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而血管的破坏,往往会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 2017.06至 2019.10时期内诊疗的肺炎化疗患者共 47例,划分为常规组( 23例)和干预组( 24例)。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干预组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肺癌化疗患者,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模式,既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增强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肺癌化疗 心理状态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肺癌化疗治疗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29例,提供常规肺癌化疗护理,研究组共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种方案作用价值。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小剂量卡培他滨持续给药的节律化疗方式与常规化疗方式治疗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前者是否存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4例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31例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的持续给药方式(口服卡培他滨1500mg/m2,1次/d,连服4周,休息1周,每5周为1个化疗周期)进行治疗,共完成2~12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个。23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常规化疗(卡培他滨1250mg/m2,2次/d,连服2周,休息1周,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完成2~19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对至少接受过2个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8.7%(12/31),中位TTP为3.8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9.1%(9/23),中位TTP为3.0个月,中位OS为7.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大多为Ⅰ~Ⅱ度,患者能够很好耐受治疗,中途无需中断治疗。常规化疗组Ⅲ~Ⅳ度毒性反应明显,主要表现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乏力、手足综合征等。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卡培他滨节律化疗方式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与常规化疗方式比较,对疾病控制及疗效相似,而不良反应较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节律化疗 卡培他滨 老年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6%,腹痛腹胀等发生率为12%;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14%,腹痛腹胀发生率为28%,组间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肺癌化疗患者便秘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本次护理措施可行有效,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肺癌化疗 便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吾尔族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VEGF的下降幅度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沙利度胺 常规化疗 急性白血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规误差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24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结果静脉血液抽血检验方式比末梢血液样本抽样方式的红、白细胞计数准确性低,但是在PLT(血小板)计数方面准确性较高;常温储存的血液样本比冷藏血液样本的红白细胞、PLT等计数方面准确性较低,但是无显著差异;取样后立即送检的白细胞计数准确性明显高于取样后4小时送检的血液样本,但PLT及血红蛋白计数准确性明显低于取样4小时后送检血液样本。结论应选用技术高、综合能力强的检验医师进行血常规检验,检验医师也应全面掌握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增强患者检验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现象。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常规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IMRT+CT)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RT+C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T+CT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CT方案治疗,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对照组1年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1%、90.6%、89.1%和79.7%、82.8%、79.7%,观察组为100.0%。98.4%、98.4%和98.4%、95.3%、98.4%,观察组2年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联合化疗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常规的放疗联合化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放疗 化疗 晚期鼻咽癌
  • 简介: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主要的给药途径,但化疗药物对血管组织损伤较大。在化疗过程中保护好静脉和局部组织,是确保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静脉化疗患者的血管保护。

  • 标签: 化疗 静脉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护士化疗防护现状,探讨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本院60名临床一线接触化疗药的肿瘤科和非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存在化疗防护设备不足,化疗防护知识缺乏,化疗防护意识薄弱,化疗防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两组相比,肿瘤专科组在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和防护措施的落实优于非肿瘤专科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全化疗防护管理制度,配备完善防护设施,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有效落实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化疗药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

  • 标签: 护士 化疗防护 职业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和凝血常规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组织的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常规的检测,比较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结果使用压脉带的时间对于血常规的影响在1分钟及2分钟时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在3分钟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P<0.05。离心前后将标本静置2个小时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上无影响,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影响。离心前后将标本静置4个小时除了对纤维蛋白原无影响之外,对其余三项指标都有影响。结论采集标本的方式和标本的放置时间长短都是影响血常规、凝血常规分析前的重要因素,在临床诊断上,医师需要将以上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以免造成病情误判。

  • 标签: 血常规 凝血常规 分析前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