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本期我刊约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与我院工业设计系作为教学研究互动的对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目前设有产品设计、展示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始终坚持课题推动制的实践性研究型教学,特别注重在”情境化”的环境中,以创新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实际设计操作的能力。我院工业设计系设有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筹备中)三个专业方向,侧重以多元化市场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还建立了相对应的教学实习基地,创造平台与企业合作。双方教学各有侧重,但在教学思路上追求市场实践与课程教学的互动,以求培养出富有专业创新设计能力和市场应用经验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 标签: 教学研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创新设计能力 工业设计 导言 创新实践
  • 简介: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为基础;而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美术学院基础教学,则以明暗造型为主的契斯恰科夫的素描作为造型基础的训练手段。科学严谨的素描造型手法在弥补了传统中国画造型短板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西方案描造型+传统中国线描和上色”这种“嫁接”的教学手法是否合理的长期讨论。如宗白华在《论素描》中所说:“西画线条是抚摸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着轮廓以把握着坚固的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对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

  • 标签: 中国画教学 传统中国画 以线造型 基础教学 美术学院 训练手段
  • 简介:本文从基本教学入手,探讨绘画基础造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愉快教学、个性开放、两极训练法、改善实物和模特的展示以及有关绘画创作的观察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建议。

  • 标签: 基础造型 愉快教学 两极训练法 观察方法
  • 简介:"岩彩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材质,作为绘画素材源自于原始人类的随意涂抹。在我国岩彩画的出现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赋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但是被元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冲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这种所谓的边缘画种曾经一度塑造了灿烂辉煌的洞窟文明主体,这些描绘在泥皮和沙岩上的佛本生故事,通过岩彩、金箔、银箔的装饰熠熠生辉,从现有的资料可以想见,当年印有岩彩画的众多洞窟地区信徒僧众比肩的繁荣景象,甚至可以听见在遥远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富商巨贾的驼队铃声。时过境迁,古老的岩彩壁画如丝绸之路一样无声的蒙上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致力于复兴这门传统艺术,并在复兴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多年来的田野调查,岩彩画在热爱这门艺术的画家心中盛开出灿烂优雅的姿态。本期教学栏目邀请王雄飞教授讲授古代岩彩画的临摹方法,追摹古人的临摹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写生创作积累经验。希望通过文中临摹的具体实例,为读者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直观的创作方法。

  • 标签: 临摹教学 岩彩画 壁画 古代 中国美术学院 丝绸之路
  • 简介:一、素描概述素描是用单色的点、线或明暗块面塑造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一切美术绘画活动的基础。过去的素描较多的是强调造型、结构以及空间的塑造,甚至包括排线的方法。今天的素描已不再是简单的复制外形,而是根据已有的基础理论和技法,通过观察分析,用最直接手段、不受用笔的过多限制来表现,既要全面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更要培养想象和创造能力,并画出世间事物的内在精神。这除了需掌握传统素描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技法,

  • 标签: 素描教学 情感控制 造型能力 表现技法 绘画形式 塑造形象
  • 简介:“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主要探讨在二维空间里设计元素的美的内在形式规律和构成原理,是现代设计思维不可缺少的训练方式之一,它是引领学生向设计思维转化的一门课程,它将有利于同学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设计灵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启迪。所以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 标签: 艺术设计专业 平面构成 专业教学 创造性思维能力 考点 基础课程
  • 简介:一、在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中,针对中学的美术欣赏教学特点,我探索“学稿”的教学方法。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丰富.容量大.知识面宽.横向学科联系较多,不太容易在一节课里面面俱到地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用“学稿”的形式.“学稿”就是给学生学习时用的学习提纲.

  • 标签: 教学法 美术欣赏教学 学习提纲 美术欣赏课 教学特点 教学方法
  • 简介: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产物,而每一种视觉形式的产生,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思维传统。在色彩实践和色彩观念上,东西方的差别都是显而易见的。西方的艺术强调“模仿”,其用色注重科学式的论证,可以说是一种光学科学色彩。而中国则强调意象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的哲理性色彩。

  • 标签: 色彩教学 艺术设计 意象 思维传统 视觉形式 色彩观念
  • 简介:引言美术教学在古希腊的教育里就被列为美育的重要学科。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形象的具体性、直观的生动性、感情的愉悦性。它是全凭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形象,饱含着情感的形象,能打动人心,使人愉悦,产生共鸣的开象去摇振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道德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完善、向心得到发展。

  • 标签: 情感模式 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教学 潜移默化 形象 古希腊
  • 简介: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高校素描教学是新生入校的第一门基础课。这门基础课是美术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都有重要作用。高校素描教学在自身演变和发展的不同时期中,总是跟随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进行调整和改变,并体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高校素描课程的内涵也随着这种不断的调整而向前延伸。传统素描教学是在于描绘我们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再一一记录下来,包括准确描绘物象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阴暗与线条表现能力的训练,而抽象构成、设计构想、意象创造和扩展是以传统素描为基础。当前传统素描教学体系不仅不能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也存在局限。高校素描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素描教学改革,寻求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 标签: 素描教学改革 高校 传统素描教学 社会发展需要 美术院校 创作能力
  • 简介:“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是《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欣赏评述”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其中还具体要求中学生了解外国美术史中两个以上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这些内容的添加意味着中学的欣赏教学比以前更注重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的联系。那么,什么是流派?需要了解什么内容?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进行了解?这无疑是美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需要反复斟酌的问题。

  • 标签: 美术教学 流派 《美术课程标准》 初中 欣赏教学 外国美术史
  • 简介:中国画延续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画风与审美趣味不断演变,美学思想和形式技法不断充实、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国画这种一脉传承的发展过程与西方美术跳跃性和否定、颠覆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然,中国画技法和审美思想体系的建立与传承离不开一代代画家的教学努力,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中国画不断地向前延续和发展,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史。

  • 标签: 中国画技法 教学问题 当代 审美趣味 中国绘画史 美学思想
  • 简介:乔布斯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人物之一.他的卓越天赋使他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人。乔布斯虽然走了,但他的创新精神以及他的专注、执着却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和学习的地方。

  • 标签: 教学反思 大道 创新精神 领袖人物 乔布斯
  • 简介:在大学艺术专业课程中,图形创意课程历来受到特别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该课程作为平两设计专业重点专业课程,已经形成了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从感知图形创意魅力、体会图形的创意思维、图形创意的构成形式等方面入手,提高了平面设计人员的创意设计能力。然而,图形创意作为动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却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有些只是平面专业图形创意课程的重复和翻版,没能有机结合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大胆探索和改革。

  • 标签: 图形创意 课程教学 动画专业 改革 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课程
  • 简介:技术区别于经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技术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则需要长期的实践来积累,技术往往有较为详实的理论依据,经验则更多的依赖祖辈师承的口授心传。摄影作为一门集艺术与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除在艺术表现、传播方式之外对技术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在今天这些技术大部分已经由数字化技术加以完善,然而在其“作品”的表述上仍然需要调动人们的视觉经验、思维判断加以认同。

  • 标签: 软件 摄影 技术美学 计算机
  • 简介: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要了解两个外国画派.这是一项新的学习任务。在新教材还没有这一内容的情况下.我自编了《巡回展览画派》(以下简称“巡回画派”)一课。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形成、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代表画家。

  • 标签: 巡回展览 画派 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 欣赏 初中
  • 简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显性的将联想及发散性思考过程加以提升,结合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求异性、飞跃性及求实性等多样特征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思维线索上,在设计未完全进入理性思维阶段时,对大脑收集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累积素材进行整理、提取、发挥并获得灵感闪现的过程。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展示设计 教学模式 思维方式 感性思维 理性思维
  • 简介:展示设计本身的本质和职业特征,决定了它与社会的,科学的和经济的不可分割性。展示教学所培养的人才是国际化竞争的前沿阵地中的重要一员。设计教学不仅仅是在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中培养学生们找到真知,更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通过国际合作课程的策划执行的方式和过程,举例说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的设计教育进行国际化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即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某展区的设计为合作课题的教学活动为实例,对中德双方设计高校之间的合作课程,总结出通过国际间设计教育单位机构的合作模式,以及在互通性和可比性原则下如何确立合作课题以及成果评定标准。

  • 标签: 合作教学课程策划互通性可比性课程执行成果共享成果展示
  • 简介:笔墨自宋代以后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存在以来,它的精神境界就成为了古今画家关注和研究的重心,笔墨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和抽象性。说它具体,是因为笔墨是能看得到,能够意会也可以把握得到的,笔墨的勾皴总是与造型、结构、骨架、表现发生着关系。说它抽象,是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感觉和画家情感作用下的物化形式,是老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同时也是画家的内在世界通过外在操作以及与各种水墨效果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诸种关联。

  • 标签: 笔墨精神 中国画 创作 教学 精神境界 物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