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石拱寺石窟位于甘肃省华亭县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山梁崖面上。是陇东地区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石窟寺遗存。石窟距地表5~10米,东西长120米,从西向东排列,共有15个窟龛。其中2、6窟造像被砸毁,1、12、13、14窟大面积塌毁,4、5、7龛风化严重。其余大部分洞窟内曾经住过人,洞窟壁面及其造像表面结有很厚的一层古铜色烟垢。

  • 标签: 造像题材 考释 石窟寺 北朝时期 陇东地区 华亭县
  • 简介:迄今为止,学界对《暾欲谷碑》所见turksir一词没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笔者最近在研读突厥鲁尼文碑铭以及查阅相关书籍时发现,对此问题进一步推敲甚至作个诠释已有可能。经研究,碑铭所见turksir可能与汉籍史料所记“锻奴”有关,即与突厥炼铁有关。

  • 标签: 暾欲谷碑 TÜRK SIR 突厥 锻奴 图瓦语
  • 简介:<正>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吐蕃文献选》一书,书中汇集了王尧、陈践二位先生从法国《敦煌吐蕃文书选集》一、二两辑中所选译的藏文文献,并收有译者的考释文字。把敦煌所出的古藏文文书译为汉文,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阅读和研究,这是我国学术界共同的愿望。《文献选》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而这个进展是与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 标签: 战国策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史记 吐蕃 民族出版
  • 简介:秦陵博物院于2000年对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垣东北角的K0007号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坑共出土原大青铜水禽46件。据考古发掘报告,'铜禽坑'在坍塌前曾遭受水淹以及焚烧等人为破坏,加之长期处于高温多湿的埋藏环境,因而青铜水禽出土时腐蚀、矿化、粉化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仅剩残块,无法辨识原貌。在这些青铜水禽中,编号为23号的水禽铜鹤尤其造型优美,形态逼真。为了对这件青铜鹤进行保护修复,从其保存现状出发,收集信息资料,检测分析病害原因,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开展了具体实施的步骤。经过修复,达到了最终的展示效果。

  • 标签: 秦始皇帝陵 K0007号陪葬坑 23号青铜鹤 修复保护 展示
  • 简介:2007年7月至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汉代窑址8座,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等构成;汉代墓葬5座,皆为砖室墓,可分为多室和单室两类;明代墓葬7座,其中6座为小型火葬墓。

  • 标签: 北京市 大兴新城北区 陶窑 汉墓 火葬墓 发掘报告
  • 简介:3有关税的文书尝试在普通百姓被为政者或上级征收金钱、物品等广义的税的背景下,探讨于阗语文献有关税的文书中,到底有怎样的内容。3—1文书的种类3—1—1户籍与被课税者的确定以及缴纳命令等首先能考虑的是纳税者的名单。虽然之前未必正确掌握,但关于这种名单的存在及其实例已经在第一部分2—3中论述过。

  • 标签: 文书 于阗 札记 世俗 出土 和田
  • 简介:于阗的税制和文书行政体制2与税相关的人2-1纳税者2-1-1纳税者的确定众所周知,在于阗语文书中有几件记录何人成为课税对象的文书。

  • 标签: 8-9世纪 文书 于阗 札记 世俗 出土
  • 简介:云冈石窟的保护受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视。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的污染,使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日显严峻,必须综合治理。然而,在这些复杂因素中,岩体的风化治理最为关键。岩石的孔隙尺寸及其分布是表征岩石力学、水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同种岩石,其孔隙率越高或者孔隙分布越大,则表示岩石的力学和水理性质越差。由此可见,借助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状况,可表征同种岩石的风化情况。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与岩石孔径分布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石雕风化的加剧,岩石可视孔隙率增大,孔径大小的平均值也将相应增大。基于这一前提,本研究尝试采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石雕文物不同深处的孔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室对云冈石窟新鲜岩石样品,结合抗盐风化安定性实验,和对自然风化样品采用便携式核磁进行无损检测,探讨其风化程度和深度,以便深入研究石雕文物的风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岩石的新鲜层只有一类小孔隙,弛豫时间约为2~6ms,风化层岩石有大孔隙生成,且随着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小孔径孔隙所占孔隙比例降低,大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增多。根据不同深度岩样的孔径分布情况,及新鲜岩石的孔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岩石的风化深度为5mm左右。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现场保护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横向弛豫时间T2 风化
  • 简介: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挂靠于上海博物馆)和中国计量科学院电离辐射处联合主办的中国第次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3月25日至3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50多位

  • 标签: 电子自旋共振测定 中国 文物保护技术 年代测定 学术研究
  • 简介:分藏于法国与英国的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55、IOLTibJ744《十二钱卜法》属一卷之裂,可以直接缀合。P.T.1055与IOLTibJ744的缀合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学界对吐蕃民族典籍的认识.而且为今后敦煌古藏文写卷缀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范例。为便于学界利用此件写本.将经过缀合和整理的相关释文予以公布,并作说明和校理。

  • 标签: 敦煌遗书 《十二钱卜法》 缀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