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史记》在不同篇章以完全重复或大致相同的简洁之言错综重复某些人事,运用了"见法"。司马迁运用"见法"重复记载人事,其目的在于寄寓褒善贬恶之义,解决"并时异世、年差不明"的叙事难题,以及展现时代精神与历史的发展趋势,最终服务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各阶层都卷入了称霸争雄的竞争,人的智慧与力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历史撰写的重心于是从以礼义原则褒贬人事转移到记述生动活泼的人物事件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见法"重复记事应运而生。《史记》运用"见法"记载人事既强调文事相符、实录其事,又寓褒贬于人物的个性、意志、品性以及时代精神与历史发展趋势之中;这不仅缓解、克服了《春秋》编年之"体"(变化的历史进程)与褒贬之"义"(固化的道德评判)之间的张力与矛盾,而且起到联络本纪、世家乃至表、书、列传的作用,集中展现了《史记》的义例体系及其特点。

  • 标签: 司马迁 《史记》 迭见法 义例体系
  • 简介:托多罗夫的著作《我们与他人》通过对法国思想史的回顾,探讨了"我们"(我所隶属的社会文化群体)与"他人"(此群体之外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群(种族、民族等)多样性与人类整体性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关于沙尔事件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争论,学着在这文化多元的世界更好地共同生活。

  • 标签: 托多罗夫 《我们与他人》 沙尔利事件 多元文化 人文主义
  • 简介:《两广盐疏》出现时间当在正德十一年三月至六月之间,其作者并非黄佐,而是两广总督陈金。该疏名称本为《复旧规以益军饷疏》,广为人知的《两广盐疏》之名是后来的收录者所加,并未体现该疏主旨。该疏以恢复秦绂旧规为名,实则是选择秦绂旧规和解冕、林廷选“新议”中最有利于增加两广总督府盐收益的制度因素,参以己意形成的“新规”,核心要求是恢复私盐“自首”制度,以增加军饷。该疏在陈金奏准施行后不到一年,就因有损朝廷盐被户部署郎中丁致祥奏革,但最迟在万历年间又被变相恢复。

  • 标签: 《两广盐利疏》 黄佐 陈金 考证
  • 简介:恺撒任独裁官后在海外广泛建立殖民城安置老兵,西班牙南部的乌尔索即为其中之一。《尤乌斯一母神殖民城法令》由恺撒生前起草、后经安东尼提交罗马元老院通过,是建立该殖民城时颁布的管理条令。该法令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行为、宗教习俗等,是研究罗马海外殖民城和恺撒施政思想的重要史料。本文选取的是与罗马城建制相关的条款,旨在探究罗马与罗马殖民城在管理上的因袭。

  • 标签: 法令 殖民城 恺撒 乌尔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