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大而无奈夸大了的庄严,有时就像小脑袋戴了个大帽子,简直极其滑稽,甚至使人轻易产生沐猴而冠的感觉。

  • 标签: 杂文 《泉海聚沙》 中国 李显坤
  • 简介:里福汗墓位于阿勒泰市里福汗公园内。里福汗·金恩思汗·库库岱叶夫(1900年9月10日-1943年10月27日),男,哈萨克族,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人。中国哈萨克族进步人士先驱,著名爱国人士,知名教育家。

  • 标签: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 阿勒泰市 吉木乃县 爱国人士 教育家
  • 简介: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将富字币和鹿头币作为同一组货币进行研究,认为它们是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用于支付在缅甸边境活动的中国云南军队军饷的硬币(见图)。除了A.B.科勒认为它是新疆硬币之外,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对这些硬币的流通时代和地区持一致见解,但在确定其发行当局及铸造日期问题上却有分岐。此外,

  • 标签: 九四 科勒 至一 中国钱币 造币厂 三年
  • 简介:额济纳旗砾石梁墓葬,西北距额济纳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31.3公里,东北距绿城遗址1.4公里(图一)。2006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调查额济纳旗额日古哈拉遗址时,对这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清

  • 标签: 墓葬清理 沙梁墓葬 清理简报
  • 简介:一、《佛祖历代通载》对罗巴的记载13世纪藏传佛教流播中土之时。虽然传教僧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但却往往受到中土儒学文士和佛教徒公开或无形的抵制。大多数藏族僧侣似置身中原文化之外.而未能像畏兀儿人那样投身于中原士人所敬重的文化事业。这种情况与元代西夏遗民也是不同的。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灭亡后,很多西夏人汉化,在中原地区用汉文进行创作,成为名闻遐迩的诗人,

  • 标签: 西夏遗民 元代 《佛祖历代通载》 僧人 中原文化 藏传佛教
  • 简介:敦煌文献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草子".经过对其颜色、形状的分析、对比、考证,这些"草子"正是今天城里人喜欢的"米".

  • 标签: "草子" 沙米 敦煌文献
  • 简介:古生物化石(包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对生物的起源、演化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生物化石的取与保护技术水平的好坏,对研究的影响非常之大,出现错误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还会造成研究者的错误判断,所以,良好的化石取与保护技术,对研究古生物化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有的学者称,研究人员与化石保护人员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原因即在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古生物化石修复与保护的工作经验,简略地谈几种古生物化石的取与保护技术方面的方法,敬请批评、指正。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保护技术 古人类化石 动物化石 举足轻重 化石保护
  • 简介:<正>1988年9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宝格都勿拉苏木哈图嘎查被洪水冲毁一座古墓.墓葬距地表约2米,墓内有年轻女性骨骼1具,随葬品有金马鞍饰4件,金耳环1只,金手镯1对,金杯1只,铜镜1面及丝绸残片若干.从随葬品的形制、特点判断,此墓当属金元时期蒙古汪古部的墓葬.本文主要介绍出土的丝织品。1.织金锦织金锦是这批丝织品中数量较多的一个

  • 标签: 丝织品 金元时期 年轻女性 随葬品 锡林郭勒盟 出土
  • 简介:《史记·白王翦列传》记载李信伐楚时先攻平舆、寝,又攻“鄢郢”,然后向西会于城父(父城)的过程,存在史实抵牾和地理矛盾。清华简《楚居》中楚惠王时期曾徙居的“邚郢”,整理者根据字形释作“鄢郢”,学者认为这里的“鄞郢”应进一步读为“郾郢”。本文指出《史记·白王翦列传》中李信攻打的所谓“鄢郢”,实即《楚居》中出现的“鄞郢”,不在今湖北宜城一带,而在今河南郾城。李信伐楚作战路线存在的矛盾之处,可以得到合理的复原和解释。

  • 标签: 清华简 《楚居》 郾郢 《史记》 鄢郢
  • 简介:四川西部兼及青海、甘肃,古称为蜀。蜀字意为大眼、独眼人。蜀与民通,民亦刺眼于额上,故蜀山亦称岷山。岷又写作汶,犹“大禹”字“文命”。禹即禺,亦即蜀(独)。蜀山即崇山、蒙山、钟山,取独(天柱)、崇高(嵩或音写为钟)、原始(鸿蒙)之意。实即五千年前的昆仑(崆峒、开明),二千多年前的“须弥”(其山如柱以通天界)。昆仑神宫可能是中亚(巴比仑)、印度(塞种文化)、

  • 标签: 蜀山 中国 婚姻制度 四川 历史发展
  • 简介:2008年5月8日,喀什市铁路公安派出所在喀什火车站一举抓获持有假币犯罪嫌疑人,并当场查获假币18160元。经人民银行喀什地区中心支行鉴定均为机制伪造人民币,假币已全部收缴至人行喀什地区中心支行。

  • 标签: 铁路公安机关 喀什市 假币 中心支行 喀什地区 犯罪嫌疑人
  • 简介:新发现的药元福墓志为研究五代史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其记载多有可与传世文献互相发明之处。借助药元福墓志提示的信息,活跃于五代的药氏,应出自陀三部落,根据基志可对其族属源流及陀化的过程作一些推测,并有助于重新认识陀族群构造的复杂性。

  • 标签: 药元福 沙陀 族属
  • 简介:1996年至今,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对外开放已将近十年。为了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更好的陈列形式,反映目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展品质量,向广大观众展示近年来博物馆收藏的新品,日前上海博物馆决定对中国历代钱币馆进行改造,并从2005年4月4日关闭该馆。近一年之后.中国历代钱币馆将以新的面貌迎接广大钱币爱好者和观众前来参观。

  • 标签: 上海博物馆中国 中国历代 历代钱币
  • 简介:2002年,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香港发掘西贡下遗址,发掘面积达700平方米。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和宋元代的遗存。遗迹中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有房址、灰坑等,青铜时代有房址、灰坑、石器制造场、灰沟等,宋元代有灰坑。遗物中有不同时代的石器、陶器、硬陶器、瓷器、釉陶器等。

  • 标签: 考古发掘 陶器 新石器时代 遗址 青铜时代 文物考古
  • 简介:为探索“黄岩窑”青瓷的工艺技术及艺术装饰特征,并探讨该窑场与同时期浙东地区的“越窑”青瓷的关系,本研究从田野考古调查入手,通过对黄岩埠窑窑址及窑场周围地面考古调查和典型青瓷标本的实物取样,结合科技考古的手段,着重对其产品特征、制瓷工艺技术及烧造年代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解剖了黄岩出土青瓷胎釉的内部结构;通过热释光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典型标本进行年代测定;并运用EDXRF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标本和上林湖越窑标本的胎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浙江黄岩埠窑址是晚唐至南宋时期浙江重要的窑址遗存,具有较高的陶瓷烧造技艺。

  • 标签: 黄岩 青瓷 显微结构 热释光 EDX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