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我少年时代就是个篮球迷,青壮年时代更是所供职单位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经常参加比赛,直到今天,对篮球仍是情有独钟。近些年来,只要是电视台转播的美国NBA职业篮球常规赛,我都是一场不漏地、聚精会神地从开场看到结束。其间,每

  • 标签: 球场 贵阳市 篮球 球队
  • 简介: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新加坡华文文学也随之从马华文学中分离独立出来,并在原有的马华文学基础上,在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以及新兴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开始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华文文坛在一个短暂低潮期后出现了蓬勃的现象。

  • 标签: 新加坡华文文学 马华文学 作家研究 新兴国家 马来亚 文学本
  • 简介:有一次,阎崇年先生应邀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于谦学术研讨会”,会后,他应主办方要求写一篇关于于谦的文章,在文章中,阎先生引用了于谦的那首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标签: 石灰吟 历史学者 粉骨碎身 隆庆年间 原始出处 于冕
  • 简介: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圣人贤杰、道家佛家……这些思想源泉汇合而成的中华文明,是五千年来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历朝历代安邦治国的思想基础,是各行

  • 标签: 中华文明 缺失 胡锦涛 社会和谐 社会生活 耶鲁大学
  • 简介:“中华文化四海行”是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省级人民政府举办的一项大型系列史化活动。每年上、下半年分刖举办一次,全国35个地方文史研究馆分批参加。活动以中央和地方义史研究馆馆员为主体,邀清馆外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参与,每次100人左右规模,活动时间不超过7天。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专题文化讲座、诗词吟诵、文艺联谊、书画联展、采风创作、文化调研等。

  • 标签: 中华文化 文史研究馆 省级人民政府 专家学者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 简介:岳麓书社余秋雨著定价:29.80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本书给人的启迪,不仅在于对于“何谓文化”的深刻见地,也在于对于中华文化脉络的梳理和选择。作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重视文化中的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礼乐传统,有助于文化上的人格完成。因此,余秋雨的文化课把目光投射在先秦时代至于盛唐这个中华文化的完成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轻装上阵”的活力与澎湃,譬如老子作“减

  • 标签:
  • 简介:碧玲是印度尼西亚华文女性作家,1980年开始写作,主创小说、散文和散文诗等。①《摘星梦》为其短篇小说与微型小说的结集。碧玲的小说以爱情婚姻和人生百态作为主要题材,抒写心底的创伤隐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小说中浓重的抒情色彩,轻浅的叙述风格,奇巧的行文构思是她在文学上的审美意趣和创作旨归。作为华文女性作家,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这不仅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印尼社会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也为印尼华人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与反思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范本。

  • 标签: 小说创作 女性作家 印尼华人 华文 20世纪80-90年代 女性解放运动
  • 简介:天水市位于陕、甘、川省交汇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这里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由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和石窟艺术文化这五大文化构成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旅游胜地之一。

  • 标签: 伏羲文化 中华文明 公祭 传承 文化旅游资源 大地湾文化
  • 简介:全国人大周谷城副委员长在1991年5月10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通常讲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女儿。炎黄二帝是我们民族的象征。研究和弘扬炎黄文化,就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炎帝文化研究从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高潮,并在近十几年进入了新阶段。

  • 标签: 炎帝文化 中华文化 炎黄文化 中华民族 副委员长 全国人大
  • 简介: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石匣里乡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

  • 标签: 考古发现 中华文明 意义 人类起源地 河北 阳原县
  • 简介: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达的地域,实施的措施,产生的影响及其在人类航海史上的地位,学人论述颇多,且一致肯定了郑和开创了中西交通史上的新局面,扩大了中西海上交通、海上贸易、海上文化交流的范围,推动了华侨向海外的迁移,促进了南洋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对郑和下西洋产生的负面影响论及的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目的、其所到之处采取的措施,及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来客观阐述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以便我们以史为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从中寻取其有价值的部分继承发扬。

  • 标签: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郑和下西洋 文化特质 中西交通史 海上交通 海上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