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梳妆用具。远古先民以盘之类的容器盛水当做镜子照其像,古代称“鉴”或“照子”,后来才叫“镜”,取其能照影像而名。《释名》所谓:“镜,景也,言有光景也”。镜在古诗文中又叫“菱花”。

  • 标签: 十二生肖 敦煌市 铜镜 星宿 馆藏 日常生活
  • 简介:激动人心的第28届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作为展现奥运精神的多采奥运纪念币文化却是随着奥运会一届一届的召开而生生不息的。发行奥运纪念币始于1952年。这一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上,芬兰第一次发行了数量有限的奥运纪念币(图1)。以后几乎历届奥运会都发行数量越来越大,币种越来越多的纪念币.从而成为每届奥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纪念币 发行数量 纪念金币 纪念银币
  • 简介:1990年8月,乌兰察布盟商都县小海子乡八号村发现一批窖藏钱币,这些钱币没有盛放在器物中掩埋,而是直接掩埋在直径约0.7米、据地表深约1米的土坑内,周围也没有发现其它共存遗物.钱币总重180公斤,经整理共有39570枚,计50余种,种类繁多.时代有西汉及王莽时期、唐代、五代、北宋、南宋、辽代、金代,数量最多的是北宋钱币.从铸造年代最晚的金代"大定通宝"推断,这批钱币埋藏时代最晚应在金代,属金代窖藏.下面按钱币时代作简要介绍.

  • 标签: 商都县村 村金代 窖藏钱币
  • 简介:<正>1967年,和林格尔县新红乡头八号村农民在该村东北一古代村落遗址内挖出一黑釉瓷瓮,内装有瓷器20余件、古钱币20余枚及料珠20余颗。1986年8月,乌盟文物站,和林格尔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将现存14件瓷器和1枚“大观通宝”钱全部征集。这批瓷器有罐、盆、瓶、壶、碗等;釉色有白釉、黑釉及青釉,其中以白釉为主。现介绍如下:瓮1件.直口微向内收,圆唇,长圆腹,近底急收,小平底。外壁近底有七道凹弦纹。胎质较粗,内外壁均施黑釉,口部

  • 标签: 和林格尔 瓷器 文物 村落遗址 黑釉瓷 白釉
  • 简介:2002年3月21日,位于武威市文化的凉州区文化局住宅楼西侧施工工地上,发现一座砖室墓葬。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地区博物馆)对发现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清理,现将发掘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武威市 汉墓 墓葬结构 出土器物 砖室墓
  • 简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一月四日,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停止使用银币,但在现存实物中,却有民国二十五年、民国二十六年银币,共三类六种。第一类: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像帆船图案币。分一元(图一),(中元即半元)(图二)两种。一元币直径3.2厘米,厚0.175厘米,成色80%,重13.5克;中元币直径2.6厘米,厚0.15厘米,成色80%,重6.7克。

  • 标签: 半元 造币厂 日本帝国主义 孔祥熙 总统罗斯福 戴老
  • 简介:<正>一九八○年六月中旬,辉县城关公社吕大队在县城西北角处打机井,打至五米深处,发现战国时期的铜器墓一座,出土了:铜鼎两件,均有盖。大鼎通高30厘米,口径28厘米,壁厚0.1—0.5厘米,附耳,圆筒足上端向外凸起,盖上有3个圆环钮,器内外均为素面。铜豆2件(残),只剩两个豆盖。豆盖外径21厘米,有握手,仰视呈盘状。

  • 标签: 战国铜器 战国时期 辉县 发现 机井 壁厚
  • 简介: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二十六年间,国民政府曾试制多版较传统小型之银元,亦曾向美国订购相当数量.但此缩水银币从未发行。各界对其制造时地现仍有不同说法,笔者将在美、台等地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与同好互相探讨分享。

  • 标签: 银币 民国 孙中山 1936年 国民政府 资料整理
  • 简介:《前秦建元二十年籍》“新上”附籍者中新生儿的年龄,证明高昌地区曾于建元十四年(378)、十七年(381)、二十年(384)三次造籍,当时可能存在三年一造籍的常规。鉴于前凉与东晋政治关系密切及刘宋已实行三年一造籍的定式,前秦高昌三年一造籍的常规可能源于东晋。本户籍第三栏所载“场地”即北凉赀簿中的“空地”,最后一户土地全部售出的情况与北凉赀簿中宋通息户“赀尽”的状况类似,表明本户籍第三栏的登录内容可能是依据赀簿对土地计赀的需要而设。因此第三栏所登录的土地情况,应为每户土地的持有状况,而非只记录土地异动情况。

  • 标签: 《前秦建元籍》 造籍 赀簿
  • 简介:1996年,笔者在皖南山区偶然得到一枚安徽省造当二十文光绪元宝铜元(彩页1)。此币红铜质地,直径32.5ram,厚2.05mm,重14.7g。正面中心为“光绪元宝”4字,上环“安徽省造”,下环“每元当制钱二十文”;币背中心为蟠龙,上环英文安徽省名,下英文纪值。

  • 标签: 光绪元宝 安徽省 得一 皖南山区 英文 铜元
  • 简介:安徽省六安市地处大别山深处,是当年鄂豫皖苏维埃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31年5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就诞生在该市的金寨县境内六安.该行下设印钞厂和造币厂,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行了纸币、油布币和金属货币,为苏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对皖西北苏区银行及所发行的货币研究进展缓慢,原因是文字及实物资料都比较缺乏.笔者根据本区发现的实物资料,谈皖西北苏维埃造二十文铜元几个相关问题.

  • 标签: 皖西北苏维埃 铜元 手工铸造 铸币时间
  • 简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在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向近代商业经济发展演变进程中,现代银行的出现,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英、法、德、日、俄等国列强在侵入中国的同时。相继在华开设银行.以操纵中国的经济,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银行成为它们对华实行经济侵略.加紧资本输出,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半殖民地半封建 钞券 光绪 近代中国 商业经济
  • 简介:田先生近得二十五两银铤一枚,经沪上估客鉴定,多言赝品。田先生心中无底,便拿来让我看。此银铤背面布满蜂窝,正面凿刻34个铭文,内有南宋孝宗皇帝赵奋(shen)的淳熙年号。从包浆、形制、重量、行文习惯、官职互应关系分析,当属南宋银铤无疑。我对田先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即嘱我写一篇考据文章,以彰其名。

  • 标签: 银铤 南宋 行文习惯 宋孝宗 铭文 形制
  • 简介:奉呈一枚民国二十九年伍拾圆军需公债券(封底),供同好共赏。该券券幅225×208mm,彩色单面,由“中央信托局印制处”承印。券面上部为一淡蓝色花框,花框由坦克、飞机、弹头及“军需”两字等图文组成。右下方钤一红色税票型印章,章内文字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军需公债伍拾圆”。

  • 标签: 钱币 军需公债 伍拾圆券 中华民国
  • 简介:我国学者对邢窑的真正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50至70年代的邢窑研究,虽有较大进步,但没有突破文献与器物“对照研究”的局限。80至90年代,邢窑遗址在河北临城和内丘县相继发现,解开了中外学者长期关注的“邢窑之谜”,理论研究和工艺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 标签: 白瓷 邢窑 古窑址 临城 内丘
  • 简介:硬币(金属币)和纸币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流通货币。虽然硬币(金属币)的货币总量在近现代不如纸币,但在国家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叙述我国近现代硬币概况。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 标签: 中国近现代 硬币 新疆钱币 创刊 流通货币 货币总量
  • 简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从自给自足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向近代商业经济发展演变进程中,现代银行的出现,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鸦片战争后,英、法、德、日、俄等国列强在入侵中国的同时,相继在华开设银行,以操纵中国的经济,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银行成为它们对华实行经济侵略、加紧资本输出、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半殖民地半封建 钞券 光绪 商业经济 鸦片战争后
  • 简介:一、有关硬币的历史溯源货币按其材质大致分为两类——纸币与金属币。作为“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金属币当属货币的“鼻祖”,因为它的出现已有2600多年,而纸币的诞生却只有1000来年的历史。金属币一般又称作硬币(即coin)。

  • 标签: 人民币流通 硬币 历史溯源 一般等价物 金属币 特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