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解读大师:大羽的艺术世界大羽(1912—2001)原名汉卿,齐白石为其改名翱,字大羽,遂以字行。广东潮阳(今属汕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师从吴昌硕弟子诸乐三、诸闻韵等。1944年拜齐白石为师。

  • 标签: 水墨艺术 大道 艺术世界 专科学校 齐白石 中国画
  • 简介:时值半丁先生诞辰140周年,由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央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半丁纪念馆协办的'此中有趣—纪念半丁诞辰140周年艺术展'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半丁先生在花卉、翎毛、人物、山水、书法、篆刻等多艺术门类的代表之作,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半丁先生的艺术谱系,彰显其在承继中华艺术传统方面所取得的突出艺术成就。

  • 标签: 丁诞辰 中真趣 真趣纪念
  • 简介:徐冰在一篇访谈中说:“我曾经对当代艺术极有兴趣,并虔诚地接受这个系统的洗礼,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但参与完了才知道这个系统实际相当于一个‘困境’。我开始对这个系统感到太厌烦、无聊了,累了。”丹青看了访谈后说:“徐冰的访谈,很清晰。有见地——但不诚实。”因为“他不但属于这个系统,而且在主流之中”又去批评那个系统,“我不知道他何以这样说:要么他真的如此认为,这使我略感诧异”;“要么他心里清楚,但同时又清楚国中有人希望听到如是说。对此我不会诧异”。“讲西方如何了不得、对极了,

  • 标签: 文艺批评 艺术评论 大众化 商业影响
  • 简介:大师在守"旧"中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新时期以来,外来艺术引进的油画艺术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油画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国力大增,随着艺术市场的兴起产生了国内的收藏群体。艺术品价格和作品流通呈现兴旺景象,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不但壮大了艺术的队伍,也使油画艺术进入千家万户,形成良性循环的势态。中国油画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了一个真理:改革是需要的,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然而,中国油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所有热衷于提倡创新理论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喜欢折腾不太安分的人。画家要改革创新,什么样的创新才是合适的?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中国油画还需要引进什么样的

  • 标签: 油画艺术 中国油画 艺术市场 改革创新 艺术家 作品
  • 简介:人离不开大自然,我亦然。每当步入山水间,我得到了愉快、轻松、也令我兴奋,遐想。我是个画画的人,行于山水间,除了享受大自然给每个人的爱,我更注重山水给我带来的感悟,促使我废寝忘食地用画笔来倾诉。画山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

  • 标签: 表达 师造化 每个人 生活 创作思路 艺术气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所有的"而立"、"不惑"都是从童年走来。当人们淡忘了童心渐渐成熟,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失掉了很多。原来,童年与"知天命"的距离竟然这样近!"天命"之悟就生于儿时伴你的那个""。住着一个""的童心,是一方纯色起舞的舞台。我爱用纯色去追寻那个""。色彩响亮的画面,节奏强烈,性格鲜明,如明丽的乐曲,哗啦啦地流淌。流淌的,是心灵观照的色彩。并置的纯色曾使不少绘画者难以接受,但看看雨后晴空,彩虹的美丽

  • 标签: 童心 纯色 色彩 童年 并置 艺术语言
  • 简介:世称“海滨邹鲁”的潮汕平县,大海环绕,韩江长流,“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许洁),地灵人杰,精英辈出。生于斯长于斯的杜应强,满载着天然的风土乡情步人中国当代水墨画这一文化圈,并且显示出他自己特有的风姿。他的艺术特色——空灵而意远,优美而隽永,乐韵诗情,中和适度,令人感到清新。杜应强在80年代后期的起飞引人注目。在探索情态美,结构美,对称平衡美中,他着眼于艺术整体,进行整体把握,追求整体之美,整体之,实现了

  • 标签: 整体美 中国当代 艺术特色 中和适度 对称平衡 文化圈
  • 简介:肖:前接来信,要篆书碑帖,知你近来有意学习篆书。昨天托佩兰带给你杨沂孙书《说文叙》、《说文部首》,《石鼓文》、《泰山碑》共四册,你可作为学篆参考之用。这些书都是早年出版的,目前不容易买到,你应当珍惜。学篆必须先习《说文部首》,将篆字之偏旁即部首写法弄清楚,才好学篆字碑帖。

  • 标签: 说文 部首 真肖 学篆 篆字
  • 简介:更无真象有魂晁楣秋荷图画家王同君80年代中期在鲁迅美术学院图画系主学人物画,毕业后却专攻花鸟,凭借扎实的功底、灵敏的悟性,近几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观王同君的花鸟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有选择地融入了山水画的内容,加大了...

  • 标签: 晁楣 秋荷图 鲁迅美术学院 王同 系主 传统文人画
  • 简介:最近迷上了自然生长中的野花野草,几乎每天都低头看着它们,只觉得它们最美: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姿态也是千草千面,自然的组合中也绝无重样。小型的花草在地里随意生长,细细小小,很有野趣。因为它们小,我们并不注意。可它们也很美。若是路边的小草都能被大家欣赏,世界就更精彩了。

  • 标签: 野草 生长 花草
  • 简介:李嗣(——696),字承胄,赵州柏(今属河北)人,一说滑州匡城(今属河南)人。武则天永昌中任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据《旧唐书.伎会列传》说,他博学晓律,兼善阴阳推算之学,所作有《诗品》、《书品》各一卷。因南朝梁代庾肩吾已有《书品》之作,所以李嗣真名其所作为《书后品》。全文共取古今八十二位书家,分为三品,每品中又分三等,这都是仿效庾肩吾的书论体倒,但是李嗣又在“上上品”之上,提出了“逸品”,从而确立了逸品至高无上的地位。

  • 标签: “逸” 《书品》 御史中丞 《诗品》 武则天 旧唐书
  • 简介:大中(本名建中)1962年生,无锡人。198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本科,后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书法作品获全国奖。2015年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任评委。

  • 标签: 书法篆刻 博士研究生 书法专业 美术学院教授 无锡人 书法作品
  • 简介:说起刻帖,人们津津乐道于《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堂法帖》,似乎忘了还有《赏斋帖》的存在,更不知华夏为何人。这也难怪,《赏斋帖》传世极少,且篇幅不丰。但《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1948—1951年三次官方敦煌壁画,临摹展览中的董文作品的检视,从敦煌壁画研究的逆向反证,揭示了董文在敦煌的多重研究任务,并从事北朝早期壁画的专题研究,他的临摹研究直接关联他的创作。但在数年内历史条件的剧烈变化中,敦煌的艺术机构功能也由此发生转换,作为美术家创作的借重资源的位置也逐渐偏离。

  • 标签: 董希文 敦煌壁画 临摹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