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城市社区常见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社区患有常见慢性病的患者220例,采取综合防治模式对其进行干预,为期1年。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综合防治模式开展前后患者日常行为情况,以及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结果综合防治模式开展后,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均低于开展前(P<0.05);体育锻炼率、知识知晓率、科学饮食率均高于开展前(P<0.05)。开展后,所有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均由于开展前(P<0.05)。结论对城市社区常见慢性病,开展综合防治模式,能够帮助患者保持更为健康、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城市社区 常见慢性病 综合防治模式
  • 简介:摘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积极探索一条适合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建立辖区社区居民一级、二级和三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和行为进行干预,以期达到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增进健康,有效缓解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目的。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探索 实践
  • 简介:目的系统开发超大城市卫生体系绩效评价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为超大城市间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优劣势比较提供参考,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推进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检索相关统计年鉴和国内外相关文件等文献,归纳总结国际卫生体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构建适用于我国超大城市的卫生体系绩效评价的四级指标体系。结果共设一级指标3个,包括“投入”“过程”“结果”;二级指标8个,包括卫生筹资(投入)、卫生人力(投入)、机构配置(投入)、医疗服务体系(过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过程)、医疗保障体系(过程)、人群健康状况(结果)、筹资风险保护(结果);三级指标16个。结论超大城市卫生体系绩效比较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建议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按照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可及性和可比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开展构建城市间卫生体系绩效评价框架研究工作。

  • 标签: 卫生体系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水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生活饮用水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饮用水的水质好坏,关系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随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致于城市生活饮水造成了破坏。本文先对当前的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以及环境污染对饮用水的影响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质量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生活饮用水 环境污染 水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城市居民社区心理服务需求及其与居民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策建议。方法2017年5月至6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98例,描述分析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状况,比较研究其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与年龄负相关,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服务满意度正相关;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健康自评结果正相关,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需求程度、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负相关。结论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改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心理健康知识尚需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成效不佳,需要突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内容。建议重视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增强自我调整完善能力,加强服务机构人员建设,符合城市居民内在需要。

  • 标签: 社区心理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城市医院发展国际化高端医疗护理服务业的对策研究进行探究。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市医院接受高端医疗护理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据分析法等方法探究高端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城市医院发展国际化高端医疗护理服务业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护理满意度为98.75%。结论城市医院发展国际化高端医疗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不断地改进,能够使到高端医疗医疗护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这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城市医院 高端医疗 护理服务业
  • 简介:目的分析2016年和2017年盐都区内蚊类种群构成、月份消长和不同环境蚊种数量等情况,为防蚊、灭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盐都区城乡周边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盐都区的蚊虫种类以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两年合计捕获量淡色库蚊占42.4%,三带喙库蚊占28.5%,按蚊占26.6%;农村监测到的蚊虫数量远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生境中湿地公园捕获数量最多,占56.5%;两年的8月份蚊虫捕获数量均最多;盐都区上半夜户外活动的蚊虫种类主要是中华按蚊,且22:00左右为活动高峰;6—8月份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大于10,存在中度登革热传播风险。结论盐都区城区的蚊密度总体控制较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农村地区的蚊虫数量较多,应加强监测,开展宣教和消杀工作,在蚊媒密度高峰来临前的5、6月份开展灭蚊工作,效果较好。

  • 标签: 盐都区 蚊虫 密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亳州地区城乡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类型及差别,为产科医师对城乡孕妇提供有针对性的孕产期咨询服务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就诊于亳州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的城乡孕妇各2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收集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城乡孕妇的人口学指标及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城镇孕妇学历在中专(高中)和大专以上的比例为82.5%,而农村孕妇的比例为47.5%,城镇与农村孕妇文化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06,P<0.001)。2.城镇孕妇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占77%,农村孕妇接收健康教育的占44%,两者差异显著(χ2=45.57,P<0.001);城镇孕妇能够定期产前检查的占66.5%,农村孕妇仅33%能够行定期产前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55,P<0.001)。3.城镇与农村孕妇对孕期自我监护、母乳喂养及技巧方面的知识需求比例均较高,大于81.5%。与农村孕妇相比,城镇孕妇对孕期营养指导、工作中的不良因素、胎儿宫内发育特点、产前检查次数方面的需求比例较低,小于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结论城镇与农村孕妇的对孕产期保健知识需求普遍较高,与城镇孕妇比较,农村孕妇接受健康教育及定期产检的比例较低。应加大对农村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的普及,提高妇女孕期保健意识,保障定期产前检查,以降低围产期合并症,降低不良孕产事件,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城市居民社区心理服务需求及其与居民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提出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对策建议。方法2017年5月至6月,在北京市体检中心随机抽取社区居民298例,描述分析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状况,比较研究其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与年龄负相关,与收入水平、心理健康服务满意度正相关;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健康自评结果正相关,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程度与心理服务工作需求程度、心理服务机构和人员需求程度、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负相关。结论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改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心理健康知识尚需普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成效不佳,需要突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内容。建议重视社会力量参与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增强自我调整完善能力,加强服务机构人员建设,符合城市居民内在需要。

  • 标签: 社区心理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了解宣州区佟公坝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实施对当地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方法收集1990年以来主要年份的人畜病情和螺情资料。结果1990~2016年,佟公坝灌区人畜病情和螺情指标下降明显,对比灌区沉螺池上下游螺情,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水利血防工程实施有效控制了灌区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传播。

  • 标签: 血吸虫病 灌区 水利血防 螺情 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