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季莫申科获刑公心私利纠缠不清10月11日,乌克兰一家法院判决前总理季莫申科七年监禁,罪名是滥用职权,干预乌克兰与俄罗斯2009年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判决书说,她在协议谈判中出于私利故意超越总理权限直

  • 标签: 争议 乌克兰 俄罗斯 私利 职业道德 水战
  • 简介:当看到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时,心里有些惊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唐觉呢?大概是长久以来觉得博物馆的陈述与叙事有些沉闷的缘故吧,而此时这个主题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变不会是像线条一样的明晰,博物馆作为展示文明证据,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历史 期刊 编辑工作 书籍推介 卷首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70年9月至2012年8月,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学界针对钓鱼岛历史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关于中国大陆的研究综述,主要有李国强《近10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之状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张彩霞《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关于日本方面的研究综述,主要有张植荣《日本有关钓鱼列屿问题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回顾钓鱼岛历史问题的研究状况,分析中日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对近40多年来钓鱼岛历史问题研究状况展开深入探讨。不当之处,尚祈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钓鱼岛问题 历史研究 现状 《台湾研究集刊》 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大陆
  • 简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主办,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交流的高校学报,季刊。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给予本刊大力支持。投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 标签: 投稿 工程技术 高校 征稿 学院
  • 简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主办,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交流的高校学报,季刊。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给予本刊大力支持。投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 标签: 投稿 工程技术 高校 征稿 学院
  • 简介:<正>陈立夫在《成败之鉴》有关抗战时期的教育一节中写道:“战时教育的种种措施,需要极多极多的经费。在抗战时财政收入减少,而军费浩繁,教育与文化在短见者看来,比较为不急之务,国家不应为此耗费巨量金钱。可是当时的孔院长(行政院长孔祥熙)兼财政部长同意我的见解,认为抗战与建国应双管齐下,教育青年乃是为建国预储人才,和抗战同样重要,也是实现他的抱负的机会。

  • 标签: 抗战时期 学生贷金 陈立夫 孔祥熙 国立中学 财政部长
  • 简介:<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清朝官员和士大夫发出的关于“夷务”的争议,就是对这种历史变化的一种反响与回应.从对《南京条约》前后的几种“夷务”论的考察中,不仅会看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起步时的艰难,更可以从中透视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曙光.

  • 标签: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制夷” 近代中国 师夷长技
  • 简介:<正>在国际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议,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南京大屠杀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对南京大屠杀事实承认还是否认的争论;另一种是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前一种争论,实际上是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和人们对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的斗争,对否定侵略历史与罪行的翻案逆流的反击.本文论述的问题属于后一种性质,系对那些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出现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称谓,长期以来,事实上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就将“南京大屠杀”定为专案进行审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判决书》中,还专门列有“南京大屠杀”一节.中国在1985年8月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地域范围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长江三角 市行政区 侵华日军
  • 简介:深圳大学李均教授来文摘要:《炎黄纵横》2008年第8期刊登了林其泉先生撰写的《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一文,该文提出:"《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是由当时厦大直属教育学教研组主任陈汝惠教授组织有关人

  • 标签: 主编争议 教育学讲义 讲义主编
  • 简介:19、20世纪之交,美国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发明、城市化和新闻业的发展影响了传统的隐私状况。催生了新的隐私诉求。新闻报刊无度地侵犯私人生活,引起美国中产阶级精英人士的不满,在他们之中形成了一种"私人生活不受打扰"的个人权利观念。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之中,这种权利观念并未被普遍接受。纽约州上诉法院在1902年"罗伯森诉罗切斯特折叠纸盒公司案"中,明确拒绝了隐私权的存在,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促使纽约州通过了保护隐私的州法令。此后,在其他州也相继出现了支持隐私权的判例和立法。不过,最终形成的隐私权利偏离了原先的构想,仅仅禁止盗用姓名、肖像和照片的行为。这一结果,根植于世纪之交美国社会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视、大众社会与阶级分化的形成、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的冲突之中。

  • 标签: 隐私权保护 上诉法院 隐私保护 私人生活 出版自由 权利观念
  • 简介: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荷花开放得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铺满了整个水池,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可能有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第15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到了第29天,池塘的荷花才开一半,而在最后一天荷花才会开满整个池塘。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显然,这个定律形象地诠释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语。设想一下,如果人们的目标是走完一百里,那么走完九十里时,也只能算是走了一半。假如在剩下的最后十里路程前懈怠了,没有坚持走到底,必将功败垂成,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因此,一个人无论做事还是做官,都要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否则前功尽弃,功亏一篑。众所周知,荷花常常被视为清廉的化身,而“荷花定律”所蕴含的廉洁寓意更是值得领导干部警醒和深思。作为领导干部,理应以“荷花定律”为鉴,读懂廉洁寓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认真走好“最后一公里”。

  • 标签: 荷花池 定律 为政 领导干部 最后一公里 池塘
  • 简介: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两浙路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市)人。一提起沈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不朽之作《梦溪笔谈》。正是《梦溪笔谈》,使这位多才多艺的中国古代大科学家留芳百世、名扬世界。《梦溪笔谈》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

  • 标签: 沈括 梦溪笔谈 勇于创新 通才 科学家 两浙路
  • 简介:泰国现代化过程的启示梁庭望泰国近年的经济起飞,已引起世人的瞩目。人们已经预制了一顶号称“亚洲第五条小龙”的桂冠,等待不久的将来给她加冕。笔者曾怀着一睹芳容的心态对它进行了三周的考察,感受良深。大小城市汽车如湄公河奔流不息,几无间隙;摩托车如过江之鲫,...

  • 标签: 现代化过程 传统与现代化 泰国人 启示 现代教育 佛教
  • 简介:我国当下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工程项目——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古镇保护等,同时也再现了村落消失、城市雷同、耕地减少、乡土遗产失落等现象。在这些工程中,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走在项目的前列,于是出现了批评的声音。然而,问题出现后不应是简单的批评,更不应指责哪类专家,我们或许需要更细致的准备工作。如果有人问:哪些乡土遗产景观需要保护?我们难以回答。由此,"名录"启发了笔者。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那些文化遗产保护的先驱们:到乡土的原景中,去调查、寻找、分类、登记、造册,编列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乡土景观的保留细目。

  • 标签: 乡土景观 名录 典册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