏,1931年出生。其人兼通蒙古语、汉语和日本语,曾在日本接受小学教育,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熏陶。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参加内蒙

  • 标签: 蒙古族 内蒙古 作曲家 莫尔 蒙古舞 音乐教育家
  • 简介:藏族文化艺术家、理论家、民族教育家、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艺术顾问、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西藏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主席、五省区藏戏研究学会顾问、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第二届委员、拉萨市城关区人民代表大会委员洛桑多同志,因突发性心肌梗塞,经著名国家级藏医学家强巴赤列院长、自治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益西央宗同志抢救无效,不幸于1990年2月28日凌晨一时,在拉萨逝世。享年62岁。洛桑多同志1928年出生于山南浪卡子县。1949年毕业于布达拉宫僧官学校。1954年在原西藏地方政府秘书处工作期间,曾任原达赖文工团副团长和藏戏指导。由于他的开

  • 标签: 多吉 西藏地方政府 艺术研究所 联合委员会 强巴赤列 学会常务理事
  • 简介:男,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教授。尹男的学术研究一方面立足于现当代,一方面努力通过各种新鲜视角打通当代与古代的关联。1991年参与策划《新生代艺术展》,1996年起任《读书》杂志专栏作家、《美术星空》栏目总策划、《东方》杂志专栏主持人。出版书籍有:《独自叩门——近观中国当代主流艺术》、《后娘主义——近观中国当代文化和美术》等。(以下尹男简称“尹”,杨乐简称“杨”)杨:您好!现在外面称呼您的说法特别多,比如说鉴定家、批评家、文化史学者或艺术史家,您对自己的哪种身份更为认同?尹:其实我还是更认同文化史学者这样的身份,而且

  • 标签: 审美之维 美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文化 艺术史 文化史学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英国抽象艺术家莲·艾尔斯(GillianAvres)的酋次中国个展于7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名为“航向边缘莲·艾尔斯的抽象绘画,1979年至今”(Salling0fftheEdge:GillianAyers,AbstractPainting1979tothepresent),展览展出来自数位私人藏家与艺术家工作室的作品,囊括艾尔斯自1979年以来所创作的多幅大尺寸画作。

  • 标签: 艾尔斯 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 抽象绘画 EDGE 艺术家
  • 简介:(EdbardMunch)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他漫长的一生都在探寻灵魂的深度和韧性。他睁大了眼睛看,直视灵魂的深渊.并以毫不粉饰的强烈感情来呐喊和悲悯,描绘这一属于整个人类的灵魂图景,生活的残酷和阴影,而这些来自底层的真相,是长期被掩埋和被忽视的。生命、爱情、孤独这三类主题是蒙画作的主旋律。蒙是用画笔思索的哲学家,他以最敏感的心灵倾听人的苦难境况,用画笔抗议“生之诅咒”,他描绘《病孩》一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题材,除了痛苦、绝望、恐惧,缠绕其中的还有希望、等待、救赎。爱情在蒙的笔下,也展示了一种极端的灵与肉的冲突。而深刻的孤独是缠绕他一生的命题,他最终获得了解脱。蒙的画作在今天仍然没有褪色,2l世纪的人类依然能在其中找到强烈的共鸣。

  • 标签: 蒙克 表现 生命 深渊 孤独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人类学界开始反思过去认为"作为和谐的整体"的文化概念,人类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内部的流动性、差异性和历史联系。巴伯若·尼姆里·阿兹的《藏边人家》是站在藏族社会多样性、流动性与历史性的角度来呈现藏族文化的,她加入到了对"没有历史的人民"的反思潮流当中,在该书中呈现出了藏族社会深刻的多样性与变动性。

  • 标签: 阿吉兹 《藏边人家》 流动性
  • 简介:英国音乐学家、作曲家戴里·柯所著的《音乐语言》一书初版于1959年,在西方被称为二次世界大战后重要的音乐学著作之一。柯通过将音乐同绘画、建筑、文学的比较,阐述了音乐的本质特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语言这一论断。用音乐美学的理论来阐释柯“音乐语言”的某些问题,可以使我们对柯的“音乐语言”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

  • 标签: 音乐美学 音乐语言 情感论 音乐的具象性和语义性 音乐审美
  • 简介:木人是云南省境内至今未被确认族属的族群之一,他所流传的乐器及其所融集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鲜为人知,其特有的文化特征,成为了解他们日常文化生活及民族间往来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人类早期乐舞文化起源的重要例证.

  • 标签: 勐腊县克木人 乐器 文化内涵 文化特征
  • 简介:  毁灭的意义  :今天约请您两位来进行对谈,已酝酿了很长时间了,您两位在各自的关注点和艺术主张上,是有很多交叉点的.……

  • 标签: 刘小东尹吉男 多米诺寓言 寓言刘小东
  • 简介:由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全国政协报社主办,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我区著名作曲家美朗多音乐作品专场晚会——《献给母亲的歌》于2008年9月26日晚在全国政协礼堂正式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钱运录和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以及郭金龙、杨传堂、苟天林、斯塔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协副主席、区统战部部长洛桑江村等领导共同观看了演出,

  • 标签: 音乐作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晚会 多吉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政协主席
  • 简介:都"是藏族群众自愿结合的一种民间社团,该团体在藏民族的传统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组织的出现,与传统社会阶级观念、行业生存、苦乐与共等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组织不仅可以起到融合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实现苦乐共担、经济互助、资源整合功能的同时,使成员通过此种组织形式和活动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达到全面认知,同时在建构"熟人社统社会"的情境中通过资源共享及互助环境的支撑下,达到社会监督及约束个人的目的。

  • 标签: 吉都 互助 体制
  • 简介:十五世纪的尼德兰在绘画的自然主义发展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开拓了对于光的独立价值的研究。这种自然主义的语言以及对于光的重视超越了简单再现和描写现实的目的,成为传达象征精神的载体。文章拟就扬·凡·艾这位尼德兰最重要的画家做研究,探讨在他的绘画中光元素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涵义。

  • 标签: 扬·凡·艾克 自然主义 象征
  • 简介:本文关注的是艺术作品与阐释的关系,它聚焦于希区柯克电影与齐泽的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互动之上。当然,关于艺术作品的阐释(批评、分析、理论化的努力)问题始终存在争议。让我们从希区柯克的一句口头禅说起。

  • 标签: 希区柯克 齐泽克 应答 精神分析理论 艺术作品 创造性
  • 简介:“别干了”(netravaillezjamais)这句短小精干的口号颇有些历史渊源:1958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居伊·德波(GuyDebord)在巴黎塞纳街的一面墙上写下这几个字,呼吁工人们“别再干活了”(neverwork),从而抵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对德波而言,这一标志性的涂鸦是其学术事业的基石;时隔十年,在1968年5月的学生和工人运动中,这句口号被广为采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运动 1968年 历史渊源 学术事业
  • 简介:当代文学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新异的演进与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政治浪潮的冲击、90年代的经济浪潮的冲击和新世纪以来的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密切相关。经由三十年、三个阶段的不断演进与剧烈变异,新世纪文学已经逐步呈现出一种“三分天下”的的格局,即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大众化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媒体文学。而当下文学也面临着重重挑战,这些挑战,充满危机,也内含生机。如何认识和把握这种变动不居的文学现实,这是的文学时代向我们提出来的课题。

  • 标签: 新世纪文学 三大浪潮 三分格局 “80后”作家
  • 简介:新编历史潮剧《千秋家国恨》,主要是歌颂南宋爱国诗人、抗元英雄谢翱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爱乡精神。谢翱是全剧的主人公,但剧中如果没有昂这个对立面人物,谢翱的品格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北国诗人昂是元军元帅伯颜帐下军师,谢翱和他交锋较量的戏集中在三、五两场。第三场写谢翱经右丞相文天祥允纳,请命到潮州联络各方义士,营造抗元大后方。潮州潮阳海盗白鲨,拥兵三万,占海为王。谢翱单身深入虎穴,劝说白鲨弃邪归正。但是谢翱未到,昂已经捷足先登,以金银珠

  • 标签: 谢翱 文天祥 家国 对立面 潮剧 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