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一段时间.《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先生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讲坛“上作了一次讲演,谈对当前语言文字问题的看法。他一方面肯定了当前语言文字运用的空前活跃,充满了空前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空前的混乱,语言文字规范空前的脆弱,具体表现有四一是殖民化:二是浮躁化:三是朦胧化:四是粗俗化。这实际上牵涉到规则与生命活力的关系问题。

  • 标签: 上海东方电视台 话语权 多元化 学术 《咬文嚼字》 语言文字规范
  • 简介:文化的话语,似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这是因为在全球化语境中,当中国的艺术遭遇到西方语境的挑战时,我们的文化出现了两种状态,一是努力地表达自身的价值,二是努力地确定自我在艺术国际中的"身份"认同,这实质上是体现出了一种不够自信的心态,谈论这个问题自然地要牵扯到关于方法论等问题。本期由宋伟光、张浩达、黄丹麾、杨晓见几位文化学者就此话题继续讨论,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

  • 标签: 软文化 方法论 话语权 全球化语境 文化学者 话题
  • 简介:1953年,为了应对当时新国画(即新中国画)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包括杭州的华东分院,在预期引导国画发展方向的“新国画”的名下。先后将国画改名为彩墨画,并以此命名科、系;然而,到1957年,彩墨画又恢复为国画。相应的科、系也因此恢复旧名。在1953年至1957年间,以南北两所美术学院为代表的新国画一度都受到彩墨画观念的笼罩。两次更名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变化、国画观念的更迭和话语的转换。在最后的转换中潘天寿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或者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本文的话题。

  • 标签: 中国画 话语权 潘天寿 中央美术学院 彩墨画 预期引导
  • 简介:当代艺术已超越本体,走向多元,对艺术中的越界以及继承与创新等问题,是2009年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讨论的专题,在座谈中专家们从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期《艺术无疆》《雕塑界继承传统的陈疴新疾》《从哲学层面看当代艺术》等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文章观点不同、各有见地。下期将继续发表,以呈现学界批评与争鸣的状态。

  • 标签: 当代艺术 雕塑 中国 年鉴 国际 越界
  • 简介:作为’98中国国际美术年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油画学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承办的“’98中国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的系列活动,于1998年11月11日至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一楼七个展厅隆重举行:同时二楼三个展厅展示“20世纪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和“中国山水画·外国油画风景画历史发展背景资料展”;还将举行由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外比较艺术学术研讨会”;为配合上述活动,故宫博物院同时举办“中国历代山水画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外国油画风景原作展”。展览开幕同时还将举行大型文集画册首发式。这一系列美术活动,是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美术馆 油画风景画 当代 中国美术
  • 简介:将此次蓝顶美术馆的展览主题定为"日常之名",一个基本的学术意图,在于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与"日常话语"相关的创作中,在路径、方法、切入角度时的丰富性,以及"观念生成"背后所隐藏的话语方式、方法论意识等所形成的积极意义。大致归纳,参展的三十多位艺术家的创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倾向:

  • 标签: 日常话语 话语方式 展览主题 切入角度 权力话语 沈少民
  • 简介: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紧张筹备,2006年6月6日"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终于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了.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雕塑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新加坡创新国际咨询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为期十年的"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正式拉开了帷幕.……

  • 标签: 中国郑州 国际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艺术
  • 简介:为了展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发展趋势,反映国际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新特征与新成果,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于2008年6月10日至7月3日举办,这是2008北京奥运年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新媒体 艺术展 国际 合成 文化发展趋势
  • 简介: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于1999年10月16日在深圳华侨城开幕。此次年度展邀请中国内地、港澳台、英国、法国等国内外29位艺术家共27件作品参展,并将参展作品集中于美术馆邻近的一块2.7公顷苑地建立一个露天雕塑公园。

  • 标签: 雕塑艺术 何香凝美术馆 景观 雕塑公园 参展作品 中国内地
  • 简介:拿什么来保障现代艺术作品的本真品质?是在不可改变的东西的光滑表面上留下破损和毁坏的伤疤。爆炸是艺术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其反传统的能量成为一种吞噬一切的贪婪漩涡。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是转而反对自己的神话。——阿多诺

  • 标签: 当代艺术 话语 艺术作品 反传统 现代性 阿多诺
  • 简介:模糊语言图式是时代的产物。以它的流变性、富有韵味等活性成分,满足了当代艺术家枯涩心灵的渴求,诉诸于作者当下审美情绪状态。模糊图式以它获得的普遍意义,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形态。

  • 标签: 绘画技法 模糊图式 话语背景 语言形态 艺术家 审美观念
  • 简介:古典书论在当代书论的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当代书论家而言,我们需要一方面继续梳理古典书论尤其对其进行思想性解读,一方面在当下文化语境下探索当代书论的构建方式。而这些学术行动的前提必须在厘清古典书论的话语内涵的基础之上。大致而言,古典书论包含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

  • 标签: 书论当下 当下话语 话语内涵
  • 简介:在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中,对农民形象的描绘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农民形象被时代赋予特定内涵的同时也经历了从“赋魅”到“祛魅”的变化,在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农民形象更是被作为一种在市场和资本的操纵下,以“符号消费”的身份而被加以利用的形象符号,呈现出中国本土艺术的形象话语实践所受制的不同意识形态视角.

  • 标签: 农民形象 意识形态 国家形象 符号消费
  • 简介:国际语境下的中国水墨与当代艺术实验教学课题,是以"书法、水墨元素与当代艺术"课程来展开的。中国古代水墨画讲究书画同源,因此,该课题把书法元素的运用包含在水墨的大范畴里面。该课题作为意大利立卡坦扎罗美术学院(AccademiadiBellaArtediCatanzaro)的公选课,以高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中国艺术史为背景,从当代艺术出发,通过中国书法、水墨艺术实践,关注现实情景,通过教学互动、讨论和批评,创作当代艺术作品,是一个跨文化、跨媒介、跨国域的当代艺术实验教

  • 标签: 中国书法 卡坦扎罗 艺术实验 中国艺术史 公选课 水墨艺术
  • 简介:2003年创办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北京双年展),由国务院批准立项,周家财政拨款,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是中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扶持的知名品牌文化活动.北京双年展已在2003年、2005年、2008年、2010年和2012年相继举办了五届,短短10年间参展国家和地区从45个增至87个.参展艺术家累计三下余人,观众累计达百万。

  • 标签: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 “十一五”时期 北京双年展 章程 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