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火山岩区工作所取得的丰富资料,把华南火山岩铀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和成矿机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岩性岩相条件:我国华南(主要是闽,浙、赣、皖、粤少数)发现的100多个铀矿床和铀矿点,除个别矿床和矿点产于古老的火山岩地层(如川北铁船山组)中外,绝大多数铀矿床和铀

  • 标签: 火山岩型铀矿 铀矿床 火山岩地层 岩性岩相 成矿机制 矿床形成
  • 简介:缝合线是碳酸盐岩中又常见又醒目的一种构造。它的成因有很多假说,流行的是压溶说。笔者重点观察研究了华蓥山煤田和南桐煤田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的缝合线。1.线合线成因缝合线主要由围岩、缝合面、缝合膜三要素组成。围岩是缝合线两侧的岩石;缝合面是围岩溶解凹凸不平的复杂面;缝合膜是由围岩溶解残留物在线合面上聚集压实而成的薄膜。围岩与缝合膜的矿物成分对比如表1。

  • 标签: 碳酸盐岩 压溶 桐煤 华蓥山 和南 合线
  • 简介:砂金矿由分布在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颗粒自然金所形成的矿床。成矿条件可分为两大类:首先要有丰富的砂金物质来源,其次应具备有利于含金松散碎屑物并能长期进行分选堆积的环境。因此,砂金矿找矿分析内容主要为决定砂金物质存在的地质环境和控制砂金的成生,并使其集中富集的各种内外营力条件,包括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地貌环境等。这两大类

  • 标签: 成矿条件 砂金 碎屑物 物质来源 碎屑沉积物 自然金
  • 简介: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低温条件下锡的实验地球化学研究陈紫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的可溶性络合作用实验地球化学低温体系目前,国内外对锡的成矿...

  • 标签: 锡的可溶性 络合作用 实验地球化学 低温体系
  • 简介:红色粘土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表生作用有关的新类型金矿床,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其与红土金矿床虽然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本文选择了云南上芒岗、贵州老万场和湖北蛇屋山3个红色粘土金矿床,研究了它们各自产出的地质背景、红色粘土层特征及矿体和矿石特征,讨论了中国红色粘土金矿床的特点.

  • 标签: 红色粘土型金矿 地质特征 红色粘土层 矿体 矿石 特征
  • 简介:至今国内很大一部份地质学家将次火山岩矿床划为斑岩矿床。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与斑岩矿床有较明显的差别(表1)。把这类矿床单独划出,有利于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查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次火山岩型矿床 斑岩矿床
  • 简介:水热条件下配合物水解及可逆与不可逆反应王玉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配合物水解,可逆与不可逆,实验研究水解作用是水参与地球化学反应过程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天然矿物大多是不可逆反应的产物。红海海底现代沉积铁矿是...

  • 标签: 配合物水解 可逆与不可逆 实验研究
  • 简介:贵州喀斯特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突发性强,其发生、发育过程不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具有同步叠加、连续发生及交替出现等特点;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暴发频率也在逐年增大.其形成过程主要受岩性、地貌、灾害性降水和人类经济活动等条件影响.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决定了喀斯特地质灾害的环境背景,如广布的碳酸盐岩和陡峻的地貌特征等,特别是挽近期的构造运动对近、现代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人为活动改变了岩(土)体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环境地质灾害发生.

  • 标签: 喀斯特 地质灾害 形成条件 环境背景
  • 简介:微细浸染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微细浸染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热液矿床的形成同热液与...

  • 标签: 成矿动力学 计算机模拟 水—岩作用 金矿
  • 简介:我国微细浸染金矿的发现对扩大我国黄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该类型金矿虽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但资料表明有向全国其它省区扩展之势,有可能成为我国黄金生产重要类型之一。但矿石中由于载金矿物很细,金的独立矿物更为微小(次显微金),且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性,因而给工业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不少单位从不同侧

  • 标签: 微细浸染型金矿 金载体矿物 金赋存状态
  • 简介:粤东北嵩溪银锑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南缘永(定)-梅(县)古生代拗陷带内,寨岗上中生代断陷火山盆地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侏罗统黑色岩系含矿建造的一个大型矿床,其独特的成矿元素Ag-Sb组合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矿区出露地层仅有侏罗系下统嵩灵组和中统漳平群。该地层为一套变质程度低和含有丰富的生物有机质黑色页岩建造。

  • 标签: 锑矿床 黑色页岩 成矿机制 含矿建造 黑色岩系 下侏罗统
  • 简介: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金矿构成了全球第二大金成矿省,其已探明Au金属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这些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古生代的沉积碳酸盐层内,一般认为,碳酸盐的溶解是导致成矿热液中的Au以富Au合砷黄铁矿的形式沉淀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前人基于所获得的不同的同位素示踪结果,分别提出了沉积来源、变质来源和岩浆来源3种完全不同的模型。

  • 标签: 成矿流体来源 卡林型金矿 碳酸盐层 同位素示踪 内华达州 早古生代
  • 简介:原始定义的埃达克岩是钠质火成岩,其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富斜长石的)花岗闪长岩(TTG);而富钾的"C埃达克岩"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狭义)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富碱性长石的)花岗闪长岩。现有的失水部分熔融实验岩石学表明,中等富钾程度的贫硅(高Mg#值)玄武质源岩的低比例部分熔融条件下可以形成酸性"C埃达克岩";玄武质源岩部分熔融不会形成那些SiO2含量中等而又不具备高度富碱特征的"C埃达克岩"。高Sr低Y特征并非判别"C埃达克岩"高压(p≥1.5GPa)熔融成因的决定性标志,仅仅基于高Sr低Y特征而认为"C埃达克岩"形成于高压熔融的成岩机制是值得商榷的。

  • 标签: C型埃达克岩 钠质 钾质 实验岩石学 部分熔融 Sr/Y值
  • 简介: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皂火壕地区直罗组矿化蚀变砂岩中微量元素及U含量的配分特征分析认为,矿化砂岩与油气还原蚀变砂岩具有基本一致而且为V、Mo、Re、Tl变价微量元素和Ca、Ba、Sr所组成的元素组合.……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砂岩型铀矿 后生蚀变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 简介:黑色岩系作为地史上反复出现的时限沉积相,反映了环境的突变及环境事件,构成了许多重要矿床的赋矿岩系。我国共有25种以上的有用元素和组份的聚集成矿与黑色岩系有关,它们呈自然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等十余种形式产出。黑色岩系矿床一般规模较大,我国南方赋存大-超大规模矿床的黑色岩系分布干9个纪级单位的13个含矿层位中,共形成了4个超大型矿床和6个大-中型矿床密集成矿区。根据盆地流体在黑色岩系矿床成矿演化的阶段性,可以将其矿床的形成划分为:沉积期和成岩期。前者可形成大-超大型锰、磷、重晶石矿床,成岩期可能形成大-超大型金、银、铅锌、锑、锡多金属矿床。

  • 标签: 黑色岩系 超大型矿床 形成 产出特征 成矿区 成矿演化
  • 简介: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广泛发育,前人对中国东部和铀矿有关的中酸性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中酸性岩和铀矿找矿的进步。本文尝试应用大数据方法对比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采用不同元素比值对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得出72个元素对,做出2556个图解,从中优选出12个图解,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花岗岩具有大体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判别图中,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位于全球A花岗岩范围之内,且主要位于全球A花岗岩的一侧,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更加亏损Co、Ni、cu、Nb、Ta和富集P205、Sr、Se、Pb的特征上。本文公布的判别图说明,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之外的花岗岩是与铀矿无关的;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的可能与铀矿有关,也可能与铀矿无关;但是,与铀矿有关的花岗岩一定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上述结论是初步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 标签: 大数据 铀矿 中酸性岩 A型花岗岩
  • 简介:东胜地区砂岩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砂岩铀矿床。笔者首次发现了低温热液流体成矿作用的证据:矿体中有后生的钛铀矿和锐钛矿组合。矿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8~176℃,平均114.9℃。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发生过显著的构造热事件,造成砂岩铀矿含矿层之下产生大量的微裂隙与裂隙带的出现,导致下部热液流体向上运移。低温热液流体的成矿作用是形成东胜铀矿床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低温热液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构造热事件 矿层 热液流体
  • 简介:NR-667A(Ⅲ)快速连续测氧仪是目前环境氡测量时间响应最短的一种仪器。该仪器在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标准氡室进行检定时发现,环境相对相对度对仪器检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在相对湿度为80%-99%的标准氡室内分别对仪器进行检定,结果在相对湿度为80%时仪器检定合格,而在相对湿度为99%时仪器检定不合格。本文从仪器工作原理对检定结果进行。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相对湿度太大时,可在仪器进气口安装干燥器对进气进行除湿。

  • 标签: 相对湿度 静电收集型连续测氧仪 检定 影响因素 环境监测
  • 简介:高岗山钼矿床是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首次发现的早三叠世斑岩钼矿床,对其进行详细的年代学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构造演化和拓展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为确定高岗山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本次用LA-ICP-MSU-Pb方法对矿区内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测试,获得其年龄分别为459.8±2.7Ma和259.9±2.0Ma,说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是中奥陶世时洋壳向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俯冲形成的,花岗斑岩是晚二叠世时“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碰撞形成的.对矿石中的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50.2±1.4Ma,等时线年龄为247±6Ma,这与成矿岩体的侵位年龄基本一致.

  • 标签: U-PB年龄 RE-OS年龄 斑岩型钼矿床 高岗山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