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石原皋老人曾在《安徽史志通讯》第一期发表《蔡其人》一文。石老在文末说:“希望知道蔡的朋友们,更多的将蔡的一生事业详细地写出来”。石老已遽返道山,但薪尽火传。

  • 标签: 蔡晓舟 近现代史 安庆党组织 革命者 《黎明周刊》
  • 简介:棠,1934年生于南京,父母专绘画,工诗词,嗜京剧,家中藏书多,她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啃大部头的书:《红楼梦》、《镜花缘》、《三国演义》、《水浒》,还有《茶花女》、《浮士德》、《傲慢与偏见》等等。浩瀚的书海陶冶了她,使她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悟性。一次,面对壁上父亲所绘的国画:一只掠过枝头的黄鹏,题句是“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小小的她,凝视良久,竟自叹

  • 标签: 《傲慢与偏见》 《三国演义》 中国电影 《红楼梦》 《浮士德》 《茶花女》
  • 简介:2011年11月有幸聆听浙江省特级教师老师执教的《望月》一课,两个完整的课时诠释了王老师所践行的“诗意语文”的教学思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老师在《望月》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月景的写作顺序,再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最后落实到写上,学生的写水到渠成,写的训练扎实有效。王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精妙的课堂掌控力、精彩的语言让与会老师折服。

  • 标签: 《望月》 王崧舟 引导学生 教学思想 特级教师 美的享受
  • 简介:方步,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都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上过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担任过红军的师长,是中共湘鄂赣苏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后因故脱离红军,投入国民党阵营,在解放战争末期时又率部反正,是一位难得的军事人才。中共许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如彭德怀、贺龙、滕代远、傅秋涛、徐彦刚、钟期光、谭启龙、陈寿昌等曾是方步的领导、同事或是下级。而方步部又曾是蒋经国亲自控制的'御林

  • 标签: 方步舟 舟飘浮 飘浮人生
  • 简介:同志(1916—1995)于“文革”前从西村铸管厂调来广州市化工局任副局长,那时我在局技术处工作。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八”式的老革命干部,在反地方主义运动中挨过整,从西区区委书记降级安排到此。由于他不分管技术。业务上很少接触,在会上或其它场合,见他和别的局领导不一样。他不摆领导架子,谨言慎行,遵纪守法,平易近人,从未见他对任何人或事发脾气。有一次,局派他带我去北京参观全国科技成果展览会。住在民族饭店,谈到延安的整风运动。因为他是从香港去延安参加工作的,被作为特嫌审查、批斗。我联想到在50年代的反地方主义运动中。他本是典型的南下干部,只因为原籍是广东而挨整,

  • 标签: 整风运动 地方主义 “文革” 区委书记 科技成果
  • 简介:邵作(1851.10.28—1898.1.22),行名运超,字班卿,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邵辅(1808—1862年),道光甲辰(1844年)举人,曾在陕西葭州(今佳县)、陇州(今陇县)等地任知州,历充戊午(1858年)、辛酉(1861年)陕甘乡试同考官,1862年死于陕西战事。母章氏(1833—1893年)。邵作8岁时随母从绩溪至陇州,14岁时因父亡而返回绩溪,以捐贡入国子监习举业。1867年补弟子员。

  • 标签: 绩溪 国子监 陕西 岁时 道光
  • 简介:从上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郑和下西洋问题以来,郑和宝船就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焦点。而且,对郑和宝船的探讨早已超出了史学界的范围,成为历史、造船、航海等学科的诸多学者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不揣简陋,对郑和宝船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正于大家。

  • 标签: 郑和 册封舟 船型 明朝 文物考古 宝船
  • 简介:本文依据频次分析了《史记》中船和的使用情况。从使用频次的多寡看,起源较晚的“船”字,在《史记》中与“”字产生替换。其中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反映了太史公运用语言的特点。

  • 标签: 史记
  • 简介:西漳船是近代内河传统木帆船优秀船型之一。首产于民间造船业最为集中的江苏无锡丁降里徐氏工场。无锡,地处水运要冲,居江南运河中心。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有“米码头”的称誉;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是朝廷办漕中心,江浙两省在此采办漕米年均300万石,占两省应征漕粮数十之八九,继而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民国时期,粮食年吞吐量达800万石,为全省之冠。

  • 标签: 江南地区 名舟 西漳船 中国 形制 制造工艺
  • 简介:他热爱自然,曾幻想做一名科学家,但却梦断清华;他崇尚自由,曾企图创建新的资产阶级政党,但却止耶鲁;他忧国忧民,曾力主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和平竞赛”,但却险遭暗杀……历尽坎坷,他终于找到一条与共产党人风雨同的光明之路。他就是──世纪之交,千年之交,无线电波在太空激荡,将中国14家主要新闻单位评出的“1999年中国十大新闻’”传向全世界,其中第二大新闻是:“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这条新闻的产生,与湖北武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密切相关。这位老人就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原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 标签: 李崇淮 民建人士 修宪 人物介绍
  • 简介:陶嘉(1933—2013),国家一级作曲家。在他长达60年的艺术人生中,有70多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及各省市获奖;声乐作品《革命熔炉火最红》《船工号子》从家的船儿桨成双》《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等被广为传唱。李谷一、彭丽媛、李双江、李丹阳、张也等歌唱家都曾演唱过他的作品。

  • 标签: 音乐大师 《革命熔炉火最红》 声乐作品 艺术人生 作曲家 彭丽媛
  • 简介:仲莘同志《我的档案第三集》把1960年至2013年期间所写的杂文,精选成集出版,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好事。集子分成“放言·建言”、“针砭·辨析”、“序跋·书评”、“闽游杂记”、“书中有书”五辑。它们大多发表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党报党刊上,其中不少文章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 标签: 档案 王仲 舆论引导作用 党报党刊 出版 书评
  • 简介:凤凰作为一个古老的图腾,经历了龙凤文化的选择,凤最终作为一个女性的符号被大家所认可。洪湖凤文化的起源同凤形象的女性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凤形象的女性化的研究和洪湖凤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都比较有限,且对于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凤的意象研究,对于凤形象的女性化的研究以及洪湖凤文化的研究都有待加强。

  • 标签: 女性化 凤舟 洪湖
  • 简介:乾隆皇帝弘历先后六次南巡,虽有“巡游无度,土木繁兴”之讥评,但确有了解下情,治理水患的要务。这从他每次经过江都邵伯地区所写下的诗作中即可得知一二。

  • 标签: 乾隆皇帝 南巡 水利 诗作 江都邵伯地区
  • 简介:东晋在中国史上是个颇为特殊的时期,不妨说是门阀政治的典型形态。在文学史上,东晋同样也很特殊,虽然历来对其文学成绩评价不高,但将它放在整个文学史上估量,却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 标签: 意象化 东晋 文学史 文学评论 文化精神
  • 简介:邵作是晚清维新派著名人物之一,由于面世资料稀少而零散,学术界对这位徽州人物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随着近些年来邵作更多手稿的出版,邵作思想的历史地位也逐渐被学界所认识,他在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论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和创见。

  • 标签: 邵作舟 维新变法 《邵氏危言》 《公理凡》 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