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超声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的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对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常规超声下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情况,手术处理的结果为标准,评价超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手术处理,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处理,其中输尿管中段99例,输尿管下段13例,超声诊断的结果和手术的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明显与手术处理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以准确的诊断,可以对不同阶段的结石进行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腹部超声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出道室性早搏定位应用体表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共计60例,分别计算V2导联R波振幅指数以及时限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胸前导联移行区指数、SV2/RV3 指数,分析与射频消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V2导联R波振幅指数、V2导联移行指数对照,实施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胸部引线移位区、SV2/RV3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应用V2导联R波幅度指数、时间指数和V2导联的移位指数可实现疾病鉴别。

  • 标签: 体表心电图 流出道室性早搏 定位 诊断
  • 简介:摘要现今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乳腺超声和X线摄片检查的普及及作为乳腺癌筛查工具的开展,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nonpalpablebreastlesions,NPBL)越来越多的被检出,据报道20%-30%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为早期乳腺癌1。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超声定位活检,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是明确诊断及排除早期乳腺癌的可靠有效方法。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活检的指导价值。结论钼靶X线摄片和超声检查在触诊阴性的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触诊阴性 乳腺病灶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对乳腺肿块诊断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就诊在我院进行乳腺肿块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30例计30枚结节,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二维超声以及高频CDFI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再以良恶性质进行分组,对比良恶肿块的高频CDFI血流阻力指数和血流峰值,以及对比手术视野所见肿块定位以及高频CDFI超声定位。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高频CDFI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依次为96.67%、100.00%和95.24%,各项指标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恶性组血流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血流峰值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经手术证实所有乳腺肿块的定位均在高频CDFI超声定位范围内。结论:在乳腺肿块的定性、定位方面高频CDFI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超声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高频CDFI 乳腺肿块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运用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定位诊断肛瘘的准确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5例疑似为肛瘘的患者在术前应用三维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进行诊断,并与肛瘘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5例经三维肛肠超声证实为肛瘘,其中13例为单纯性肛瘘、12例为复杂性肛瘘,并经过手术的验证。三维肛肠超声检查低位肛瘘11例,高位肛瘘14例,其中包括经括约肌瘘13例,括约肌楼1例及括约肌外瘘1例,有13例与手术结果相符,超声结合瘘管造影三维重组对肛瘘内口的检查准确率为92.0%。结论临床运用肛肠超声扫描结合瘘管造影定位诊断肛瘘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肛瘘 三维肛肠超声扫描 瘘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辅助诊断青少年埋伏阻生牙中CBCT三维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埋伏阻生牙患者40例(52颗牙),均采取CBCT三维定位辅助诊断,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牙冠方向59.6%垂直阻生,9.6%水平阻生,30.8%倒置阻生;30.8%长轴角度<15°,42.3%为16°~30°,26.9%>30°;25.0%牙冠位置为邻牙釉牙骨质界到牙根1/2处,67.3%牙冠在邻牙牙根1/2至根尖处,7.7%牙冠低于邻牙根尖;17.3%位置正常,69.2%偏于<10mm,13.5%偏于≥10mm;86.5%根尖无吸收至根尖1/3,5.8%根尖1/3~根1/2,7.7%根尖>1/2;63.5%无弯曲,30.8%弯曲数为1,5.8%弯曲数为2;75.0%未与邻牙接触,17.3%水平接触<3mm,7.7%水平接触≥3mm;1.9%牙骨性粘连。结论在青少年埋伏阻生牙诊断中采取CBCT临床效果较好,可清晰显示埋伏阻生牙牙体方向位置、牙根测量情况及与邻牙及骨的关系,便于临床制定矫治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CBCT 三维定位 辅助诊断 青少年埋伏阻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诊断结果。方法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6月行B超定位下经皮胸膜活检术4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是100%。22例慢性肉芽肿炎症考虑结核性胸膜炎,予以抗结核治疗后症状消失、胸腔积液吸收;6例查见异性细胞,1例考虑诊断胸膜间皮瘤,11例查见慢性炎症。结论B超定位下经皮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的原因诊断中,诊断率较高、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且可进行多次多部位活检。

  • 标签: B超定位 胸膜活检术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corticaldysplasias,FCD)的诊断定位方法,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联合应用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rnsorimaging,DTI)检查,通过VEEG特异表现,联合应用DTI扫描获得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anisotropy,FA)诊断定位影像学表现阴性的颞叶FCD48例。结果FCD区域的ADC值较对侧显著升高,而FA值明显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48例患者依据VEEG和DTI确定的颞叶FCD范围行手术切除。病理回报为FCDⅠA型11例,ⅠB型18例,ⅠC型10例,ⅡA型9例。术后随访12-46个月,本组患者Engel’sⅠa级7例,Ⅰb级23例,Ⅱ级12例,Ⅲ6级。结论联合应用VEEG和DTI技术可以准确定性、定位影像学检查阴性的颞叶FCD,为精确切除致痫灶,提高颞叶癫痫控制率提供保障。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弥散张量成像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诊断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10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仔细观察肝胆管内部情况并存储动态超声图像;对以上患者存储图像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36例,Ⅱ型14例,Ⅲa型4例,Ⅲb型2例,Ⅳ型6例,术后病理诊断78例为肝门部胆管癌,其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42例,Ⅱ型18例,Ⅲa型6例,Ⅲb型2例,Ⅳ型10例,彩超定位诊断准确率达79.5%,其中硬化型52例,外生型26例。结论彩超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高,定位准确,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胆管癌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5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肝内胆管扩张的患者,观察肝胆管内部情况并存储动态超声图像;患者存储图像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18例,Ⅱ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Ⅳ型3例,术后病理诊断39例为肝门部胆管癌,其中Ⅰ型肝门部胆管癌21例,Ⅱ型9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Ⅳ型5例,彩超定位诊断准确率达79.5%,其中硬化型26例,外生型13例。结论彩超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胆管癌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IUD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经临床证实的3586例查IUD、查孕、查病病例。结果其中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仅靠B超确诊3520例,准确率为98.2%。结论B超是IUD的定位诊断的有较高的价值,是首选诊断方法,X线检查对IUD异位及残留环的诊断相对B超更直观、准确,CT能清楚显示其与子宫及其他脏器的关系,但费用高,放射线危害相对较大,MRI一般不用于查IUD。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超声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疑乳腺肿块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54例为单纯乳腺增生,无明显肿块回声图,余22例为乳腺肿块回声图。本文主要对22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定位,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2例肿块中,囊性7例,实质性15例。良性肿块17例,恶性肿块5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肿块检出率100%,对肿块的囊性、实质性、混合性的检出率也是100%,良恶性肿块除1例与手术病理不符合外,总符合率为95.5%(21/2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彩色血流的检出率为72%(16/22)。良恶性肿块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定位准确与触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证实全部肿块均在超声定位象限内。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良恶性鉴别诊断以及定位,对临床手术均有指导意义。此检查方法应做为乳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乳腺肿块 高频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磁共振胆道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胆道梗阻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CT诊断,观察组行磁共振胆道造影,对比两组定性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定位诊断准确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性诊断准确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上,磁共振胆道造影具有高灵敏性,能够准确定位分析病变部位,有效降低诊断与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 胆道造影 胆道梗阻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应用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85.8%、76.8%,而临床敏感率分别为100.0%、83.2%、74.5%,三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敏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准确观察到患者病灶大小、生长形态、生长部位,通过对患者活性组织进行检查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快速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期间,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提高PICC尖端定位准确性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遵循分组对照原则,随机选取我院需运用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48例,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每组24例,其中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运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置管尖端到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尖端到位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更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PICC尖端定位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 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慢性踝关节炎患者踝关节疼痛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就诊的36例慢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另外招募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医用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后侧位、内侧位和外侧位等测温点温度。比较对照组受试对象左、右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度及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差。结果对照组受试对象左、右踝关节前侧位、后侧位、内侧位及外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75,0.51,0.43;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4.73;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后侧位、内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1.57;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的远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研究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测温点温差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4.13;P〈0.05);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后侧位、内侧位测温点温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5,1.63;P〉0.05)。结论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慢性踝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各部位的温度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此项技术可对慢性踝关节炎患者的踝关节疼痛部位进行精准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 慢性踝关节炎 疼痛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