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咏叹调套曲是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歌剧咏叹调最重要的形式,它由不同速度的唱段组合而成,用以揭示人物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变化。《·奥涅金》作于1877-78年,其中著名的塔季扬娜"写信唱段"就是典型的咏叹调套曲形式。本文就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一是内部结构的彼此独立;二是声乐、器乐主题的贯穿发展;三是速度的细致变换。

  • 标签: 咏叹调套曲 结构 主题 速度
  • 简介: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歌剧咏叹调《连斯基的咏叹调》是歌剧《·奥涅金》中的一首咏叹调,是一部非常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典范之作。本文从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故事情节以及演唱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其本质特点以及音乐表现手段等内容进行研究与论述,从而力求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这首咏叹调的深刻意义,并且在声乐演唱的角度上能从研究作品、理解作品到表现作品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理论与技巧上的提高。

  • 标签: 咏叹调 连斯基 解析 演唱
  • 简介:<正>达:(亦称:手鼓)。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打击乐器,在维吾尔族民间广泛使用。俗称:吐姆鲁克。达以木制圆扁形鼓框,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内置许多小铁环。

  • 标签: 维吾尔族 “达” 无名指 手鼓 右手 击乐器
  • 简介:乌克兰奥德萨音乐学院教师、小提琴家夫根·米哈伊洛维奇·别列普留契克先生于1997—1998年度作为专家在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任教一年。我作为弦乐教研室主任直接负责具体安排和协调他的教学工作,在这一年中我听了不少他的课,同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交谈,从中受到不少启发。我想,如能总结一下并介绍给大家也许是件有益的事c别列普留契克先生所任的课程为:小提琴专业课(与中国教师共同授课)、弦乐四重

  • 标签: 小提琴教学 教学特点 室内乐 乌克兰 分析音乐 颤指
  • 简介:2014年11月,由张文先生所著《〈弟子规〉中华美德故事说唱》一经出版,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顽童幼子,乃至习学快板艺术的专业人士都成为该书忠实读者,受众遍及面之广令人欣喜。在世界格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想东进"无可避免地冲击着中华传统文化,身处当今之中国,何以守护国人精神家园的发问振聋发聩。十几年前,一位西方社会学家曾经预言:要想解决21世纪的问题唯有靠西方的《圣经》和中国的"儒学思想"。士大夫传统自春秋战国孔孟始,士志于道,知行合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怀天下的精神群体已然随着工商社会崛起伴生的物欲横流,

  • 标签: 东进 西方思想 知行合一 西方社会学 物欲横流 儒学思想
  • 简介:认识刘美然的时候,她还不叫凡,知道凡的时候,她已经不再叫刘美然。记得在94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中,凡凭一首品位脱俗的佳作《江南》摘取了金奖桂冠。那首作品中的凡,给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融古典和现代于一身。或许,《江南》本身就让人感觉清新空灵,充满梦里水乡之浪漫之飘逸柔情万千吧!“撑一把雨伞,是否就能走进你的浪漫;摇一乌篷,是否就能感受你的缠绵。吹一支竹笛,是否就能听懂你的渔舟唱晚,点一盏渔火,是否就能温暖你的无眠……”一曲散发着唐诗宋词古典意境与清新浪漫现代意念的《江南》,再经凡歌声的独特演绎,将人们带入了一幅水墨图画中的烟雨江南。让人们在领略水乡风情的同时又流连于凡风韵独具

  • 标签: 清新空灵 中国音乐 古典意境 唐诗宋词 渔舟唱晚 江南
  • 简介:“多么激动人心,多么奇妙的音乐啊!”菲利普·戈塞特自言自语着说,一边带着愈来愈强烈的热情,翻阅着那些发黄的手稿。“我这一生中无法听到这些作品的演奏,这真是太遗憾了。”那是在20年前,芝加哥大学的青年音乐教授戈塞特来到意大利的佩塞罗研究乔治诺

  • 标签: 罗西尼 塞特 芝加哥大学 巴黎歌剧院 利普 塞罗
  • 简介:《格尔卡》是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件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独特历史背景决定了《格尔卡》的特殊意义。毕加索用这幅扭曲变形夸张的巨作将格尔卡小镇惨遭轰炸后的样貌呈现出来。毕加索创作时表现出的感情和画作视觉冲击是值得研究的。

  • 标签: 《格尔尼卡》 感情 毕加索
  • 简介:挑选这两张碟片是为了纪念意大利杰出的钢琴家莫里齐奥·波利(MaurizioPollini1942—1997)。波利无疑是20世纪后半最杰出最富有革命精神的年轻一代钢琴演奏家之一。与其师米凯兰杰利一起,他们代表着本世纪独树一帜的钢琴演奏风格。在群星璀灿的世界钢琴乐坛上,波利这颗巨星闪耀着独特的、不同于众的光芒。

  • 标签: 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演奏家 乐章 布拉姆 意大利
  • 简介: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斯洛姆斯基(下文简称“斯”),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钢琴家、教育家,193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被誉为“俄罗斯音乐领袖”,是目前生活在俄罗斯本土的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现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曾获格林卡艺术奖金(1983)、俄罗斯人民演员(1987)、俄罗斯政府奖金(2001)

  • 标签: 斯洛尼姆斯基 音乐 作曲家 理论家 钢琴家
  • 简介:本文拟以里蒂(Gyorgyligeti,1923-)的微复调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现有的文献、作品和音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微复调思维规律。

  • 标签: 里盖蒂 微复调思维 有量卡农 音块
  • 简介:通过对利蒂与德彪西两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创作技法、作品音响效果方面的比较,试图寻找不同时期的两位颇具影响力作曲家之间的共同点与联系。两位在整体音响效果、核心音高、微复调方面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 标签: 利盖蒂 德彪西 创作技法
  • 简介: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王沂先生,是我国扬琴艺术的老一辈开拓者。1917年7月27日生于辽宁省海成县莺落山村,五岁起随祖父学习扬琴,上小学时学习二胡、风琴、洞萧等乐器。1931年师从辽宁盖县著名艺人赵殿学专修扬琴,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全面掌握了扬琴传统的演奏技巧和特色。参加工作后,一直坚持在扬琴艺术的天地里刻苦钻研技艺,并有所创造。1957年经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同志的推荐,调入西安音乐学院任教后,王先生的艺术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他在陕西这块黄土高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几个春秋,为我国的扬琴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贡献。

  • 标签: 扬琴演奏 滑竹 王沂 风格特色 揉弦 中国音协
  • 简介:一位执著于中国钢琴艺术事业的演奏家、教育家,晚年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经历漫漫十年,终因年事渐高而不敌,于2010年3月24日驾鹤西去,走完了她镌刻在黑白琴键上的79年人生历程。她,就是为新中国钢琴事业做出贡献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惠芳教授。

  • 标签: 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小传 艺术事业 2010年 人生历程
  • 简介:我生长在上海,十岁上随父母来美国,学习西方文化,教起英美文学来,但对故国文化艺术,一直心响往之。我自幼爱好京剧,小时候每次大人带我去看戏,锣鼓一响,我幼小的心便噗咚噗咚地跳起来,兴奋得不得了。1981年我奉富市顿特计划委员会派遣,到北京大学讲美国文学一年,上课之余,常和朋友一起去看京戏,尤其爱看派小生传人少兰先生的戏。他和许嘉宝女士的《吕布与貂蝉》,我连看过三次,有百看

  • 标签: 叶少兰 许嘉宝 中国京剧艺术 叶先生 英美文学 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