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黄南气象局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黄南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防涝减灾措施。结果表明黄南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6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765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除了冬季外,黄南其余三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其中春季占全部暴雨日数的7.7%;夏季占76.2%;秋季占16.1%,年内暴雨天气主要在夏季较为集中;可从加强工程防御、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预案、多举措增强防涝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出发,将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暴雨特征 防涝减灾 措施 黄南州
  • 简介:摘要利用1971—2017年克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47年来克地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克地区沙尘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沙尘天气日数与降水日数有一定关系,而且持续时间长的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沙尘天气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 标签: 克州地区 沙尘天气 演变特征
  • 简介:摘要受到冷空气的影响,2019年2月7日至11日四川阿坝部分地区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强降温天气过程,其中汶川、茂县及九寨沟等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5~7℃,同时还伴随有5~7级的大风天气。本文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角度针对本次强降温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前期受高空500hPa暖脊和西南气流影响,地面受热低压控制,各站点出现明显增温。地面冷空气前期从东北、北部路径南下影响阿坝东部,后期冷高压从西部东南下影响阿坝中西部。前期850hPa为偏东风影响东部降温,后期西风槽配合温度槽东移出现降雪(雨)有利白天降温。较强的下沉运动导致高空风动量逐渐向下传输,导致地面风速明显增加,进而引发此次强降温天气。

  • 标签: 阿坝州 强降温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青稞作为四川甘孜的特色农作物之一,在实现当地民众增产增收及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针对甘孜青稞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青稞优质高产的气象服务对策,以期能够为提高青稞的品质与产量、实现当地青稞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甘孜州 青稞 气候条件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雷电灾害作为杂多县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由雷电灾害造成的影响与损失巨大。因此,对该地区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对于掌握雷电灾害的分布规律,做好雷电灾害防护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杂多县 雷电灾害 模型
  • 简介:摘要2018年1月2~4日迪庆出现了2017年入冬以来的首场大雪天气过程。现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式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等分析了500hPa高空形势及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特征。得出500hPa图上深冬季节典型的孟加拉湾南支槽建立,逐步加深东移,携带水汽影响云南大部分地区,极易导致迪庆大雪天气的暴发;垂直速度的强上升运动区、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涡度的正值区与强降雪区表现为很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首场大雪 南支槽 物理量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绵阳地区8个台站1965年12月-2015年12月的逐日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了近50年绵阳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仅供参考。

  • 标签: 绵阳市 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使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所降低是农业发展中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贵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气象灾害防范措施,以期保障贵阳农业生产稳定、增产,并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影响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在发展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不管是旅游质量、旅游安全均和气候条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所以,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云南省景洪旅游气象服务现状,总结了其开展的工作,并指出了目前旅游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建议,以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 标签: 景洪市 旅游气象服务 现状 发展建议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安陆1981-2018年的降水、暴雨天气资料,采取一元线性回归法、5年滑动平均法等数理统计发对安陆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暴雨灾害防御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安陆市 暴雨特征 农业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青稞种植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做出了介绍,分析探讨了格尔木的气候条件,并得出了格尔木的气候条件适合青稞的种植,同时给出一些青稞种植高产稳产以及气象服务的建议,以期为青稞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做出参考。

  • 标签: 格尔木市 青稞种植 气候分析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棉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在国防、医药、化学工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乌苏棉花种植现状和棉花主要生育特性,重点分析了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提升棉花产量和品质。

  • 标签: 棉花种植 现状 高产栽培技术 乌苏市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陕西省安康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开展实际,对安康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且提出了处理应对措施,以期不断提升安康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

  • 标签: 气象科技服务 问题 处理应对 安康市
  • 简介:摘要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1×10)和大同地区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选取相邻两天的气象因子差值作为预报因子,相邻两天的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差值作为目标因子,分站点分月构建三层结构的日最高/最低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独立样本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输出结果与实况拟合较好,且其对明显的升降温过程能够准确预报。在对ECMWF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基础上,针对大同站2012年1月最高气温进行了24h、48h和72h模拟预测,结果显示,该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各时效预报准确率TS评分均高于中央气象台MOS预报。

  • 标签: BP神经网络 气温 大同 数值预报产品释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2017年10月下旬至2018年4月中旬乳山降水量为43.6毫米,较常年同期(101.9毫米)偏少57.2%,较去年同期(155.8毫米)偏少72%。全市土壤墒情下滑干旱面积逐渐扩大。乳山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气象部门全力以赴,2018年4月22日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1668平方公里,有效增加自然降水821.166万吨。现通过对天气形势、前后的降水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产品进行检验,初步分析此次人工增雨过程作业效益。从分析上看,此次增雨效果明显,对辖区内的各乡镇缓解了旱情。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可。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分析 作业效益 乳山市
  • 简介:摘要本文对铜仁2016年7月3-4日暴雨发生的天气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等详细分析,探讨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并从中总结暴雨天气发生及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为今后的暴雨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以提高暴雨预报预测能力。

  • 标签: 铜仁市 暴雨 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