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1979年10月,那年我刚13岁。我的家乡同中国广大农村一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集体耕种、统一安排的土地按每户人口的多少分到了农户。土地虽然分了下来,种上了庄稼,可还没有见到收益,谁家心里也没有底数。转眼到了腊月,随着年关的临近,人们就在这种忐忑不安的心境中开始筹办简单的年货。

  • 标签: 腊月 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农村 土地 农户
  • 简介:一、艺文志的演变重视文献是中华文化渊源远流长的一个优良传统。艺文志是在史书中起着保存文献作用的一种重要体裁.二十四史中,从《汉书》开始各史就一直设有艺文志(或称《经籍志》)。艺文志的设置,对于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顾颉刚评价《汉书·十志》,

  • 标签: 广东省 县区 图书文献 《汉书》 艺文志 文化渊源
  • 简介:药帮泛指硚口长堤街东段南侧药帮大巷、药帮一、药帮二、药帮三、怀安一里一带,属于大汉正街范围,是清初形成的街巷.清康熙年间,河南怀庆府药商在此兴建了一座药王庙,称覃怀药王庙,故这一带河南药商居住的里巷,其命名与怀庆、药帮相关者多(目前这一带的原居民仍以河南祖籍的居多).在原药王庙、药帮的西边,原有也是康熙年间兴建的汉口山陕西会馆(俗称山陕会馆、西会馆或西关帝庙),会馆花园的原址上后来建成花园以及花园南、花园北.

  • 标签: 花园 山陕会馆 康熙年间 汉正街 怀庆府 河南
  • 简介:武昌黄鹤楼下,长江之滨有一条古朴喧闹的小巷--户部,小巷不深,其长不过150米,宽仅4米,追其历史,明嘉靖年间的中就已有记载.据此推算,户部距今至少已有400多年历史.

  • 标签: 户部巷 武昌市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 简介:六合县城过龙津桥往北行走约二三百米,有一条以古人姓名命名的小巷。此位于延安路西侧,名曰专诸以人名,是为了纪念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据传,专诸出生于棠邑,即今江苏六合西北。有关史志记载,春秋时期,六合亦称棠邑,位于吴楚交界的地区。公元前522年,楚平王

  • 标签: 伍子胥 春秋时期 楚平王 江苏六合 六合县 公元前
  • 简介:"过年,过年,过大年,中华传统五千年,炎黄子孙同一天。六月十八补过年,只有中畲这一村……"没有畲族的中畲村中畲村海拔790米,位于两省(闽赣)、三县(宁化、建宁和江西广昌)交界的偏远高山村,距县城72公里,地处建宁县西北部。全村面积7.3平方公里,

  • 标签: 建宁县 一村 炎黄子孙 村中 广昌 龙山寨
  • 简介:在商业发达的武汉三镇,无论是漫步在繁华的闹市区还是在僻静的居民小区,随处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和卖货声.闹市区的吆喝声有的是通过录音机反复播放出来的叫卖声,有的是通过电喇叭传出来的售货员的吆喝声,有的则是通过“大减价”、“大放血”等叫卖声来吸引顾客,兜售商品.这些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叫卖声,犹如一曲现代商业都市粗扩而嘈杂的交响乐章,它吸引着众多的行人驻足回首,激起人们阵阵的消费欲望.与商业闹市区新潮的叫卖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居民小区、街头尾那别具一格的叫卖声,这种叫卖声依货郎售货内容不同而各具特色,有卖蛋的、有卖煤的、有卖米的、还有卖竹篙的,等等.总之,平常百姓家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大都在商贩的兜售之列.这形形色色、不同行业、不同内容的叫卖声给僻静的居民小区

  • 标签: 居民小区 沿街叫卖 闹市区 小生意 青年男子 物资供应
  • 简介:从苏州城区出阊门,经石路至广济桥与新民桥之间。有一条座北朝南的小巷,那就是窨制花茶的花茶之——杨安浜。一般苏州的小巷都是以民居为主,而杨安浜全长336.6米,却只有很少几家是居民住宅,绝大多数是窨制花茶的加工场。房屋都比较古老,如东杨安浜的开元茶栈,内有一座阁老厅,是市里保护的古建筑之一。其它如广盛、福泰、方裕泰等茶栈,也都是三四进深的高墙大院。

  • 标签: 杨安浜 花茶 中国 苏州市 地理位置 茶文化
  • 简介:南雄市珠玑是广东省保存较好的古古道。古全长1500多米,巷道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古从南端至北面依次有南门楼、中门楼和北门楼三座门楼,均保存完好。珠玑古具有巷道短、门楼多的特点。

  • 标签: 门楼 广东省 珠玑巷 南雄市 保存 巷道
  • 简介:旧都北京的寺庙众多。据1928年北京市寺庙普查,共登记的寺庙有1631处,而称作关帝庙、关王庙、伏魔寺以及合祀关羽的庙宇约有近300处。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一书则称,“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

  • 标签: 北京市 寺庙 关帝庙
  • 简介:什刹海之水向东流经万宁桥(后门桥),沿弧形河道流向东南,穿过东不压桥和地安门东大街进入皇城。在东吉祥胡同东口处东移,穿过东板桥,沿今北河胡同东流,

  • 标签: 什刹海 地安门 胡同 皇城
  • 简介:陈白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剧作家。早在20年代末期,他就致力于革命的戏剧运动,开始了话剧创作。30年代和抗战时期写下了大量剧本。特别是讽刺喜剧,有着相当高的成就。他的剧作除了取材于现实生活外,还写了不少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历史剧。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笔者在前几年就想去拜访他。但得知他已患病多年,讲话、行动都很困难,也就不便去打扰他,只在心里祈求上天保佑他早日恢复健康。1994年1月底,南京大学叶子铭教授的夫人汤淑敏来电,说陈老病情有所好转,嘱我速去南京。

  • 标签: 陈白尘 历史剧 国民党 抗战时期 艺术风格 讽刺喜剧
  • 简介:十八班虽然在梁初才正式公布,但其整体结构及运作规则最晚在刘宋後期就已基本定型。齐、梁间的不同,仅在於个别官职的班序而已。在十八班制下,官员的升迁严格遵循班序,而在高班时又存在着“降班贴官”的特点。十八班来源於东晋时期逐渐形成的迁转序列。这一序列在进入南朝後发生质变,它不但适用於迁转,还用来标示官员位次的高低。十八班在定型後取代了旧官品的地位,成为南朝最重要的一种位阶体系。北魏孝文帝的《後职令》,即为全面模仿十八班的一个结果。

  • 标签: 十八班 位阶 带贴官 南北朝 孝文帝改制
  • 简介:本文补充考证了明清时期直隶所属州县4位回族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 标签: 明清时期 回族进士 考证 直隶 补充
  • 简介:自从1995年11月28日上午,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南雄珠玑后裔代表、海内外嘉宾1700多人和南雄人民的数千名代表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广东南雄珠玑后裔联谊会成立暨第一届恳亲大会以来,南雄珠玑再次为世人所瞩目,并成为热门话题。但是,世人似乎只知道宋代以来南雄

  • 标签: 广西 客家人 南雄珠玑巷 文化人类学 族谱 历史地位
  • 简介:我家祖籍在南京竹四,从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春三月庚辰起程,农历五月中旬,来古湟北沙棠川董家寨居住。初年来由,官方开荒公垦,后归其田耕牧为生。我始祖寇宣生于大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时年40岁。从南京(金陵)来古湟边陲,路经七十五天。当时路程遥远,跋山涉水,崎岖桥少,栉风沐雨,忍饥受渴,寒热无着,力行千辛万苦,沿途也有死难者。

  • 标签: 董家寨 京竹 棠川 明洪武 北沙 至顺
  • 简介:浙江省市场志编辑部编。经两年编纂,于2000年7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主审魏桥,主编杨金荣,副主编王志邦(常务)、林树建。

  • 标签: 方志 副主编 编纂 丛书 简介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