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之时,如何对待、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以下简称"评毛")问题,突出地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实际上,这是又一次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以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气魄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评价.这是邓小平一生最伟大的功绩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创的前提条件.

  • 标签: 科学评价 评价毛泽东 邓小平科学
  • 简介: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法的背景下,对学生评价体系越来越系统,评价过程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所记录的内容是有关学生的学习成就,学生持续进步的一连串表现,师对生的评价,生对生的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法的背景下,对学生评价体系越来越系统,评价过程也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基于这些考虑,笔者认为,

  • 标签:
  • 简介:近代殖民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漫长历程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其跨度之大、涵盖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少见的。国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高潮,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七十年代以后,研究的兴趣已渐趋淡化。然而,真正全面、科学的论述,似乎仍不多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这个问题多有论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评价。'双重使命',指的是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的影响。对于这一论述,学者们理解不一,把握不

  • 标签: 双重使命 人类社会 东方社会 大西洋沿岸 东方国家 休达
  • 简介:一、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作文素材包括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所以积累作文素材也应从这两方面下手。生活材料主要从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积累,而语言材料则主要从阅读中积累。1.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番话十分精辟地指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 标签: 生活材料 读书笔记 古诗文 记日记 发现美 打乒乓球
  • 简介:<正>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最近邀请了省科学分院、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及合肥市部份中学的史学工作者30余人,就“在历史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毛泽东思想问题”,举行了座谈会。在会上发言的有吴振潮、沈寂、赵文衡、王茂、顾国清、陈怀荃等同志。大家一致认为,历史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历史科学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它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正因为这样,历史上的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历史,资产阶级史学家往往把历史学说成是“超阶级”的。我们的任务则是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使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服务,并在斗争中培养我们的力量,壮大我们的队伍。在许多同志的发言中都指出,对待历史上的一切问题,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改在错综复杂的史实中迷失方向,才能明辨是非,得出正确的结论。

  • 标签: 历史科学 毛泽东思想 思想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研究 教学工作
  • 简介:低年级识字教学本身是比较无味和无趣的,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好动,有意注意力不能持久,直观形象的思维占主导,等等,因此,要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学得轻松有效,还真是不容易,识字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那么,语文老师就得施点“魔法”,下点“味精”,顺应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想方设法寻求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锦囊妙计。如此,识字教学将会迎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 标签: 低年级学生 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 注意力 年龄特点 直观形象
  • 简介: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将交际的内容情境化,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 标签: 口语交际教学 学语文 方法谈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
  • 简介:语文教学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主动性,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 标签: 高职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 简介:近代科学救国思潮,是一批深受西方科学影响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救亡图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对中国近百年来各种救国探索努力反思的基础上,倡导以西方的科学来拯救中国的一种爱国主义进步思潮。科学救国思潮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期,兴起于民国初年,其产生及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伴随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而日渐演进的。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救国思潮与近代社会、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互动的关系。尤其在近代教育改革方面,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尤为重大,它直接推动了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促进了民国科学教育的近代化。

  • 标签: 近代中国 科学救国 进步思潮 科学教育 民国时期 爱国知识分子
  • 简介:我国的舞蹈教学随着教育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舞蹈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舞蹈技巧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舞蹈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力。我们都知道一个舞者舞蹈技巧和知识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知道,舞蹈的表现力才是舞蹈中的灵魂和核心,如果缺少了舞蹈的表现力,就算拥有舞蹈技巧再娴熟,理论知识再牢固,也永远成不了舞蹈大师。本文从舞蹈表现力的含义和重要性入手分析,针对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舞蹈 表现力 技巧 学生
  • 简介:我和竹溪相识的时间很早,合作的时间也很长。从1930年以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同他可称得上是“一代相知”。竹溪于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一年以后转入物理系学习。他听过我讲授的每一门理论物理的课程。我当时发现这位青年读书勤奋,善于思考,学习态度严肃认真,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并具有数学计算的特殊才能。1933年夏,竹溪大学毕业后继续在物理系当研究生。1935年他考取了清华出国公费留学生,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在统计物理学的领域内进行学习与研究工作。1938年秋,竹溪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到了昆明,担任清华大学(这

  • 标签: 热力学 统计物理学 清华大学 理论物理 《中国物理学报》 教学与科研
  • 简介: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藏族学生对所在校园环境的评价、对自己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

  • 标签: 在校藏族学生 校园生活 家乡发展
  • 简介:苏轼是把儒家用世之志与道家旷现之精神圆满融汇结合、困穷之中也未尝迷失彷徨而成功地完成了自己人生目标与操守的人物;其词作集中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与旷达疏放的精神。苏词曾受欧阳修等词作的影响,或也曾受到同期柳永等词人启发;而又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这创新开拓中最值得注意的特色,就是其

  • 标签: 苏轼词 苏词 超旷 感发 用世 合律
  • 简介:<正>林增平、周秋光编辑的《熊希龄集》(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熊希龄集》(上册)收录了一八九一年至一九一四年间熊氏的著述和各类文件,包括试卷、奏折、呈文、条陈、政论、专著、演说、谈话、函电、札记、诗词、启事、序跋、联

  • 标签: 熊希龄 上册 林增平 湖南人 清末民初 袁世凯
  • 简介:陈望道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他于上世纪30年代创办并主编的《太白》半月刊,以刊行科学性进步性的小品文为自己的任务,是一块科学与小品文联姻的处女地。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时期,刊登各种进步文章,批判文化逆流,抨击反动制度。除此之外,它还开科学小品创作之先河,积极倡导用科学与小品文联姻的方法来普及科学、反对迷信。

  • 标签: 科学小品 中国 社会活动家 小品文 语言学家 30年代
  • 简介:<正>加斯东·巴什拉尔(GastonBachelard1884—1962)是法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认识论、科学哲学)和文学批评家(诗论)。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法国哲学家,如富科(MichelFoucault1926—1984)、阿尔杜塞(louisAlthusser1918—)等。直

  • 标签: 巴什拉尔 理性主义 科学认识论 科学哲学 科学史 现代科学
  • 简介: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巨擘、文化泰斗,一生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先后担任晚清翰林院编修、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对近代中国学术发展贡献极大。中国科学社是由一群留美学生创办,团结各类人才的民间私立科技社团,从1914年创建到1960年解散,

  • 标签: 晚清 中国科学社 翰林院 南京临时政府 国民政府 国学
  • 简介:丁文江于1912—1926年的14年间,任过上海南洋中学教员、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地质调查所所长、北票煤矿公司总经理、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1930—1934年,他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教书育人1912年,丁文江在上海南洋中学教书,用生物演化的观点撰写中国第一部动物学教科书,并调查了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地貌,考察长江由中江、北江、南江人.海走向;1921年丁文江在北大“地质研究会”著文,对于海岸线的进退速率予以评估,为古史工作者从事吴越文化研究提供了古地理古气候研究的资料。1930—1934年5月,丁文江任北大地质系研究教授。此间,他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

  • 标签: 丁文江 地质调查所 地层古生物 古生物学者 中央研究院 区域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