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测井资料标准是油藏描述和多井综合测井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其准确性决定了基础资料的精确度和可信性。本文介绍了在测井资料标准中趋势分析法的原理及确定趋势函数次数的3种方法,建立了测井资料趋势分析法的标准流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测井资料的解释精度和准确性,还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程,提高测井资料的标准

  • 标签: 油藏描述 测井数据 标准化 趋势面分析 趋势值
  • 简介:全世界共有877个大油气田,它们的最终可采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5亿桶油当量。据估算,这些大油气田要占全球油气总储量的67%,但分布明显集中在大约仪为30%的地球陆地上。本文提供的图件将显示这877个大油气田在27个重要地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盆地的分布。这些地区有关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可简单地分为六类:(1)面向重要洋盆的被动大陆边缘(有304个大油气田);(2)大陆裂谷和上覆的坳陷或“牛头”盆地(有271个大油气田);(3)由两个大陆最终碰撞形成的碰撞边缘(有173个大油气田);(4)与地体增生、岛弧碰撞和/或浅部俯冲有关的碰撞边缘(有71个大油气田);走向滑动边缘(有50个大油气田);(6)未受重要岛弧或大陆碰撞影响的俯冲边缘(有8个大油气田)。对于具有多期发育史的盆地而言,本文试图识别对油气生成、运移和圈闭影响最大的单一大地构造事件或构造背景。我们的主要分类指标是大油气田形成时主导典型地层和构造特征的盆地类型。

  • 标签: 大地构造背景 大油气田 世界 被动大陆边缘 大陆碰撞 沉积盆地
  • 简介:广义S变换可将地震记录分解到时频域,通过时频域上的不同分布,区分有效波和面波。时频域滤波只会消除波发育时间处的频率成分,而不影响其他时间点的信号,减少了对有效波的影响,同时避免了区域滤波在时窗边缘处的波形畸变作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测试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 标签: 广义S变换 时频域滤波 面波压制
  • 简介:文中综述了委内瑞拉西部巨型马拉开波盆地的区域地质和构造环境。马拉开波盆地是西半球最高产的含油气盆地,估计最终石油储量在440亿桶以上,自1914年第一口采油井完钻以来,马拉开波盆地已累积生产石油300多亿桶。与分布面积更为广阔的墨西哥湾巨型油气区不同,马拉开渡盆地面积较小(50000km^2),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而且地表和地下资料丰富。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全盆地综合分析的目标。本文的目的是综合利用盆地规模的二维和三雏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来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区域构造重建的结果、区域地质图和盆地的沉降历史,以便更好地认识对该盆地有影响的四个主要构造事件。这些构造事件对于认识主要不整合和碎屑岩楔体的形成时间与分布、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复活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大地构造背景 区域地质图 委内瑞拉 巨型 西部
  • 简介:自从1941年钻探第一口生产井以来,马拉开波盆地的累积石油产量已超过300×10^8bbl,估计最终石油储量超过440×10^8bbl。马拉开波盆地是西半球含油气最丰富的盆地。与墨西哥湾辽阔的含油气省份不同,马拉开波盆地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小(50000km^2或19305mi^2),它的构造和地层比较简单。地表及地下资源使马拉开波盆地成为盆地综合研究的一个关注目标。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汇总全盆地范围内二维地震资料、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以及野外露头资料,揭示盆地的三维构造和地层特征。此外,文中还介绍了恢复的区域构造、区域地质图以及盆地的沉降史,以更好地卡准四期较大的构造事件。这四期影响着盆地演化的构造事件,对于认识较大的不整合和碎屑岩楔形体的形成时代和分布范围、储集岩的分布、老断层再活化以及下伏烃源岩的成熟时间有关键性作用。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油气勘探 烃源岩 构造层序 地质特征
  • 简介:1前言库临山间盆地位于南里海巨型盆地和阿尔卑斯—高加索活动带内,其特点是:结构极其复杂(岩层剧烈断错,呈断块状,具有若干构造阶地,沉积聚集过程有所中断,岩相呈现剧烈变化,岩浆和泥火山甚为活跃,其东部在上新世—第四纪时期有高速沉积产物),其沉积岩中的含油气性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分布皆很不匀衡。

  • 标签: 库临山间盆地 活跃大地构造作用 油气藏 分布规律 地质条件
  • 简介:为了准确计算压裂井产能,在对伤害带深度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采用压降叠加原理和直接边界元法,建立了拟稳定状态下考虑裂缝壁伤害的有限导流压裂井产能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压裂液滤失造成的裂缝壁伤害会降低压裂井产量,且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影响越严重;对于有限导流能力裂缝,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高产段会从裂缝端部转移到裂缝根部。通过对比,忽略壁表皮及使用平均壁表皮与本模型楔形壁表皮计算的产量差异,发现忽略壁表皮及使用平均壁表皮计算的产量始终偏大,且随着导流能力的降低,差异程度逐渐增大。图7参14

  • 标签: 水力压裂 裂缝壁面伤害 有限导流能力 产能
  • 简介:为了比较广域电磁法(WFEM)和大地电磁法(MT)的勘探效果,在中国南方某页岩气区块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WFEM相对MT具有工作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以及地形适应性好等优点,但MT相对WFEM具有探测深度大这一不可比拟的优势.

  • 标签: 广域电磁法 大地电磁法 页岩气勘探 对比试验
  • 简介: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复杂地表区的地震数据处理中,通常使用浮动基准校正法来消弱因近地表变化引起的静校正量影响,减少因静校正剧烈变化造成的反射波双曲线时距曲线畸变,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浮动基准计算方法——平均静校正量法和平滑地表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认为平滑地表计算法更适合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地表高程起伏大、近地表低降速层厚度横向变化剧烈的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可靠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形态。

  • 标签: 复杂地表 平均静校正量法 浮动基准面 平滑地表法 优化选取
  • 简介:炮(Arealshot)偏移技术是对实际炮集数据按照不同方向传播的平面波进行时间延迟并形成组合炮记录,然后分别作组合震源下行波的向下波场外推和组合记录上行波的向下波场延拓,在相遇深度得到该方向平面波成像的技术。本文基于炮深度偏移技术,充分利用射线追踪计算量小和波动方程波场延拓具有良好振幅的特性,提出了用平面波射线追踪计算平面波组合震源下行波前走时和面炮波场滞后时间成像的深度偏移方法,着重讨论了有限差分程函方程(Eikonalequation)计算平面波传播时间和组合记录上行波场的滞后时间成像。

  • 标签: 面炮偏移 平面波射线追踪 滞后时间成像
  • 简介:在地形多变的丘陵地区,地震资料的波衰减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介绍的两种波衰减革新方法是用不同标准组合方式对有效信号和噪声进行区分的。第1种称双重(视速度和极化)投影滤波,我们以美国南部丘陵地区合成记录证明了其噪声监测能力;第2种是综合利用视速度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分解对传统FK滤波方法的改进,我们以加拿大丘陵地区单分量实际地震资料为例进行了说明。

  • 标签: 面波衰减 双重投影滤波 定向子波构架 FK滤波 丘陵地区
  • 简介:针对玛东2井区源边一不整合—斜坡的地质特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资料对玛东2斜坡区二叠系不整合进行了识别,以不整合为框架,建立了研究区地层结构模式。在此模式下对已发现油藏进行了再认识,分析了生、储、盖的配置关系,探讨了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认为研究区二叠系存在5期不整合,两种不整合类型;不整合不仅控制了地层结构、接触关系、展布特征和圈闭类型,还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最终控制油气的富集;玛东2井区油藏为地层超覆油藏,为源边-不整合-斜坡成藏模式。

  • 标签: 玛东2斜坡区 不整合面 地层结构 油气成藏 地层起覆构造
  • 简介:通过古地势图、演化剖面、地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佳木河组顶界、二叠系顶界、三叠系顶界、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5个不整合面上油气运移大方向进行了确定。再通过统计各个单井不整合面上、下的试油、录井及地资料,进一步厘定油气在每个不整合面上的运移区域。研究认为:二叠系各层系顶界和三叠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仅发生于陆西斜坡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陆梁隆起区。这一规律可指导陆西地区油气的勘探部署,尤其是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确定油气沿不整面运移范围,对确定油气分布方向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不整合 油气运移 准噶尔盆地
  • 简介:近期在沙依巴赫(Shaybah)油田钻成一口有8个侧向分支且组合水平长度达12.3km的最大油层接触(MRC)水平井,本文阐述其钻井、完井、井下动态和油藏特性描述结果。该井是作为一项先导性试验方案的组成部分而钻的井,用以评价最大油层接触井的实际挑战和对油藏动态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沙依巴赫油田内8口具最大油层接触井的结果指示出,在油井生产能力和降低单位开发费用方面有可证实的显著效益。钻最大油层接触水平井这一先进的钻井技术,对于高效开发致密相油层有肯定的积极意义。与水平长度1km的单侧向水平井相比,组合长度12.3km的最大油层接触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提高6倍,单井开发费用减少4倍。

  • 标签: 沙依巴赫油田 水平井 油层接触面 SHYB-220井 试油
  • 简介:潜育型铀矿床是水成铀矿床中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对拓宽找矿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简述了潜育蚀变地球化学特点及蚀变岩石学特点,讨论了潜育与铀矿的关系。

  • 标签: 潜育化 蚀变岩石 铀矿化
  • 简介:以测井资料为依据,选择岩性、电性特征明显的标志层,利用趋势法定量分析测井数据的趋势值与残差值,对油砂山油田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工作,并利用趋势分析法计算的残差值计算另一小层的趋势值,进而求得该小层标准前后的孔隙度进行标准效果检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解释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 油砂山油田 测井资料 标准化 趋势面分析
  • 简介:页岩动态弹性的应力相关性和各向异性对于许多物探应用手段都非常重要,比如地震解释、流体检测和4D地震监测等。采用Sayers—Kachanov&式建立了一个横向各向同性(TI)介质的新模型,采用四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参数来描述所有五个弹性系数的应力敏感性特征。利用该模型对从实验室测量结果和文献中获取的约20个页岩样品的弹性进行了参数。四个拟合参数,即单裂缝的比切向柔量、法向柔量与切向柔量之比、特征压力、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显示与页岩样品的埋深呈中等到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深度增加,切向柔量呈指数下降。就多数页岩而言,裂缝定向各向异性参数普遍随深度增加而增强,说明裂缝在层面上的定向排列更加明显。在2500m埋深以浅,法向柔量与剪切柔量之比以及特征压力随深度增大而降低,而在2500m~3600m埋深之间,它们转而呈上升趋势。本文提出的模型有助于评价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即便它们中仅部分参数是已知的。例如,根据测井数据可以重建页岩5个弹性柔量的应力相关性。

  • 标签: 应力敏感性 动态弹性 参数化 页岩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 简介:储量信息是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重要成果。本文从探明储量和井筒数据的特点出发,设计了相应的预处理方法,对储量计算单元数据进行了集化处理,对井筒数据进行了多尺度分级表示,并用Qt和C++设计了三维可视框架,采用OpenInventor三维可视化开发工具实现了储量、井筒信息的综合展示与交互,使地质研究和决策人员能够直观掌握区块的储量上报、动用等信息。

  • 标签: 储量 油气田 计算单元 井筒 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