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4广东省舞蹈家协会杨子达同志特地给我看了广东省民间舞蹈的录像带,发现已经失传的《飞钹舞》尚在佛山,于5月14日由廖炜忠同志带领我与老伴和广东音协的胡均同志驱车到佛山,亲眼看到了佛山的《飞钹舞》时,那艰深巧妙的技艺使我十分惊喜。舞者左手托着一小钹,右手紧握一米多长的带子,带的另一端,系着另一小钹,舞者挥动右臂,小钹在空中盘旋飞舞,同时有节奏地一次次击打,左手托着的小钹,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佛山的同志告诉我:舞时稍有不慎,小钹就会在手上、脸上划破一条深深的口子,鲜血直流。不经过长期艰苦的练习,很难掌握《飞钹舞》的高难技巧。
简介:舞蹈“铙钹花”可考证历史已有400多年,它是梅州客家“香花佛事”中由僧人或斋嘛持钹表演的丧葬舞蹈。该舞蹈反映了梅州客家人的独特文化,共108式,并于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钹舞广泛流传于中原大地,而梅州客家人的“铙钹花”颇有特色,该舞蹈与客家文化和传入当地的佛教“香花派”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认知的角度,展开对“铙钹花”的研究,从梅州客家人的文化系统对舞蹈“铙钹花”的符号内涵进行文化认知,并从符号象征含义出发将舞蹈“铙钹花”的动作分为“象征生活景象”和“象征佛教境界”两大类,最后总结出舞蹈“铙钹花”借助舞蹈符号起到了告慰亡者,宣泄情感;以舞祀神,祈福生灵;宣守孝悌,团结宗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