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唐朝的节令中有所谓节者,与节有关者,则有所谓镜。而节与镜又牵扯到唐朝两位有名的宰相——张说和张九龄,他们对二者的态度截然相反,大异其趣:一倡导,推波助澜;一抵制,直其非。关于节,《旧唐书玄宗本纪》中有两则记载,其一“开元十七...

  • 标签: 张九龄 集贤院 玄宗 “千” 历史博物馆 “秋”
  • 简介:<正>庄严、肃穆的川陕苏区红军碑林、座落在广元皇泽寺南侧,距城西一公里。她背靠乌龙山悬崖,面俯嘉陵江南去,环山报水,松柏苍茂。林立的群碑与西安碑林被誉为一古一今的“碑刻双绝”。穿过花墙圆门,步入全国唯一的这座“红军碑林”,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老帅题写的“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大型横匾映入眼帘。鲜花盆景簇拥中一座殿宇歇山式仿古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拾级进入敞廊展厅,厅内错落有致的陈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川陕苏区境内的长方形、圆柱

  • 标签: 碑林 川陕苏区 红军 石刻 碑刻 标语
  • 简介:有“万岁”小平铜钱一枚,直径2.4cm,穿0.6cm,厚0.1cm,重3克(彩图见插一)。言称合肥宋墓出土,九十年代初期发现,跟我十余年。考宋代洪遵《泉志》中:“右钱,李孝美日此钱径三分,文日:万岁。今甚易得。盖常岁虏使

  • 标签: “千秋万岁”钱 铜钱 辽代 钱文 形制
  • 简介:日前,在运城地区河东博物馆一位书画家手中,获清代大学士祁寯藻手书的碑帖,因喜其字,爰及其文,细品细读一过,心里不禁暗自叫好:这分明是旧时代一位父母官体恤百姓,捐资富民的真实记载.文中主人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读帖文,思其人,深感在我们当今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给人以诸多启迪.谨录如下:

  • 标签: 《蓝公教织记》 祁寯藻 石刻文字 历史文化
  • 简介:2002年8月,在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290周年之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了全新的《诗圣著》基本陈列。陈列方案是在深入考察了解全国同类型博物馆陈列现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通过多次专家论证会,数易其稿而产生的。从陈列方案的论证,到布展工作的实施,四川省文物局和成都市文化局相关领导都给予了热切的关心和指导。

  • 标签: 杜甫草堂 诗圣 文物 博物馆 成都市 意见
  • 简介: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我国苏州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辞。胡锦涛同志的贺辞高度概括了保护世界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功业;深入阐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指出了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加强文明对话,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

  • 标签: 世界遗产 中国 文化保护 国际公约
  • 简介:听到陈应老师去世的噩耗。我恍惚如痴人一般,很久很久说不出话来。陈老师患病时日已久。电话中他也坦然地告诉了我病情已经恶化。但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还是因惊惧而恍惚良久。当泪水漫过我的脸颊。老师慈祥、和善的面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 标签: 老师 怀念 去世
  • 简介:<正>石窟风化是指在露天状态下,由于太阳照射,温差变化、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水的作用,通过化学、物理等综合作用使石窟造像、石窟刻文和石窟壁画等文物逐渐由坚硬变为疏松,由清晰变为模糊,以至脱落、崩塌、退色所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自八十年代以来,石窟科技保护工作者对灵寺石窟乃至甘肃其它石窟的防风化研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可行性探索。在防风化材料的研究、选用以及实践过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心血。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由于条件及技术设备力量的限制,只能从温差变化的角度,通过肉眼对造像风化现状及

  • 标签: 岩石 炳灵寺石窟 温差变化 破坏程度 剧烈变化 防风化研究
  • 简介:<正>一九四七年冬,我由余嘉锡先生介绍,到北平历史博物馆工作。一九四九年一月,北平解放,当时有消息说,代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历史博物馆的军代表是王冶同志。我曾与冶同志有一日之雅,记忆中立即浮起“将军不好武”的初次会面时留下的印象,欢欣鼓舞,思绪万千。

  • 标签: 王冶秋 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 军事管制委员会 博物馆事业 工作人员
  • 简介:<正>第169窟位于灵寺石窟群下寺窟群北端唐代大佛顶部南侧最高处,为一个不规则的天然石洞,原来四壁满开佛龛,千百年来,由于人力和自然的破坏,大部分已残毁,现存较完整的佛龛(包括壁画)编号共24个,依次分述如下:龛号:1位置:窟内北壁内侧的最高处形制:摩崖浅龛(崖壁上原可能开龛,后因龛底崩坍,后人在龛底石台上架木板)高约

  • 标签: 炳灵寺石窟 菩萨 壁画 禅定 供养人 泥塑
  • 简介:<正>熊国(1898—1960),别名熊廷南,化名张南。出生于四川万源竹峪乡熊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童年到壮年,由于生活所迫,曾先后为地主做长工,给豪绅抬滑杆,进而上山搭窝棚开荒,入深山打猎、采集野生果实等为生。他饱经旧社会的苦难,对旧社会和一切反动势力深恶痛绝。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川前夕,党派刘子才赴通江、万源一带侦察敌情,发动群众。熊国闻讯积极参与活动,给红军带路。红军解放通江洪口后,他在红军帮助下,首先在洪口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乡村苏维埃政权,并组织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家乡父老拥护他,选他为乡村

  • 标签: 苏维埃政府 红军 川陕苏区 苏维埃政权 土地革命 发动群众
  • 简介:今年5月笔者随省政协退休职工组成的旅游团,前往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参观了黄果树瀑布后,又去离瀑布西南约10公里的坝陵河大峡谷参观中外驰名的“红岩碑”。

  • 标签: 中国 贵州 文物考古 “红岩碑”
  • 简介:2010年9月1日至10月15日.由吉林省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大干世界——张大绘画精品展》在甘肃省博物馆中一楼书画厅精心陈列。六十余幅张大早期画作展现在大众面前。引来众多美术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的驻足观赏、品味思索。

  • 标签: 张大千 精品 绘画 世界 甘肃省博物馆 2010年
  • 简介:灵寺石窟藏传佛教壁画中保留着多幅印度成就师的画像。此文以其中的“道果法”祖师毗瓦巴为例,对石窟中6幅毗瓦巴图像在不同窟龛中的分布情况、宗师及其“道果法”于元明时期在灵寺的传播背景、以及在石窟中的功能特征做了尝试性探析。

  • 标签: 炳灵寺 毗瓦巴 道果法
  • 简介:灵寺石窟中保存着自西秦以来的佛教壁画有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是藏传佛教兴起后重绘的,占80%以上。佛教壁画是将佛教经典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宣传佛教思想。常见的壁画有:说法图、经变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本生故事、佛、供

  • 标签: 炳灵寺 石窟壁画 藏传佛教 教派领袖
  • 简介:楚墓出土的遣策屡见“綉”、“”二字。通过结合相关考古资料及文献的考释,“綉”似当读为“韬”,指敛囊或包裹之类的物品。“[糹]”似当读为“[糹肃]”,指刺[糹肃]品。

  • 标签: 楚简 名物 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