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酒店就像安检后、起飞前的机场隔离区,这使得朝鲜六有了一种“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的暧昧感觉,似乎日复一在等一架无法起飞的飞机。

  • 标签: 朝鲜 风景名胜 旅游 文化传统
  • 简介: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建瓯飞机场即开始在1933年建成的基础上扩建.其后虽有极少数运输机栖息其间,仍属小机场规模,并非空军基地。8月30建瓯开始遭机轰炸。其后侵袭、轰炸次数之多,岁月之久,人民物资以及生命上所受损失之巨,在后方山城,首屈一指。兹逢胜利之日,回忆既往,曷胜感慨!爰将所记8年来被炸实况,整理成绪,聊供研究东侵华史料之参考。若因此而激起世人尊重人道、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申张正义之热忱,尤所厚望,岂仅留作雪泥鸿爪耶?

  • 标签: 建瓯 轰炸 纪实 1937年 空军基地 飞机场
  • 简介:在客家人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墟日文化丰富多彩,它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的墟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分为"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两个相邻的墟镇,它们的墟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的交易机会。旧时有些小商贩来往于附近墟镇做生意。

  • 标签: 交易机会 服装类 松源 习惯形成 布行 黄墟
  • 简介:殷墟卜辞出现的“鬼”之“鬼”有几种不同形态,但无确实的类组差异异体写法之证据,只是在“鬼曰”中都通用为“鬼”。而偏旁从“人”或从“女”的区别,可能分别是男鬼和女鬼的专用字。《合集》22480的残辞,可补足为“不遭鬼曰”,目前的几种工具书释文都有所缺失。“鬼”可读为“归”,训“返曰”“藏曰”,对於商人来说是不利於出行或征伐的天气。焚公荡铭文的国字,可与甲骨文瑰字认同,读为“诡”,训“违”。铭文“无困心”即“无违心”,可与《左传》文本对读,就是“没有贰心”的意思。

  • 标签: 鬼日 类组差异 《合集》22480 焚公盨
  • 简介:观智院本《文选》现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属三十卷抄本系统,白文无注,内容起自《过秦论》"明智而忠信",下接《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王命论》《典论·论文》《六代论》,至《博弈论》结尾,卷末标"文选卷第廿六"。"文选卷第廿六"下有识语"元德二历中春于庄严寺书毕",元德二年即中国元朝至顺元年(1330)。此本国内难得一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傅刚先生《文选版本研究》一书中有一段简短介绍;虽藏于日本,然日本学者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目前仅见花房英树先生一篇解题。因而本文通过异文比勘与旁记分析两部分将观智院本的概貌呈现出来,并对其价值作简要叙述,以期引起学界对此本的关注与研究,使其价值早日得以发挥。

  • 标签: 《文选》 观智院本 抄本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回顾历史、缅怀先辈时,会想起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是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打响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在白山黑水间,抒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江桥抗战"由此载人了史册。

  • 标签: 抗日英雄 马占山 日本作家 日本侵略者 江桥 第一枪
  • 简介:在钦明文思的帝尧之世,却有十并出之难使得世间如炼狱一般,亦有妖兽横行攫老弱、食颛民,这还不算同时又有漫天的洪水为孽于世间。堪称圣德的帝尧之世,黔首却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何其怪哉!水、火两重天的灾难同时发生在帝尧之世那?悲哉!亦奇哉!笔者认为,帝尧之世即没有十和众妖兽,也没有漫天的洪水,它们所喻指的乃是帝尧末年的战乱局势,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亦如近代的军阀混战等历史时期一般。在此期间中国人即受外族欺凌,又饱受列国争霸所带来的战火连绵之苦,黔首生活之惨烈犹如身处烈火、洪水。该段历史经过近千年的流传,渐与本有的神话母题“十”“帝(神)禹治水”“英雄与野兽”,黏合在了一起,最终遂形成了今日的“后羿神话”和帝尧之时的洪水故事。

  • 标签: 后羿射日 洪水与战争 神话与历史 帝尧 禅让
  • 简介:陈永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寨经验和大寨精神的奠基者。他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是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永贵领导大寨人战天斗地的事迹和领导昔阳人民建设大寨县的业绩,曾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周恩来概括出大寨精神、全国掀起学大寨运动后,陈永贵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五湖四海,他对我国农业走出六十年代初的困难局面、重新走上正确的、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教育广大干部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作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陈永贵 著名劳动模范 大寨精神 全国学大寨运动
  • 简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朱世奎先生世居西宁,曾耳闻目睹了七十多年前日军轰炸西宁的罪行,近年来,朱世奎先生以耄耋之躯多方奔走,采访现仍健在的惨案亲历者,调查记录当年日军轰炸罪行。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朱世奎先生,聆听七十多年前的那段历史。记者:作为日军轰炸罪行的见证者,您能谈一下当时的情况吗?朱世奎:1941年6月23,农历五月二十九,远离抗日战场的西宁古城遭受了日本军机的狂轰滥炸,造成平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 标签: 调查记录 抗日战场 血祭 省社会科学院 永秀 官沟
  • 简介:7月1,省志编委机关党委与成都市志办机关党支部联合组织机关30名在职党员,参观天府新区展览馆,展望四川未来发展;走进双流县革命烈士陵园(煎茶镇),瞻仰先烈事迹、缅怀革命先辈;考察籍田镇地平村红色文化长廊,探索思考地方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 标签: 革命先烈 党日活动 编委 机关党支部 追忆 信念
  • 简介: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分析李安宅先生早期学术发展的轨迹,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必然学术逻辑。文章指出,李安宅先生在非常年代回顾自身学术发展史时自称"文化买办",恰恰是其早年的中外学术文化浸润、其人游学中外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的缩影。此外,他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人生,还是当时一大批学者民族本位、"学术报国"式爱国情结的体现。

  • 标签: 李安宅 《李安宅自述》(1961年撰) 个人生活史 研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