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古代史学,有记述边疆各民族史事、社会的传统。近代边疆危机的出现与加深,边疆史地之学兴。于是对辽、金、元史的研究蔚成风气,而《皇朝藩部要略》、《蒙古游牧论》、《朔方备乘》、《西伯利东偏纪要》等北方史地与民族的著作,可以说开了近代边疆民族研究的先声。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新史学》一文,可谓中国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发昏震聩的一大变局。在该文《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一节,他指出:“历史者何?叙人种之发达与其

  • 标签: 中国民族史学 族别 民族史研究 发展三阶段 各民族 统一多民族国家
  • 简介:收入和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生活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前,广州市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增长较微,农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改革开放后,广州市农民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改革了农村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和支出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2000年的22年中,广州市农民生活从贫困状态,依次跨上了维持生活、“小康”和富裕个台阶。

  • 标签: 广州市 农民收入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责任制 小康社会
  • 简介:明初武职具有职合一,位高权重,世袭罔替,犯罪难革四个特点。永乐以后,武官人员结构迅速变化,其任用方式也逐渐差委化,武职遂与权责脱离。其后武职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资格与部分待遇,从而官化。明朝采取署职与"以某官体统行事"两种虚授武职调整官阶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实授武职则表明武官俸级与世袭等级,两种武职与所任差委都要入衔,武官结衔从而叠床架屋。武职官化是明代武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 标签: 明代 武官 武职 阶官化
  • 简介:本文以卫畏(SamuelWellsWilliams)1844年在澳门出版的《英华韵府历》为例,探讨当时外国传教士编纂的汉英词典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过渡现象——该书收入的字词,虽全部标以官音,但部分字词只在粤语或某些方言区通用;此外,在通用的汉语拼音系统出现之前,该书亦肩负起逐步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各种中国方言的拉丁字母拼音系统的使命。

  • 标签: 卫三畏 汉英词典 澳门
  • 简介:本文讨论南北朝的位制度,计划对南朝与北朝位体制的演化步伐之异,提供一个宏观的比较,以期说明,魏晋以来位变迁的阶段性可以概括为“魏晋一南朝一北朝一隋唐”,即,北朝领先於南朝,北朝的位体制更接近唐制。

  • 标签: 体制变迁 南北朝 南朝 隋唐 魏晋
  • 简介: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依照周礼"改定内官",使北魏的嫔御制度发生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本文通过考察两种史料中"贵嫔"、"贵华"、"充华",发现前两者属于新体制的"夫人",后者则是其中的九嫔。同时,《魏书》中用来称呼帝王嫔妃的"夫人"、"嫔"是为了表明这位嫔妃的名号属于礼制中的夫人或九嫔,而不是嫔妃的泛称。结论认为新制度袭用了汉族王朝遗留下来的很多称号,北魏自己创制的名号也不背离嫔御名称方面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北魏 嫔御 名号 改制
  • 简介:宋代内臣在官阶迁转到内东头供奉官时,需要从内侍两省转到枢密院管理,进入武序列迁转,是为常规迁转路线上的“止法”。但对于在御药院、内束门司等要近机构担任差遣的部分内臣而言,他们可以在官阶保持为内束头供奉官的情况下,将供职时的劳绩折算为应迁转的次,待转出时可以直接获得较高的秩。内臣的这段经历被称作“寄资”。作为一种特殊的品管理制度,寄资在两宋随政治制度的发展形势屡经废置,在时人的认识中也由“侥幸之门”变为“祖宗法”。以时间为轴考察寄资制度的演变,可以帮助我们在制度史的视野中重新认识宋代内臣作为官僚的属性,并进而思考内臣品管理制度所可能体现的内外秩序。

  • 标签: 寄资 内臣迁转 内侍官阶 内外秩序
  • 简介:村落公共空间是区别于私人宅院的一个村民共有的、重要的公共场所,是村民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仪式集会、游艺游戏的场所,同时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承村落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情趣。就西藏广大的乡村而言,其公共空间涵盖的范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诸如村委会、甜茶馆、寺庙、道路、晒场、山川等等。在这些公共空间内,因权力、职业、长幼、性别等的不同,人与人之间体现出鲜明的序关系。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空间为分析视角,对该村村落公共空间,以及此空间内的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西藏 村落 公共空间 村民阶序
  • 简介:鸦片战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然而清王朝在战争中的失败是否促使当时大多数士人去重新认识并了解西方世界,进而发生思想转变,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本文以道光年间“理学复兴”的代表人物李棠为例,尝试探讨鸦片战争对他的影响。研究以李棠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日记为中心,展示出他如何一直以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外在世界的变化。这一个案,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省思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

  • 标签: 理学 李棠阶 《李文清公日记》 鸦片战争
  • 简介:江南月,春风和煦,草长莺飞,度过寒冬的人们纷纷走向清溪、秦淮河、莫愁湖畔,嬉水优游;走向绿野田畴,采摘野菜,尽情享受这美丽的阳春月。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美丽的三月三》
  • 简介:农历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原有拜祖先、拜轩辕的说法,传说这天是盘古、黄帝、王母、真武大帝的诞辰。“”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歌圩。

  • 标签: 三月三 广西 传统节日 主要表现 越文化 中原
  • 简介:春秋时期,“不朽”已被作为口头和书面用语.时时点亮人们的激情和自豪。打开《左传》就会发现,那时的志士仁人大都爱说“死且不朽”,而且真诚践行。他们已把“不朽”作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甘愿拿生命换取。

  • 标签: 三不朽 生命价值 春秋时期 书面用语 《左传》
  • 简介:《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鲍文卿道:‘老爹尊姓?'那人道:‘贱姓倪。'鲍文卿道:‘尊府在哪里?'那人道:‘远哩!舍下在牌楼。'"牌楼,在南京城北,其地理位置至少在明代就很突出。《明应天府外郭门图》上,旧河(金川河)城内中段标出"牌楼",甚是醒目。明清两代,鼓楼以北称为城北乡,丘陵山岗,尼庵僧刹,荒坡菜地,河沟池塘,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无需出城,便可踏青。

  • 标签: 鲍文卿 城北乡 《儒林外史》 僧刹 金川河 屋舍俨然
  • 简介:首先向今天与会领导,各位老师、朋友深深鞠躬,表示诚挚感谢!我校返四门专业同仁欲办学科建设研讨谋划已久,今天这半天会,形虽“仪式”,意不寻常;会前会后的践行叙述,研讨、共识等的操作、实施,仍在进行时态中。所以,我“登台”非“总结”越俎代庖,仅以个人身份对诸君参与研讨,郑重诚表致意并作一二解说。

  • 标签: 鞠躬 学科建设 进行时态 个人身份 仪式
  • 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至道光元年(1821)。先后在汉中任定远厅抚民同知、汉中知府长达18年之久的严如熤,是一位政绩突出、口碑较好的高级封建官吏。在汉期间,他写了大量有关守土治民和民生疾苦的文章诗词,其中的篇告示、首歌词是这些诗文中的佼佼者,至今读来,仍不禁使人感佩。

  • 标签: 严如熤 告示 歌词 清代 封建官吏 汉中知府
  • 简介:西宁古城垣呈准四方形,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7年),拆毁于20世纪50年代,如以东西大街为X轴,南北大街为Y轴,交叉于大十字,就划分为四个象限的坐标。第一象限东北角:第二象限西北角:第象限西南角,第四象限东南角,在20世纪初的第一象限即城垣的东北角。有家花园和四位文人。他们是朱耀南、朱焕南兄弟,李焕章及基生兰。分别营造了南玉井巷南侧的朱家花园、北大街中段东侧的李家花园、南玉井巷北侧的基家花园。其中朱家花园最大,李家花园次之,基家花园较小。我的童年少年是在南玉井巷的老宅度过的。我的祖父朱耀南公和父亲朱成瑗先生,和基、李两家都有文友和姻亲的关系。

  • 标签: 花园 文人 西宁 三家诗 古城 20世纪
  • 简介:在全国范围内的二轮修志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所有修志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虽然二轮修志的时间断限离我们的现实不是太久远,但是资料的匮乏依然是困扰编纂者的基本难题。有的省市县较早的启动本行政区域综合年鉴编纂的就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由此可见,编纂综合年鉴是多么的重要。

  • 标签: 年鉴编纂 县级 修志工作 二轮修志 区域综合 综合年鉴
  • 简介:郑和原名“保”与“宝”之讨论,向来是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就明代以来古今中外记述略做梳理,以供读者评判;同时还就郑和“赐姓改名”前的原名,以及伊斯兰教经名“保”与佛教“宝”无关做出了新的辨析。

  • 标签: 郑和 三保 三宝 考证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