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司彩霞1司亮1肖兴东1尹杰1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1.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陇南     746000;2.甘肃省第一强制戒毒所综合医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本人工作30年来,因常年在临床一线上治疗班,独立完成雾化治疗人次数较多,在每日大量病人排队作雾化治疗时,我的体会是:要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具体治疗时必须严格依据作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遵医嘱三查七对后执行,因内科、门诊及儿科的病人病种复杂,年龄、性别、病因、病情轻重及临床症状各不相同,特为患者准备了专人专用雾化吸入治疗面罩或雾化吸入治疗药壶并分门别类进行治疗,既简易预防了院内感染,又能优化治疗流程,减少同类药品的浪费,还能让同类病患者互相交流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增进健康指导工作的效果,利于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小儿患者可用其善于互相模仿的优势,避免哭闹、抗拒、窒息和治疗流程延长或药液倾倒、药液浪费等不良事件发生)。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150例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患者。实验组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器械护士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在无瘤技术操作中并未进行护理配合,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关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手术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满意度72例(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66.67%),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73例(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4例(72.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而言,器械护士在无瘤技术的操作中行护理配合措施,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无瘤技术操作 器械护士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设置合适目标,进行过程激励;采用分类推进,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改革考试评分,进行公平激励。结果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避免出现简单操作普遍高分,复杂操作普遍低分的现象。结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激励理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激励 基础护理 操作
  • 简介:摘要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眼部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不仅仅针对于护理工作技术而言,更多的是对于护理工作的服务理念。本文主要开展研究眼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通过也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原因分析,得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采用研究对象,数据收集进行相应的的分析,旨为为提升护士的法律知识,以及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熟练各项专科操作对护患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突发应急事故时增强应急应对能力。研究结果为眼科护理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为护士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对法律责任及义务不了解,因此不能够自觉地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的流程,在专科操作过程中也不熟练,对于护患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经常导致不必要的状况发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导致护患矛盾升级。因此,对于眼科患者实施护理,不仅要全面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更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反馈给患者及家人,让患者及家人做好心理准备,也能够让患者及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就很好的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很好地遵循了相关的流程制度。在手术后对于患者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指导工作,这样也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研究结论眼部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是护理者需要学习技能的重中之重。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护理者的素质能力。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应对应急风险的处理能力。而这种处理能力能够对护患关系的密切有一个很好的防护,防止不必要的情况发生导致升级矛盾。

  • 标签: 眼科护理 服务理念 护患关系 应急能力
  • 作者: 樊晶晶胡凤莲(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00011)  【摘 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牙周翻瓣手术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2018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由同一主治医师实施的牙周翻瓣手术共90例,其中未实施四手操作技术的手术45例为对照组,45例手术均由同一四手护士配合该主治医师完成为干预组,干预组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效果及质量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病人满意度以及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应用于牙周翻瓣术可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降低医生工作强度,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手术的质量,并有利于患者增强自我牙周维护的依从性。  【
  • 作者: 黄建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广元市利州区杨家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广元628001)【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71-01护理人员对于平时的操作任务已经感到非常平常了,对于她们而言有区别的只是实施对象的不同而已,但是就患者而言,在护士对他们实行护理操作时,它的精神是很紧张的,会非常关注护士的操作过程和自己的状态,精神处在特别紧张的状态,有时会导致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的有些困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对自己的维权意识逐渐变强,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许多医院开始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在整体护理步骤之内,加大护士技术的考核标准,同时要求每项护理操作在实施之前,要切实的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1为什么要加强护理操作中的沟通?沟通在普遍意义上来讲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方法,来表达出人们当时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其中也包含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与生活情感的表达。肛肠外科的患者绝大部分会因为手术而产生多种其他疾病,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出院以后的生活都会有影响,也会给心理上带来一些不适。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身心两方面作出干预措施,在生理上降低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减少患者因为肛肠疾病所产生的痛苦。在心理上替患者疏通心结,有些人会觉得肛肠疾病会比较难以启齿,渐渐地觉得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护理人员要通过有效但不刻意的沟通,让患者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是一种正常的身体疾病,与其他疾病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人类机体上所承受的痛苦,影响患者于其他人认识到疾病的本质,让不良的心理问题消失。而且护患之间的友好交流会让护理实施效果有所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也会提升,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心理沟通会给患者带去精神方面的支持,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那么焦虑,多加沟通与交流会让护患关系更加坚固,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2护理技能实施过程中语言沟通的具体实施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中的道德核心理念便是以人为本,要尊重病人的自我人格,护理工作能够进行下去的决定性条件便是互相尊重,在平时多与患者沟通,让其表达出自己对医护工作实施效果最真实的想法,能够方便护理人员自我反省和不断提高。首先护士要做任何护理操作之前,要与患者做好知情同意工作,让患者明白你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什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可以引起肠梗阻,造成不良后果1。肠套95%为原发性,无具备病因,好发时间为3月-10月,90%发病年龄小于2岁,4岁后很少发病。发病原因不清,但常有诱发因素,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腹泻、病毒感染、天气变化等可能相关。5%为继发性肠套叠,常可找到病因,于肠壁上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肠管畸形、肠道肿瘤、肠息肉、过敏性紫癜等。肠套叠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目前只要方法为透视下空气整复及超生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常规使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425例,复位成功率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超声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手术应用基于风险预防的循证护理价值探讨。方法:选取 108例来我院进行耳鼻喉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 ,待疾病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 ,之后随机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 ,评价两种预防手术风险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常规 +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理想 ,大部分患者对护理方法持满意态度 ,护理质量评分高 ,各项护理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耳鼻喉科手术 ,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风险 ,给予患者满意、舒适的护理服务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促进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 标签: 耳鼻喉专科 护理技术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部分口腔治疗性操作后牙本质敏感的预防。方法按数字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96例牙本质敏感患者,分为甲(使用Gluma脱敏剂)、乙(使用极固宁脱敏剂)、丙(使用75%的氟化钠甘油)、丁(使用生理盐水)四组,各49例,对比四组患者治疗15分钟、三个月和六个月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分钟、三个月和六个月之后,甲、乙、丙三组的临床疗效均要优于丁组,甲、乙两组又要优于丙组(P<0.05);比较甲、乙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对牙本质敏感患者使用极固宁和Gluma脱敏剂以及75%的氟化钠甘油,均具疗效,其中,极固宁和Gluma脱敏剂疗效相近,远好于生理盐水和75%的氟化钠甘油。

  • 标签: 极固宁 Gluma 氟化钠甘油 牙本质敏感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却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视功能渐进性损害,因此降低眼压,减轻视神经损害,保护视功能是青光眼治疗的最终目的。耳穴刺血疗法是耳穴疗法中的重要疗法之一。它与体穴刺络放血疗法同出一理,同属于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良效、安全、经济等优点。对许多常见病证和部分疑难杂症确有良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 标签: 青光眼 针灸 耳穴 刺血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非营养性吮吸( NNS)对缓解侵入性操作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对我科于 2018年 1-12月 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裹紧包被、轻拍背安抚),研究组予加葡萄糖溶液的奶嘴非营养性吸吮,应用新生儿疼痛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侵入性操作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恢复,非营养性吮吸比常规护理更稳定( P <0.01)。它可以缩短足跟采血期间新生儿哭泣和面部疼痛的持续时间,并减少足跟采血恢复期间新生儿哭泣的比例( P <0.01)。评分存在显着差异( P <0.05)。【结论】非营养性吮吸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的行为反应,但不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疼痛的生理反应。

  • 标签: 非营养性吮吸 缓解侵入性操 所致疼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早产儿致痛性操作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7年7月到2019年2月在本医院监护病房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早产儿纳入到研究中进行观察,共计124例。调查致痛性操作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排除其他组别外,其余致痛性操作种类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胶布移除、经口鼻吸痰、血糖测量、贴膜移除、静脉针留置与拔除。早产儿致痛性操作次数与性别因素无关(P>0.05)。早产儿致痛性操作次数与体质量、并发症情况、呼吸支持方式及胎龄有密切关系,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在住院期间会产生会接受很多致痛性操作,与其胎龄、并发症情况及呼吸支持方式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应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

  • 标签: 致痛性操作 影响因素 现状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医院传染性病症的工作处理情况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且对现阶段该科室所进行了消毒隔离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了检查和控制,进而总结出进一步使医院做好传柒性疾病的消毒隔离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结果道过对医院传染性疾病消毒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回顾和分析后发现,护士对消毒隔离相关的制度标准掌握程度达到98%以上,传柒监控护理体系完善程度达到85%以上,对医疗垃圾处理符合管理标准的情况达到80%,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符合相关操作程序的程度达到了90%,所出现的疾病传染性问题采用了一些消毒隔离的具体防护措施。结论想要切实有效的做好医院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预防工作就必须做好消毒隔离防护工作,应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传柒性疾病防护理念和意识,将预防具体措施和相关管理机制落实到个人,进而得到具体的落实。

  • 标签: 医院 传染性疾病 消毒防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管治疗四手操作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的对象为89例根管治疗患者(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47例,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舒适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常规组78.57%,有统计学差异性(c2=4.304,P<0.05),满意度95.74%高于常规组80.95%,统计学差异性强(c2=4.866,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性(P>0.05),舒适组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常规组,存在强差异性(P<0.05)。结论根管治疗四手操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护理成效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根管治疗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排气法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集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10例参与,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排气法,观察组行改良排气法,对两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排气时间及耗液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小气泡进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耗液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排气法可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减少耗液量和小气泡进入血管率,还可提升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该种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改良排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