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潘春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岳池县中医医院儿科四川岳池638300)【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4-01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性状改变及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常伴随有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常规检查一般会显示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体内酸碱不平衡。该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肠道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寄生虫或真菌,它们会感染患儿的肠道,病因主要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药物过敏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肠道有益菌群会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能够预防病原体的侵犯,合成多种维生素进行代谢,但菌群的失调会导致腹泻,使失控的菌群结合胆酸分解,影响肠道中脂肪的吸收。腹泻会进一步引起细菌的过度滋生,致使小肠黏膜缺乏肽酶和糖酶,不利于增加小肠内的渗透压,降低氨基酸的吸收程度,导致人体蛋白质的流失,患上低蛋白血症,加重腹泻。目前,治疗小儿腹泻主要方法是饮食管理和药物控制,药物控制主要包括:液体疗法、病原治疗、微生态疗法、肠粘膜保护剂等,其中微生态疗法中最常用的药物是双歧三联活菌片,其成分主要是有益菌群,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尼克酸、叶酸、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促进机体对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并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专门抑制有害菌体产生的酸,以此来帮助肠道进行正常的蠕动。另外,双歧三联活菌片还会分泌出一种细胞外的β-半糖苷酶,可以降低上皮细胞中多糖的含量,阻止病原体对上皮细胞和黏膜损伤。双歧三联活菌片是由长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同组成的活菌制剂,其主要成分双歧三联活菌的产酶能力极强,可以快速适应周围的环境,及时调整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是治疗肠道类疾病最有效的菌种。双歧三联活菌和其他两种菌种相结合,具有非常大的适应能力,可以快速定植、扩散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个顽强的生物学屏障,产生帮助代谢的酸,调节肠道的蠕动功能,降解细胞外的糖苷酶,更好地保护小肠的上皮组织,防止不利菌群和物质对肠黏膜的破坏。小儿腹泻的患者通过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不仅可以增强肠道的活力,减轻腹泻的脱水症状,还能够及时补充肠道里所需的有利菌群,促进受损黏膜和上皮细胞的快速恢复。保存双歧三联活菌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94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思密达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92%、对照组73.91%)、症状改善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联活菌片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三联活菌片 思密达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歧杆菌联活菌散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伪膜性肠炎的疗效与单纯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4例伪膜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万古霉素治疗加用歧杆菌联活菌散)和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服药7天。重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歧杆菌联活菌散是辅助治疗伪膜性肠炎及改善其病理基础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双歧杆菌 万古霉素 菌群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小儿腹泻应用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92例小儿腹泻,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46例患儿的腹痛消失、发热消失、大便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6例的有效率100%大于对照组46例的有效率86.95%,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蒙脱石散 临床指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方法选取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双岐三联活菌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歧杆菌联活菌胶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补液、胃肠内外营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歧杆菌联活菌胶囊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优于对照组(60.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歧杆菌联活菌胶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药价便宜,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 早产儿 喂养 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行单一蒙脱石散治疗,试验组进行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疗法,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在体温恢复时间、大便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及呕吐缓解时间方面,试验组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0%)远远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症状,采取联活菌片+蒙脱石散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的病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靶点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1.5TMRIT13D-SPGR扫描,取得层厚为0.2mm、无间距的图像。玛西普头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129例,以叉神经与桥脑连接处(REZ区)为靶区,设2个准直器均为4mm的靶点,中心剂量72-86GY,20%的等剂量曲线包入脑干≤2.5mm。结果随访时间3-114个月,平均25.6个月。治愈80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6%。10例出现同侧轻度面麻,2例有同侧肌体轻度麻痹感。结论伽玛刀靶点治疗原发性叉神经痛疗效良好,安全可靠。

  • 标签: 伽马刀 三叉神经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歧杆菌联活菌散治疗诺如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80例诺如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与研究组(歧杆菌联活菌散)各40例。评判标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及治疗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各优势肠道菌群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歧杆菌联活菌散的服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其胃肠道优势菌株,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诺如病毒性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联合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小儿腹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0%,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原因造成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其疗效十分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歧杆菌联活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分组原则治疗方法差异性为主,分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试验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歧杆菌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结肠炎症评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显著较对照组(76.19%)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d结肠炎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歧杆菌联活菌胶囊可改善患者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发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借鉴。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结肠炎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获得明确诊断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黄芪注射液里注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34例患者实施黄芪注射液里注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观察组SCr、BUN、24h尿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各项指标降低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因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采取黄芪注射液里注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双足三里 慢性肾炎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蒙脱石散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体温、呕吐、排泄、腹痛等方面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蒙脱石散临床效果好,患儿恢复时间更快,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蒙脱石散单独治疗(对照组41例)及歧杆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1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83.9%)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腹泻,改善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片 小儿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腹泻患儿共80例,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应用联活菌片。比较80例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对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比对有差异,观察组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理想,具有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图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虚拟平扫和普通平扫在病灶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虚拟平扫腹部CT值高于普通平扫(P>0.05);虚拟平扫图像SNR高于普通平扫(P>0.05)。两组虚拟平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应用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可降低34%。关键词源CT;能量;虚拟平扫;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