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质科技档案是在地质技术活动中直接形成,应当归档具有保存价值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地质历史记录[1].地质科技档案基础是地质科技材料,而地质材料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工作是根据地质项目的日期而定.下面从地质科技档案形成、使用、利用方面谈谈地质科技档案信息流失原因.

  • 标签: 保管工作 保护意识 法律意识 地勘行业 地质科技档案
  • 简介:水土保持是兴水根本战略措施,治水必先治山,兴水要兴源头。必须切实有效地抓好。就安徽而言,尽快建立健全机构、提高全民水保意识、贯彻落实水保法律法规是搞好水保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多渠道投入、加强自身建设也是搞好水保工作必要条件。

  • 标签: 水土流失 保持 兴水方略
  • 简介: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工作中取出比较完整原状岩心是工程勘察必然要求。由于建设工程主要是在地表覆盖层中进行,因此钻探工作珏然面临包括砂卵石层、砂层、风化破碎、松散破碎层、土层、泥岩、页岩等水敏性岩层,以及不同程度破裂带、地层剥离带、泥石流带等。因此,根据施工中钻进复杂岩层,选取正确有效泥浆类型和适当岩心采取技术,减少孔内事故,提高岩心采取率,提高钻探质量,实现安全快速钻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岩心采取率 工程地质勘查 措施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承担《北京市怀柔区崎峰茶金矿区环境治理》项目于今日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缜密研究,大胆采用了生物植被袋新型护坡工艺,经实践,效果良好。专家组对生物植被袋护坡工艺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应在今后矿山环境治理中大力推广使用该工艺。

  • 标签: 生物植被 工艺 护坡 矿山环境治理 设计研究院 地质工程
  • 简介: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是遥感找矿重要手段之一。AdvancedLandImager(ALI)遥感图像信噪比高达100~200,且有较高波谱分辩率,能够区分具有标示性波谱特征岩矿。以美国Cuprite地区ALI遥感图像为例,通过数字处理、最小噪声分离变换(MNF),分离和均衡数据中噪声。然后提取纯净像元(PPI),输入到N维可视化器中开发端元组分光谱,并与波谱库中波谱进行比对分析。将提取端元作为样本,进行数据集合评估,最后进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表明,ALI遥感数据由于其波段多,波谱空间分辨率高,经过MNF-PPI后三维散点图端元提取,能够识别更微弱岩矿信息。

  • 标签: ALI 端元波谱 波谱分析 蚀变信息
  • 简介: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通过锚杆张拉预应力损失进行分析,阐述了预应力损失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减少预应力损失措施。

  • 标签: 预应力锚杆 应力损失 张拉 锁定
  • 简介:我国稀土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1)稀土资源地质勘探报告缺少环境评价资料和数据;2)稀土资源基础地质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科技队伍在萎缩;3)稀土资源地质研究成果未充分发挥作用;4)稀土伴生化学元素未得到综合利用。加强稀土科技界不同学科间有效合作,针对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稀土矿山进行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未开采稀土矿床作深入考虑环境因素物质组分研究,有望解决上述问题。

  • 标签: 稀土元素 资源 环境 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 简介:通过安徽省地质科技人才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全省地质科技人才数量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型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对策措施。

  • 标签: 地质科技人才 创新机制 人才培养
  • 简介:西藏林芝地区八一电厂二级电站后山抗滑锚固桩工程采用人工开挖成桩,主要以土石方、钢筋砼工程为主,场地自然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必须注意安全,要防垮蹋、防流砂及防冻.

  • 标签: 抗滑锚固桩 防垮蹋 防流砂 防冻 施工 滑坡
  • 简介:从GIS技术发展出发,介绍当前GIS在矿产资源评价预测方面的应用技术,并几种流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它们各自特点及适用条件.最后,展望应用GIS新技术进行矿产资源网络评价预测前景.

  • 标签: GIS 矿产资源评价 方法
  • 简介:2015年11月24日,市地热院承扭市科委2013年绿色通道项目—“地热、浅层地温能及再生水热能在建筑供暖制冷系统中集成应用试验研究”通过市科委组织专家验收。

  • 标签: 绿色通道 科委 地热 集成应用 制冷系统 建筑供暖
  • 简介:由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项目近日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评审。项目在全面收集、分析资料基础上,北京市50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区)进行了野外调查,开展了地质遗迹区划评价,制定了地质遗迹保护名录,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合理利用建议,为政府部门科学管理地质遗迹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该项目周期自2012年至2014年,为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

  • 标签: 地质遗迹保护 华北地区 专家评审 北京市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基础数据
  • 简介:页岩气储集层通常为低孔、低渗透率,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采收率变化较大,且低于常规天然气采收率,先进开采技术使页岩气成为未来能源希望。从理论研究、资源量评估、技术标准、钻完井压裂技术、国家政策、环境保护、天然气价格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开发页岩气现状,得出目前中国还不适合大规模开采页岩气,其理论价值远大于工业价值。

  • 标签: 页岩气 理论价值 规模开发 循序渐进
  • 简介:合肥GK061孔剖面的"下蜀土"共有24层,主要是一套青黄色重粘土浅棕黄色粉质轻粘土重复出现粘性土。GK061孔经古地磁测定布容/松山界限在13.87米,热释光测年为18.2万年。1.00-13.87米为中更新世地层,地层名称沿用戚家矶组和下蜀组,13.87-31.88米为早更新世地层,建议命名为合肥组(Q1h)。从"下蜀土"粒度组成、矿物成分、化学组分推测其形成时古气候是早更新世时偏温湿,逐渐向干而温和方向发展,及至晚更新世以来为半干旱环境,其中又有过几次冷暖干湿波动变化,故而有若干层古土壤形成.从合肥地区"下蜀土"粒度、化学成分所反映特征来看,其母质西北黄土有某种物源上联系.合肥及江淮丘陵地区普遍分布着厚从几米到十几米灰黄、黄褐色亚粘土,长期来被称作"下蜀粘土",并往往南京等邻区作对比,时代定为晚更新世。近年来合肥下蜀土工作获得一些成果。其地层时代、形成环境有一些新认识,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 标签: 古土壤层 半干旱环境 地层时代 下蜀粘土 下蜀组 粘土矿物
  • 简介:3月6日,受市国土局委托,由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编写《北京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方案》通过该局组织评审。该方案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通知》要求编写,主要任务是查明1800平方公里工作区浅层地热能分布特点、富存条件和地层热物性参数,进行适宜性分区,并评价计算工作区可利用资源量,在调查评价基础上,建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信息化平台;编制《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 标签: 评价工作 地热能 北京市 浅层 评审 资源开发利用
  • 简介:夏季出游时,谨防和避险常见突发性地质灾害,当危险真的出现时,要有一些紧急避险常识以备急用。

  • 标签: 夏季出游 避险 地质灾害
  • 简介:为了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消除城市地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地质工作;加强城市地质工作重要途径是走理念发展型之路。

  • 标签: 北京 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质 理念发展型
  • 简介:——由北京市地研院承担《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一北京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实施方案》目前通过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专题汇报,审阅了全部资料,进行了质询和讨论,认为该方案依据充分,符合北京实际,工作内容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要求,技术工作思路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强,各项保障措施有力。

  • 标签: 利用现状 矿产资源 北京市 评审 技术路线 项目负责人
  • 简介:7月16日,受北京市国土局委托,由北京市地质研究所承担《北京市泥石流高易发区临界雨量研究》项目通过由北京市气象台、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及北京市地勘局组成专家组评审。

  • 标签: 临界雨量 北京市 易发区 泥石流 评审 地质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