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谐钦”是大型喜庆的歌舞艺术,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广泛流行于西藏各地,特别在后藏地区最盛行。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地不同的表演风格及特征,已成为西藏歌舞园地里一朵绚丽多彩的鲜花。龙“萨央谐钦”,是我们西藏民舞集成编辑部赴日喀则南部各县进行收集的民间舞蹈品种之一,流传于西藏日喀则岗巴县龙乡一带。从外地流入这地区的民间舞蹈有“堆谐”、“定日谐”、

  • 标签: 萨央 谐钦 昌龙 西藏日喀则 岗巴县 歌舞艺术
  • 简介:“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或“大”等概念,和我们习惯应用的完整或完美等概念有共性。每次我看到曹国的木雕,都会想起孟子这句看似与雕塑无关的话。与同代的艺术家相比,曹国成名较早。他的《少女》、《儿子》早在五、六届全国美展时就相继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受到了专业人士与普通观众的一致喜爱。而七届美展的参展作品《过去、现在与将来》则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纵观曹国的雕塑艺术,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种纵轴上的演变,

  • 标签: 作品 雕塑语言 节奏 艺术家 艺术创作 雕塑艺术
  • 简介:燕来之引人注目,首先是她拿出了一个山水画的新面貌。她的山水画大多以纯青花颜色为之,内心不在乎再现具体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景,纯然要达到心灵的情感和意趣,在她看来,艺术的目的不在

  • 标签: 山水画 新面貌 女性艺术 研究创作 书香世家 四年学习
  • 简介:老圃(原名白金海)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源于他的名字。“老”与“圃”均为寓意幽眇之词,而其合成词“老圃”则含义更加玄奥。首先,“老”蕴涵了儒家的思想。《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朱熹注:“老,以老事之也。吾老,谓吾之父兄;人之老,

  • 标签: 兼济天下 天下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老圃
  • 简介:桐,二级编剧,曾用名雁云,笔名云梦,男,汉族1931年6月出生,1993年6月22日逝世,云南省昆明市人。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外围组织“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毕业留校,历任昆明师范学院人事科科员、秘书科科长、院党委委员、文史系党总支

  • 标签: 昆明师范学院 二级编剧 杨桐 外围组织 人事科 党委委员
  • 简介:长期以来,关于艺术品投资的目的和意义一直都是广大收藏者不愿正面回答的一个话题,也许是为了盈利,也许是为了艺术,也许是出于爱好,因为我们极力推崇的东西也往往是我们极力回避的东西。遇到李国,是一件机缘巧合的事,也是记者在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中邂逅的一名真正的收藏家。当记者有感而发的开始撰写这篇采访杞记时,

  • 标签: 艺术品投资 收藏家 中国化 国际化 收藏者
  • 简介:<正>在苗族舞剧《灯花》中饰女主角灯花姑娘的苗族演员世萍,以自己的血汗、青春来塑造这位美好的苗族姑娘的形象。她和剧组的同志们一起,通过这出舞剧向区内外观众以及一些国际友人展示了苗族生活风情的异采。《灯花》先后到京津宁沪演出时,有评论认为世萍“舞蹈韵律很美”、“弹跳功夫好”,甚至说她“周

  • 标签: 苗族 灯花 女主角 柳州地区 舞剧 舞蹈演员
  • 简介:艺术所创造的是艺术形象,艺术的创造更是一个艺术家思想、技能、天赋的本能之展现。画家的艺术创作是有其独特审美的,其审美意象是其审美主体的核心世界,“审美”转化为可观可感的艺术形象,这要靠画家在人生中所感悟、所凝聚的审美“意象”会以智慧的串通,这是艺术之生命的缔造。“道法自然”,画家审美之“道”

  • 标签: 艺术表现 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 审美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 审美意象
  • 简介:黄丹、珺、韩之演都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又同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同学.其中韩之演是韩国人,1996年就到中国留学.姜美先呢,则年纪稍大一些,出生于60年代,也是韩国人,1986年毕业于弘益大学美术学院东洋画系研究生班.今年这四位画家要在一起合办一个水墨画展,其中的友情志趣让我想到四片对称矗生的绿叶,共生共长在一条事业相同的枝丫上,嫩芽尖尖,呈一派茁壮生机,终能让人们欣赏出他们青春的新姿来.

  • 标签: 黄丹 杨珺 韩之演 姜美先 女性画家 水墨画展
  • 简介:傣族人民把孔雀视为美丽、善良、吉祥和幸福的化身,视为自己民族高尚精神的象征。孔雀舞则是傣家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在《华阳国志》、《山海经》、《南诏野史》、《蛮书》等历史文献中对孔雀、孔雀舞有“常浴千江”、“巢人家树上”、“婚娶长幻舞,吹芦笙为《孔雀舞》”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傣族十分喜爱孔雀,并在几百年前,或者比这更远时,居住在云南边疆的傣族人民,已经创造了《孔雀舞》这种优美的舞蹈形式。

  • 标签: 孔雀舞 刀美兰 毛相 《蛮书》 《华阳国志》 杨丽
  • 简介:去年春,几经周折的拙作《等郎妹》突然有了脱胎出世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且迅速组建起一个有志于探索打造客家艺术的主创班底,特邀的都是能工巧匠,毋庸置疑,他们可以打造出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便是这个家园的主人公润月的饰演者——完美的、纯真的又是非常客家的,是经过客家的甘露长年沐浴,客家的五谷精心培育的精灵。然而残酷的山歌剧现状久久地锁紧了所有主创人员的眉

  • 标签: 《等郎妹》 山歌剧 精神家园 主创人员 精心培育 二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