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戏曲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但大多数欣赏者并不是仅仅注重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欣赏演员的演技。对演员来说,如何提高艺术功底,将演技与角色的个性合二为一,做到从形似到神似,确是我们戏剧演员所面临的问题。那么作为一个演员就必须按照规范化的表演程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 标签: 表演程式 戏剧演员 乾隆 故事情节 合二为一 人物形象
  • 简介:吕剧是年轻剧种,是在曲艺“山东琴书”的基础上。经过“化妆杨琴”和“驴戏”的发展阶段而逐步演化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自20世纪50年代一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响遍全国大地。五十多年来,经不断创新发展,在借鉴其它剧种基础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与演唱风格。

  • 标签: 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 念白 杨琴 演唱风格 表演形式
  • 简介:2006年12月23日四川音乐学院戏剧系04级表演专业和音乐剧专业的学生推出了一台充满生气、朝气蓬勃地话剧、音乐剧片断的汇报演出。这是一台有质量的舞台演出,学生们通过一年的表演基础训练和一年半的表演技巧方法训练.较成熟的在舞台上完成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角色类型、不同的演出风格的剧目。这台演出的舞台美术和灯光设计都出自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之手。这是一批经过规范教学训练的学生,在戏剧系严格管理和精心培育指导下结出来的硕果。

  • 标签: 表演教学 专业学生 应用 四川音乐学院 汇报演出 舞台演出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职业资格的规范与认定越来越严谨、明细。而职业资格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从业者技能的鉴定。同时,任何行业领域的进步都离不开对从业者整体素质的监督,而检验从业者素质的方式之一同样也是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鉴定。文化艺术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国家国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亦需要职业技能鉴定的介入.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值得探讨。

  • 标签: 职业技能鉴定 文化艺术 艺术发展 从业者素质 职业资格 社会文明
  • 简介:语言是文学艺术的第一要素.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文学语言既必须遵从语言总体的基本规范,又往往为了语言的艺术化而变异创新,从而得到不断发展。纵观文学语言的发展史.就是对语言规范的遵循——变异——遵循——变异……而发展的历史。

  • 标签: 文学语言 变异 艺术语言 文学艺术 语言规范 艺术化
  • 简介:2008年元月19日,山东省首批文化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认证班开幕式在山东剧院举行。山东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化厅的领导到场并讲话。经推荐选拔,来自文化和其它相关系统的22个文化职业(工种)的172名考评员踊跃参加了培训并进行了资格认证。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认证班的举办,标志着在共建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文化厅在文化人才管理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拉开了我省文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序幕。

  • 标签: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文化行业 资格认证 考评员 工种 山东省文化厅
  • 简介:(接上期)第8节(§8)楼梯1属于其他楼层的所有必备楼梯允许通向同一个必备的楼梯间(盒状的楼梯)内。

  • 标签: 模板 场所 集会 演出 德国 解读
  • 简介:第39节(§39)演出集会活动的技术负责人1演出集会活动技术负责人是:(1)以舞台、演播室的照明或礼堂大厅的演艺活动技术为专业,且通过审核的技师。

  • 标签: 集会活动 演出 技术负责人 模板 场所 德国
  • 简介:第11节(§11)栏杆和保护设施1一般用于行走且紧邻较深区域的区域,只要它们没有通过有阶梯的长走道或斜坡与较低区域相接,都必须用护栏加以保护。这句话不适用于:舞台和演出区域面向观众的一侧;在阶梯排前,如果阶梯不高于前排阶梯地面或演出空间地面0.5m时;在阶梯排前,如果位于前排的座椅靠背高度超过后排阶梯地面至少0.65m时。

  • 标签: 演出空间 模板 场所 集会 德国 解读
  • 简介:11月3日,由中国照明学会组织的学会团体标准《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审定会在江苏昆山召开。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邴树奎,专职副理事长、党委书记高飞,副理事长、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徐华出席会议。标准编写组全体人员及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参加会议。

  • 标签: 电视演播室 运行维护 灯光系统 审定会 中国照明学会 副理事长
  • 简介:9月24日,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演出场馆设备专业委员会负责起草的文化行业标准《演出场所扩声用扬声器系统通用规范》审定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闫贤良主持,赵其昌、陈建华等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专家及标准编制组成员共20余位代表参加了审定会。经讨论,会议一致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 标签: 演出场所 审定会 扬声器 通用 系统 扩声
  • 简介:苏力《窦娥的悲剧——传统司法中的证据问题》一文由于立足于司法的视角考察《窦娥冤》,而不能以文学的眼光审视《窦娥冤》,以至于从根本上导致了对作为文学作品《窦娥冤》的错误解读:一是错误地将作为文学作品的《窦娥冤》当作司法案例来解读;二是对窦娥悲剧的性质及原因做出了表面化简单化的认定;三是对《窦娥冤》的戏剧结构、人物安排作了不符合元杂剧文体法式的解说。苏文对《窦娥冤》解读的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视角错位所致。我们从苏文这一因视角错位而导致解读错误的教训中,似乎应该重新明确这样一种认识;只有把文学还原为文学,把文学当作文学,以文学的眼光审视文学,才有可能获得对文学的正确解读。

  • 标签: 窦娥冤 视角 错位 误读
  • 简介:借用匈牙利八年音乐课程纲要之比较,其受柯达伊教学法之影响,以“首调唱名”为切入点,讨论这一唱名法适用于我国义务教育哪个阶段,教材运用上该如何实施,如何实现借由唱名习惯培养孩子音乐能力及感应音乐的美,实现“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宗旨.

  • 标签: 音乐 课程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