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恭城县瑶族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抽取恭城县65岁及以上瑶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采用分层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恭城县瑶族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9.44%,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人群的血脂异常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人群与血脂正常人群平均每月摄入的油茶、猪肉、鸡肉、内脏类、鸡蛋、蔬菜量及收缩压、腰围、尿酸、空腹血糖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冠心病病史、腰围、BMI、收缩压、油茶、猪肉、内脏类、蔬菜、尿酸、空腹血糖是血脂异常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恭城县瑶族老年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其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既往病史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高危因素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

  • 标签: 恭城县 瑶族 老年人 血脂异常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揭示家族性乳腺癌独特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中的4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患者43例,散发性乳腺癌402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行为以及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在组织学分级中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分为III级所占的比例(37.2%)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P=0.034);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表达阴性率(39.5%)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家族性乳腺癌组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为86.0%,而散发性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07)。但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民族、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cellnucleusgenerationantigen,Ki-67)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广西地区家族性乳腺癌与散发性乳腺癌在一些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学 临床 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古寿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政府进一步落实精准医疗扶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古寿村85名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生活完全自理者占91.8%,不能自理者占8.2%。近1年调查对象的患病率为100.0%。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76.5%,且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中每天吃早餐者占81.2%,而从不吃早餐者仅占8.2%。饮食口味为偏咸、偏甜及偏辣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23.5%,9.4%及5.9%。每天食用水果50g以下及基本不食用水果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38.8%及23.5%。调查对象中有晨起空腹喝水习惯者占21.2%,而喝水无规律,口渴时才喝水者占54.1%。通过电视、广播获取健康教育知识者占71.8%,而通过相关人员下乡宣传获取健康教育知识者仅占16.5%。调查对象中从未参加过体检者占64.7%。结论古寿村中老年人缺乏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且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同时,社会对古寿村的关注度较低。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古寿村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并构建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古寿村居民提供义诊服务,从而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 标签: 贫困山区 中老年人 健康状况 精准医疗扶贫
  • 简介:目的分析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德保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出生的4915例壮族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低出生体重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低出生体重儿358例,低出生体重率为7.28%。母亲孕龄≥35岁(OR=1.72)、身高150cm以下(OR=2.75)、孕早期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18.5kg/m2(OR=1.68)、血红蛋白浓度〈110g/L(OR=1.50)、孕中期增重少(OR=1.57)、流产史(OR=1.76)、妊娠期高压(OR=5.32)、多产次(OR=1.51)、孕期产前检查少于8次(OR=2.10)等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孕早期BMI≥24.0kg/m2(OR=0.26)、分娩孕周37周及以上(OR=0.06)、单胎(OR=0.04)等为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孕龄、身高、孕早期BMI、血红蛋白浓度、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孕期产前检查次数等是壮族人群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 标签: 出生体重 危险因素 壮族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中学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的玉林、南宁、百色、桂林、柳州五个地区抽取2632名16岁以上高中生,抽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eabsorbentassay,ELISA)方法检测抗-HCV,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丙肝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632例样本的HCV抗体阳性率为0.84%,男生抗-HCV阳性率为0.73%(6/823),女生阳性率为0.89%(16/1800),东部(玉林)为1.03%(9/877),西部(百色)为0.66%(3/457),中部(柳州)为1.28%(3/234),北部(桂林)为0.79%(4/509),南部(南宁)为0.54%(3/555),性别和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用牙刷史和有内窥镜检查是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P=0.022;OR=4.182,95%CI:1.328~13.170,P=0.015)。结论广西高中生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共用牙刷,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积极开展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宣传教育,防止医源性传播。

  • 标签: 广西 肝炎 丙型 慢性 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上林县非洲返乡疟疾住院病人治疗效果,为今后疟疾病人治疗和抢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该县从非洲返乡人员血检实验室检验数据及疟疾住院病人临床治疗资料,采用Excel20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该县三年中从非洲返乡人员中血检发现疟疾病人共1352例,血检阳性率为18.59%(1352/7272),住院治疗的疟疾病人共777例,占该县总病人数的57.47%(777/1352),其中恶性疟占77.22%(600/777),间日疟占11.07%(86/777),三日疟占1.54%(12/777),卵形疟占2.45%(19/777),各类型混合感染占1.42%(11/777),其中脑型疟病人11例.经青蒿琥酯等药物治疗和抢救后全部疟疾病人治愈出院,无疟疾死亡病人发生.结论青蒿琥酯在治疗和抢救疟疾病人中具有较好的作用,未出现疟疾死亡病人,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继发性疟疾病人,有效保证了当地居民及返乡疟疾病人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输入性疟疾 恶性疟 住院病人 青蒿琥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