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严:你的《独坐》系列,让我想到了《红楼梦》,尤其是卡雷拉斯唱的《红豆曲》,有点生涩,有点另类,却又很投入。靳:《红楼梦》是我最喜欢读的一书,读过很多遍。《葬花吟》仍是最为打动我的诗。俞平伯说这诗受前人影响,有出处。无妨,只能说,孤独、伤逝是一种持续的人的感情,它既老亦新,每一次演绎,都令人动容。严:从字面的境界上来说,你的画也与《葬花吟》最近。尤其是"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这两句。其中"游丝软系"和"落絮轻沾"这四字和你的画风也很像,这"软"、"轻"两字,最难入画,最易犯忌。你的那些线条与"游丝"的感觉很像,软软的,很轻。画面很清旷,不过好像没有"青灯照壁"、"冷雨敲窗"那么苦寒。靳:者的心境是起很大作用的,现实的境遇常常也会提供

  • 标签: 青灯照 卡雷拉斯 绣帘 冷雨敲窗 QQ 孤独者
  • 简介:《中华竹韵》第五章第十节曾提到张廷济(1768—1848)和蒋光煦(1813—1860)讨论玉版十三行的问题。然限于散文体裁,作者未作深论。近读友人所奔别下斋旧藏十三行,有张廷济一跋,正论及此事,因录如下:

  • 标签: 十三行 藏本 白玉 竹韵 散文
  • 简介:读得懂艺术理论的人未必都读得懂绘画。因为艺术理论是文字表述的有关创作思想与价值观念的逻辑思维.而绘画则是直观的视觉体验。毋庸说普通读者.就是艺术史论领域的学者.也未必都能够从视觉的直观感受中进行审美的判断。

  • 标签: 鲁本斯 写意 写实 艺术理论 视觉体验 逻辑思维
  • 简介: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自问,一个人是否会为生活所着迷,犹如孩子为银球着迷一般;生活是否就是如此:捷速、灿烂、激动。不过也许这一切都只是表面而已。我想要把银球握在手中,静静地抚摸它,那又圆又滑又重的球。就这样握着,一天又一天。我想我会去读普鲁斯特。我会往后倒退,再朝前迈步。

  • 标签: 作品集 普鲁斯特 生活
  • 简介:何海霞的绘画艺术民族气息浓郁,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面貌,其独具匠心的金笔画法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貌和高远境界,真正形成了何派山水。本文以何海霞的艺术人生为主线,探析其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绘画艺术。

  • 标签: 何海霞 绘画 艺术传统
  • 简介:康熙在位61年,曾六次南巡,在第二次南巡后,让宫廷画家将之绘成长卷。1690年,王晕应宋骏业之邀北上京师,后成为《南巡图》(图1)的主者,1695年完成了十二卷的鸿篇巨制,名动京师。但在京师滞留三年后,他并未继续在宫廷效力,而选择南返。

  • 标签: 主客观因素 南巡 名动 长安 宫廷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