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成都市成华区在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初期,群众知晓程度较低,同时缺乏检测网络支持,咨询检测服务的可及性较差,成华区从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和硬件建设抓起,重点构建咨询检测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的覆盖面,有效地发现和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

  • 标签: 自愿咨询检测 转介网络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诺昔康复合瑞芬太尼辅助局麻用于腰椎间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辅助局麻组(A组)和氯诺昔康复合瑞芬太尼辅助局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于术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B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两组术前1分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μg/kg负荷量,随后用靶控输注(TCI)静脉输注泵以0.1μg/kg/min的速率输注。记录入室后血压作为基础血压。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瑞芬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B组未发生呼吸抑制和窦性心动过缓,两组呼吸抑制、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镜手术患者采用氯诺昔康复合瑞芬太尼辅助局麻时,可减少瑞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效果优于单纯瑞芬太尼辅助局麻。

  • 标签: 氯诺昔康 瑞芬太尼 腰椎间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自体颅骨修补术300例,同期板修补100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以及术后随访患者得到满意度。结果我院300例自体颅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术后随访外观满意度为98%,板修补术后并发症30%,外观满意度90%。结论液氮深低温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及外观美学上优于板修补材料,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钛板颅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合金接骨器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连枷胸患者20例,应用镍合金接骨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镍合金接骨器治疗连枷胸具有创伤小,骨折端固定确切牢固,减少创伤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 简介:宾,字会卿,号景岳。他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类经》《类经图翼》《景岳全书》等著作。他的学术思想包括养生观点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标签: 张介宾 医学家 养生观 明代 养阳 《景岳全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镍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镍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51例。结果51例获随访6~18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按陆裕朴等术后疗效评定标准,结果优26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6.3%。结论镍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聚髌器 内固定 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桡骨颈骨折受伤的机制,评价儿童桡骨颈骨折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8例儿童桡骨颈骨折采用微型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0~15岁,平均12.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伴有肱骨远端骨折3例,合并有肋骨骨折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X线愈合时间6~9周,平均7.6周;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病例,无骨骺损伤,1例出现钢板阻挡旋后障碍。按照肘关节功能HHS评分标准,旋前均大于90°,旋后均大于60°,均无桡神经损伤情况,评定结果为优。结论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微型板内固定治疗不仅增强骨折稳定性,而且可早期关节功能练习,预防功能障碍。

  • 标签: 桡骨颈骨折 微型钛板 儿童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80例颌面骨折患者,分为钢丝组和板组各40例,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功能恢复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板组为97.5%,钢丝组为85%,p<0.05;在住院时长、恢复时长和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骨折通过板内固定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治疗成功性,促使组织得到良好愈合。

  • 标签: 钛板内固定术 颌面骨折 咬合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5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试,把5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方法,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后患者生命体征与术后精神情况及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生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的恢复更快,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 靶控静脉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微型板掌侧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手指节指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微型板掌侧固定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9个月。结果随访3至9个月,所有患者均属于一期骨性愈合,于手术之后半年内将板取出,并未发生感染或并发症等,且未发现患者内肌腱断裂以及固定松动等情况。根据患者手指活动情况进行评分优良45例(50.00%)、一般41例(45.55%)、差4例(4.45%),总优良率为95.55%。结论微型板掌侧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效果显著,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感染或并发症,是临床上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微型钛板掌侧固定 手指近节指骨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定板加髂骨植骨治疗尺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锁定板加髂骨植骨治疗尺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及回访结果,分析这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通过为期1年的回访,25例患者的愈合情况均较为优异,没有出现感染、不愈合及断裂情况,疗效优18例,良6例,可1例。结论锁定板加髂骨植骨在尺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治疗当中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的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处理治疗,且临床预后情况较好,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钛板 髂骨植骨 尺骨骨折 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于内镜下使用夹在治疗临床消化道出血与穿孔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1例消化道出血与穿孔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经内镜下的夹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出血患者在经内镜引导下行金属夹止血治疗,均被即时止血,止血率高达100%,另外1例食道穿孔患者在使用了7枚夹后穿孔处闭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再次出血情况,且经3个月的随访,发现均无患者夹脱落且病灶全部愈合。结论经内镜下利用夹治疗临床的消化道出血与穿孔患者,可达到100%的即时止血率,且操作便捷,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 钛夹 消化道出血 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板在治疗口腔颌面骨折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口腔颌面骨折确诊患者1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板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不锈钢板治疗措施,观察19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此外据半年随访记录资料分析微型板和不锈钢板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96例患者软组织伤口愈合、咬颌关系及开口度等情况总体恢复良好,仅有3例出现创口的轻微感染,后经换药后痊愈,X线复查骨折线消失,总有效率为94.1%,骨痂成影均匀,骨小梁结构接近正常,未见板和钉发生位移和断裂的情况。结论采用微型板治疗颌面骨折可有效缩短骨折固定的时间、减少口腔活动受限,可获得更好的固位稳定性,对口腔颌面骨折患者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年轻患者治愈恢复率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钛板 口腔颌面骨折 临床疗效 坚强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路减压网重建脊柱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讨论有助于改善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临床指标的重要治疗手段。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接受诊治的3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以前路减压网重建脊柱为主要手段予以治疗,观察病患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较之治疗以前,治疗以后病患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都有所改善,比较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腰椎爆裂性骨折病患来说,以前路减压网重建脊柱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治疗活动有助于提升病患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前路减压钛网重建脊柱 治疗 腰椎爆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短时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以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患者分别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躁动及咳嗽患者几率低于对照组,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好,安全性更高,麻醉效果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摘要长期治疗慢性心衰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心室重构等多环节来阻止心衰症状进一步恶化,持续稳定地改善心功能,无论是在逆转心室重构或降低死亡的危险性方面β1受体阻滞剂均有可靠疗效。通过检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对于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并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同样表明了比索洛尔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肯定的治疗价值和较高安全性。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白细胞介素6 TNF&alpha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溶性白细胞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水平,以了解心血管疾病与可溶性白细胞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双抗体法对15例高血压疾病患者(EHT)、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14例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例正常人(NC)比较,总结分析SIL-2R在4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结果:高血压疾病患者(EHT)、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的SIL-2R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K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的SIL-2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提示可将可溶性白细胞素2受体的含量作为诊断高血压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指标。

  • 标签: SIL-2R 高血压扩 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胃镜下复合染色黏膜活检法对早期胃癌进行诊断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镜黏膜活检组织检查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人数各400例,观察组在常规胃镜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黏膜染色,并多点取材活检;对照组在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的过程中,仅在肉眼镜下所见情况下进行取材活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观察组胃癌178例,早期胃癌36例,检出率为20.22%,对照组胃癌127例,早期胃癌15例,检出率为11.81%,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复合染色黏膜活检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检出率比较高,利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胃镜 染色 活检 早期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