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是西方音乐史上两个风格迥异的流派,对于标题性,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方法,从它们最本质的音乐思想观念和表现手段的指向性两大方面入手分析其中差异.

  • 标签: 印象主义 浪漫主义 标题性 差异
  • 简介:浪漫主义是十八、十九世纪之交发生在欧洲的一种思想运动和艺术运动.由于法国革命的失败,欧洲封建君主专政的复辟,浪漫主义者们"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席勒).所以浪漫主义者们强调想象、感情、抒情和侧重于内心刻画;由于不满现实,强调"回到古代"、"回到中世纪";强调"回到自然",描写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在题材上喜欢描写特殊的性格,如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的生活悲剧,异常的事

  • 标签: 浪漫主义时期 音乐体裁 无词歌 艺术运动 声乐套曲 标题性
  • 简介:<正>本文主张从和声的“色彩”与“功能”的对立统一关系上来观察一切和声现象。“色彩”与“功能”是和声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在和声运动中,这两种属性总是共存一体而又相互制约的,强调一方,必然使另一方的作用削弱。它们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是和声内部矛盾的表现,决定

  • 标签: 德彪西 印象主义 对立统一关系 辩证关系 基本属性 内部矛盾
  • 简介:<正>近年来,我国对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评介方面,理论家们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但多是把研究评介的重点放在音乐本身,尤其是技法方面的介绍,缺少对现代音乐作宏观的考察。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它的政治、经济……,而作为人类文化之组成部分的音乐,它的产生与发展也总是离不开特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作曲家作曲是为了表达、交流及用永久的形式记录下某些思想、情感和现实状况。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作曲家在与他所生活的社会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而作为现代音乐的主要流派之一的表现主义音乐,它是怎样产生、发展起来的呢?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音乐自身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 标签: 表现主义音乐 艺术家 作品 戏剧 勋伯格 作曲家
  • 简介:柴科夫斯基的一生都是处在对爱、光明和幸福的热烈渴望、期待、幻想和追求之中的,然而现实生活给予的回报却是一连串的“丧失”和一次次的精神重创.唯独音乐例外,可说是生活给予他的最大馈赠,也是他赖以实现他的梦幻的最后的精神栖身之地。

  • 标签: 柴科夫斯基 伤感主义 恋母情结 人恋-情恋-精神恋
  • 简介:十二音体系的建立,对传统的旋律组织法作了彻底的变革,在音乐中奠定了序列主义的基础。但作曲家们并没有满足于“音高”的序列化,为了创造全新的音乐语言,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彻底改革传统的“节奏”组织法。

  • 标签: 序列主义 音乐语言 二音 序列化 三十二分音符 布列兹
  • 简介:本书是法国学者文学与音乐比较研究有影响的早期专著,也是后来的法国比较音乐学和音乐学研究者不可不读和经常引用的一部论著。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但在法国多次再版,中译本就是根据1984年版译的。作者雷翁·吉沙尔的初衰在他的《序》里讲得很清楚:“我感到:文学史家并不总是善于向读者展示他们在某一领域所具的文化优势,在这一领域内,他们虽算不上是专家,但也决不完全是外行。……文学史和音乐史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文学史和音乐史互为参照是必然的。音乐史学家往往大量参考文学史料。……文学家应该……在作品中给予音乐更多的位置。我们看到,近三四十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得到了富有成果的发展。我们是否也可以构想进行文学与音乐的比较研究。并为此创办一种刊物。”(《序》第1—2页)至于具体的研究范围。作者说:“在研究某个时期音乐与文学的特殊关系时,我们应该首先确立这一时期的音乐氛围;指出文学对音乐的启示和音乐对文学的帮助。以及它们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利用和相互影响;看清楚诗人与音乐家间的合作如何使他们另辟蹊径,改变他们的创作方向,影响作品的形式和精神内涵。本书正是依照这种顺序。对大革命时期直至1850年的音乐和文学进行研究的。”(《序》第4页)

  • 标签: 比较音乐学 文学史家 浪漫主义时期 法国 比较文学研究 大革命时期
  • 简介:文章试图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哲学、美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相结合阐述其音乐风格变异与人文背景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宽广氛围的相互联系,指出其音乐技巧和思想内容变化的必然性。

  • 标签: 欧洲 浪漫主义 音乐风格 变异 人文背景
  • 简介:本文系作者根据其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卢冠华副教授、彭志敏教授)《力度解析:钢琴音乐力度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理解诠释》(全文分上下两篇,约12万字)上篇中的第5节改写而成。主要述及印象主义钢琴音乐力度结构的成因、低力度域在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中的基础性意义、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力度节奏、印象主义力度结构的层次性以及力度结构的整体性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印象主义 钢琴音乐 力度 结构特征
  • 简介: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有关认知与学习的建构主义情景理论。已经成为一种能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下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情景教学法,分析了情景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如何实施音乐情景教学。

  • 标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情景教学法 音乐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 情景理论 生活情景
  • 简介:<正>本文作者通过对美国流行音乐跨国流通情况的分析,论述了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包括:1.技术进步与跨国流通。2.跨国音乐流通的双向性。3.跨国音乐流通中产生的新的民族性和各种本土音乐文化在此过程中的定位。

  • 标签: 流行音乐 文化帝国主义 民族音乐学 本土文化 摇滚乐 美国音乐
  • 简介:20世纪的第2个10年,对于中国思想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然而与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各种流派的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当时,绝大多数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先进中国人,并不是也不可能立刻就直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经过了一个兼收并蓄、比较鉴别的过程,经过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最终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事实上,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曾经历了一个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

  • 标签: 王光祈 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感 少年中国学会 “五四”时期
  • 简介:本文把广东音乐放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予以观照,既揭示了广东音乐历百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意蕴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相通的历史归路,又看到了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广东音乐隐存的危机。为规避危机,笔者提出了创新和发展广东音乐的若干文化策略。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广东音乐 创新 发展
  • 简介:样板戏可以称为是政治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现象,它却不仅仅是政治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长久积淀的和谐美理想的回归,作为文革的主流艺术形式,它占据了中国十年的审美空间.样板戏是政治阴谋的产物,但同时,理想的膨胀、理性的强制、阶级性的夸张导致了情节冲突的单一化、人物形象的类型化、结构方式的模式化、表演形式的程式化,这些艺术特征所展现出的古典式的审美特征暗和了中国传统偏重和谐的审美心理.

  • 标签: 样板戏 古典主义 程式化 审美期待
  • 简介:女性主义的学术成就及其在音乐学中的情况①(上)〔美〕珍妮·鲍尔斯金平译编者按:这篇译文所谈及的音乐领域内的女性主义(Feminist)这一问题,是国内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作曲界关注但又尚未展开讨论的问题。文中介绍了国外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及...

  • 标签: 女性主义研究 音乐学 学术成就 美国音乐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