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博物馆藏品搜集的主要途径是社会调查征集、考古发掘和田野采集。其中,社会调查征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社会调查征集中,为了使藏品人馆后能有一个关于藏品的详细的,由各类信息所构成的完整资料,做好征集中的原始记录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查征集一般采取收购、接受捐赠、移交、调拨、交换等形式来实现的。有关藏品的各方面信息,必须在征集过程中了解清楚,作好记录

  • 标签: 藏品 征集 社会调查 馆藏 集中 搜集
  • 简介:一、文物保护单位编码工作需界定的几个概念(一)、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界定《文物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档案编码工作 《文物保护法》 核定方式 地理位置
  • 简介:<正>杜友晋《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都有著录,唯不见传本,对杜友晋所撰《书》年代发生歧异。王重民先生在《敦煌古籍叙录》第二二五页《书》条内说:“友晋事迹无考,新唐志置于最末,殆是唐末五代人。”日本学者那波利贞在《<元和新定书>与杜友晋所编<吉凶书>》①中认为,杜友晋可能是宪宗、文宗时代人。诚然,王重民先生和那波氏据伯三四四二号写卷,推断杜友晋的生存及著述年代,是可以的;但未叙述充分理由,似属臆断。我们不同意上述二位学者关于杜友晋生活及著述年代的

  • 标签: 书仪 成书年代 著述年代 艺文志 日本学者 唐末五代
  • 简介:本文主要对《后汉书》中有关地动的原理部分的文字进行分析,认为“柱”是和尊底相连的固定的直立杆,“都”是会聚的意思,“旁行八道”意思是从“柱”向侧旁有八条“道”可行,“八道”也是固定不动的,“八道”和“关”是相连的。并且应用地震学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在当时的地震背景下利用地动测知地震方向很可能是可行的。最后对张衡地动重新作了初步设想。

  • 标签: 张衡地动仪 都柱 固定 测知 地震方向很可能可行
  • 简介:由于长期裸露在自然界中,无字碑表面风化严重,温度是影响无字碑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无字碑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在传热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无字碑三维分析模型,基于Comsol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无字碑在太阳辐射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无字碑温度由表面到内部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越靠近无字碑中心处日温度变化量越小。随着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改变,无字碑4个表面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出现了温度梯度,形成了较大温差。该研究结果可为无字碑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 标签: 无字碑 温度场 太阳辐射 分布规律
  • 简介:<正>江西丰城博物馆藏有一件记录古黄鹤楼景物的石雕工艺品。这件石雕工艺品,是以厚1.2厘米的平面石板,通过深、浅雕琢而成。石板呈紫红色,质地坚韧细密,应系祁阳石质。板面长68,宽48厘米。板面构图以黄鹤楼景为中

  • 标签: 石雕 博物馆 江西 黄鹤楼 石质 工艺品
  • 简介:2015年,河南省沁阳市沁园路北段出土一方明代墓志。墓主冯世昌祖籍山东巨野,始祖冯珐因武功升任南京豹韬卫水军所正千户,二世祖冯胜袭位,于正统八年改授郑藩卫司仪卫正,随郑藩王至怀庆府安家落户。之后,高祖冯宣、曾祖冯忠、祖父冯继祖、父冯汝迁袭职。墓主冯世昌生于正德十三年六月二日,卒于万历八年三月二日。嘉靖二十四年袭职。二十九年,郑恭王朱厚烷因向世宗朱厚熄上书建言被削爵禁锢凤阳,世昌也因此被发配边境地区的卫所充军。隆庆元年,穆宗朱载壁即位,朱厚烷复爵还国,世昌恢复卫正之职。志文详细记录了冯世昌的家世、生平和郑藩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了解和研究明代宗藩制度以及沁阳地方社会史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史书、方志起了印证、补充作用。

  • 标签: 明代郑藩仪卫正 冯世昌 墓志
  • 简介:2000年6月,芦山县在旧城改造挖地基时,在芦山县城姜城遗址(现芦山县博物馆侧),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和一具造型特殊、体形庞大的无头石兽。为了搞清楚该遗址的内容,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派员领队,在雅安市、芦山县文物部门的配合下,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终于揭示了该遗址为一东汉末期至三国蜀汉末期的古城城门遗址。

  • 标签: 古代遗址 东汉 文物考古 城门 发掘 蜀汉
  • 简介:作为我国首座全封闭式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外藏坑遗址博物馆已积累超过700万条各类监测数据。然而,受限于海量数据挖掘能力,目前研究中存在监测数据利用率不足和预测模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大数据机器学习领域的极限学习机方法对遗址温度进行系统分析和建模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大数据发掘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分析温度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并对未来温度变化趋势和细节变化特征实现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方法的引入可为遗址预防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温度预测 监测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 极限学习机
  • 简介:“报恩科”是佛教报恩道场之一,融合儒、释孝道思想于一体,集佛教经典、儒学伦理孝道观而成,基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而宣扬佛教“大孝”思想,进而以做道场的方式宣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产物。麦积山所藏的明代写本《报恩科》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对于研究佛教报恩思想的演变、南北佛教的交流以及麦积山周围佛教道场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科”中所提到的儒释孝子共70多个,选自不同的古代文献和佛教典籍。

  • 标签: 报恩科仪 孝子 儒释融合
  • 简介:敦煌文献P.5015可与P.3715、P.2729拼接缀合,拼合后的文书内容更加完整。文书所提及的唐政府所给与归义军的各种赏赐,当是为了赏其收复凉州之功,归义军收复凉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归义军收复凉州后,唐政府曾以派遣防秋兵马为名,遣郓州兵驻守凉州,敦煌文献中保存了不少与郓州兵有关的记载。

  • 标签: 《归义军僧官书仪》拼接缀合凉州 收复进程郓州兵
  • 简介: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墓主人生前的社会等级和地位,往往是其死后能否享有高规格墓葬的决定性因素。唐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对丧葬制度也作了严格规定,但是在政治斗争激烈,宫廷政变频繁的武则天及其前后时期,丧葬制度同时也受到了政治斗争的深刻影响。榆中唐墓墓主生前在政治斗争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在其墓葬中也有体现。

  • 标签: 慕容仪墓 石棺 麴崇裕 吐谷浑
  • 简介:建立科学的记录档案是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早在1961年,国务院就在《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里提到,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保护标志、保护机构、保护范围、记录档案,这些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记录档案。它还是摸清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为在战争、灾害、盗窃等情况下,文物遭到破坏后对其进行修复、维修、追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记录档案 建档工作 备案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 不可移动文物
  • 简介:嘉道年间著名金石学家、书法家、古泉名家张廷济(1768—1848)字顺安,号叔未,浙江嘉兴新篁人,出身于富裕家庭。据廷济忆述:“幼年读书,五经四子书,总能背诵”,“余十四岁甫应童子试,入郡城,承竹林里老宿沈半桐先生可均指授,购学(汉)曹全碑”,临写碑帖自此时起,又说“余生乾隆戊子,得是册(随清娱墓志铭刻本)时年十五”,可知其碑帖临摹与收藏始于少年时。廷济年三十时参加乡试,名列榜首,为嘉庆三年(1798)解元。据同年友海昌陈嬗君忆述:嘉庆三年“叔未与余同举于乡,褒然居首,三上公车(多次会试未中),后以官学教习得官,因不屑为风尘吏.拂衣而归”,此后大半生与金石结下不解缘。

  • 标签: 续篇 追踪 中华 记事 钱币 题跋
  • 简介:摘要:古建筑精细测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单一的全站测量、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方法在精度、效率和数据处理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集成和融合处理的古建筑物精细测绘的方法。首先,对古建筑物精细测绘的需求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单一测量方式古建筑测绘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集成全站、激光测距、高分辨率近景摄影测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全景测量的古建筑精细测绘的技术流程,对其关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以武当山两殿为例,开展了多测量手段集成古建精细测绘工程实践,测量精度满足古建筑精细测绘要求,可快速制作古建筑物图件和构件精细模型,为两殿保护提供精细测绘成果。

  • 标签: 古建筑物 精细测绘 多传感器集成 图件 构件 三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