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暑期推出的季播栏目《汉语桥·2016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脱胎自曾经举办6届的《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2014年,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以“汉语”为主题的文化竞猜类节目相继推出之时,中央电视台着力打造文化传播的“大会”系列品牌,同时也为了拓宽赛事的参与度和广泛性,适应日渐兴起的外国人学习汉语热潮,将“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升级为“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热 外国人 对外传播 中央电视台 创新
  • 简介:2005年以来,内蒙古电视台以“风情独具,魅力无限”为特色定位和风格追求,重点打造汉语卫视频道,取得了明显效果。汉语卫视频道的节目播出以新闻资讯为核心,以民族风情为特色,显示出独特魅力,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从而使原有栏目的收视率普遍得到了提升,使晚间黄金时段的市场收视份额提升了将近一倍,使汉语卫视频道逐步成为展示民族风情的魅力频道,为全台实施“雄踞内蒙古,贴近大‘三北’,影响全中国”的战略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内蒙古电视台 卫视频道 民族风情 古汉语 地域特色 文化品牌
  • 简介:也许,有些观众并不认为电影《武侠》是一部武侠电影;有些学者也不承认《武侠》是一部武侠电影;包括《叶问》是不是武侠电影也会有人质疑。他们的意思是,在这些电影里既没有行侠仗义的剑客,也没有策马扬鞭的豪侠,怎么能是武侠电影呢?

  • 标签: 武侠电影 影片分析 延伸阅读 人性 地狱 《叶问》
  • 简介:本文以分析2001—2010年拉美电影工业的资本运作方式入手,主张策略性地使用"拉美电影"这一术语,在兼顾国别差异的同时,思考影片的国际投资和区域性经济整合对电影文化的影响,并试图从三个方面——调动革命遗产呼唤社会整合,以不同社会阶级视角重访肮脏战争伤痛,持续关注庶民与底层——归纳新千年第一个十年拉美电影的基调性特征。

  • 标签: 拉美电影 社会整合 肮脏战争创伤 庶民关注
  • 简介: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里的《聂小倩》被香港影坛频频改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即出现了李翰祥版(1960)、程小东系列(1987、1990、1991)和2011年上映的叶伟信版。比较阅读这三部/系列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出现的鬼怪故事,通过解读影片叙事的历史策略,其中流露出的历史建构方式,对历史主体/大陆的不同的态度,以及与大陆历史的对接方法,或可阐释出一则纠结于大陆及其历史的关于香港自身建构的影像寓言。

  • 标签: 《倩女幽魂》 身份建构 历史建构 历史主体 历史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