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性伤口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旨在综述创伤性伤口感染的处理现况,发现目前存在诊断不及时、清创不彻底、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伤口评估、及时彻底清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患者宣教等应对策略。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诊疗创伤性伤口感染提供参考,提高其诊疗水平,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创伤性伤口感染 处理现况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党建带团建工作开展是公立医院政治文化探索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新生力量,促进公立医院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发挥青年干部在公立医院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引领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公立医院的发展与工作中,能弥补当前党团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制度为基础,拓宽建设领域,提升管理效果。基于此,文章重点阐述公立医院党建带团建制度现状与发展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安宁市2023年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宁市2023年流行性感冒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安宁市2023年共报告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6987例,报告发病率为1447.94 /10万,其中甲型流感5749例,占82.28%,乙型流感742例,占10.62%;甲乙型流感23例,占0.32%;发病高峰在3-4月和11-12月,分别占49.89%、47.37%;发病年龄以0-19岁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67%;发病人群以托幼儿童、学生为主,分别占33.12%、14.64%。【结论】2023年安宁市流行性感冒发病以甲型流感为主,以0-19岁为高发年龄,学生、幼托儿童为高发人群,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免疫规划及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学校、托幼机构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和调查处置,有效降低流行性感冒发病及聚集性疫情,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多发生在儿童中。本文通过对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控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手足口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趋势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8~2023年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变化规律制定防控策略。方法:此次研究对2018-2023年幼儿手足口病监测报告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共列入536例患儿,收集各项资料,深入分析流行特征。结果:经实验中各项数据来看,536例手足口病患病幼儿中,男(58.96%)占比高于女童(41.04%)(P<0.05);而且相比私立机构(70.34%),公办发病率(20.66%)相对较低(P<0.05);与此同时,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5岁,小班手足口病构成比明显较高为(53.73%),其次为中班(24.07%)、托班(13.43%)、大班(8.77%),差异显著(P<0.05);分析病原构成情况来看,手足口病总体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除CVA6构成比逐年上升外,其他HEV71、CVA16与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均呈下降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托机构是手足口病的主要防控重点区域,需着重关注CVA6型病原,加强私立类型幼托机构的防控,结合其特征制定针对性措施,从而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与传播。

  • 标签: 幼儿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感染流行性感冒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2月至11月期间治疗的小儿流感患儿118例,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研究,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小儿流感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消失时间,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也较高,P<0.05。结论:为患儿提供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评价满意度,减短患儿患病病程。

  • 标签: 护理方法 效果 全面护理 小儿流感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系统分析宫颈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疾病谱,研究发现宫颈疾病的发病与患病存在一定的地区与人群差异。影响因素方面,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均对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包括宫颈癌筛查、疫苗接种以及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等。

  • 标签: 宫颈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数据对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影响,为HPV感染筛查与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某片区医院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进行分析,然后筛选36600例年龄35-65岁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行HPV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与TCT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高危型HPV阳性,或TCT检测在ASC-US以上,则需实施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36600例调查对象中,HPV感染率为16.74%;HPV 16(36.42%)、HPV 52(22.74%)、HPV 18(15.52%)是主要高危感染类型,HPV 6(6.42%)、HPV 11(5.78%)、HPV 81(3.32%)是主要低危感染类型;6126例感染者中,35-40岁是HPV感染的高发年龄段。结论:基于大数据对宫颈HP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PV感染多见分型为HPV16、52、18型,35-40岁是HPV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未来HPV筛查可充分大数据技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 HPV 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00例在我中心检测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此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为患者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到男性患者占比大于女性患者,三岁以下是手足口病的高发群体,高发地区是农村,高发季节是春季和夏季,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手足疹,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病原学特征是柯萨奇病毒A6型、肠道病毒 71 型。结论:为更好地防治重症手足口病,必须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行病学和心电图特征分析,探讨心电图左室肥厚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以提供临床诊断及治疗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连续收集的50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资料。采用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50例心电图左室肥厚患者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平均年龄为55岁。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特征分析显示,左心室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现象较为常见。与对照组相比,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呈现一系列明显的特征差异,包括QRS波群时间延长和T波倒置增多等。结论:发现左心室肥厚在不同性别、年龄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结合心电图特征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心电图 左室肥厚 流行病学 心电图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等。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对预防至关重要。个人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健康生活方式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措施。通过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定期就医检查、保持健康饮食和戒烟限酒等方法,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口腔健康的维护。

  • 标签: 口腔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流感解毒汤对流行性感冒防治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23.10-2023.12接诊的60例流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n=30)、观察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流感解毒汤(n=30),对比两组患者流行性感冒防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流感治疗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流感预防总预防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67%、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流感解毒汤在临床流行性感冒的应用中,防治效果显著,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流感解毒汤 流行性感冒 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女性月经紊乱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0例月经失调女性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女性200例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人群的甲状腺功能,比较两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甲状腺功能紊乱对女性月经的影响。结果:病例组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比较(P>0.05);病例组4种甲状腺病发率均高于对照,甲减发率具统计差异(P<0.05),另外3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减与亚甲减患者月经失调多为稀发;甲亢与亚甲亢患者则多为月经过少。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女性月经紊乱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特别是TSH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月经紊乱的发生有关。建议对有月经紊乱症状的女性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和评估。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异常 女性月经紊乱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首发病例及家庭成员、村民、动物、环境等开展调查。采集病例密切接触人员、周围可疑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居民、宿主动物(牛、狗等)血样标本。采用人工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法在SFTS病例居住地周围和附近山区活动场所采集寄生蜱和游离蜱,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蜱虫SFTSV核酸。结果  病例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且血样检测为SFTSV核酸阳性,提示已感染SFTSV。共采集人体血样34份(密切接触人员4份,周围居民30份)、宿主动物(牛)血样5份,均为阴性。共采集蜱虫65只(包括寄生蜱虫62只,游离蜱虫3只),在病家狗身上的1只蜱虫中检出新布病毒核酸阳性,ct值为37.5(界值为40),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SFTSV感染;感染来源为蜱虫叮咬,也是SFT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病例管理、开展病区应急监测、健康教育和消毒杀虫等是防控SFTSV感染的有效措施;本次疫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 标签: 新型布尼亚病毒 危险因素 调查处置。
  • 简介:摘要:学校传染病防控是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是人口高度密集且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所,极易出现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随着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力推进,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关注,如何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本文就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呼伦贝尔市职业性布鲁氏菌病防治情况调查结合2006年-2022年呼伦贝尔市职业性布病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2006-2022年职业性布病病例信息通过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信息监测系统导出,调查问卷由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入企业,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有病例报告,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额尔古纳占病例总数15.1%、陈巴尔虎旗占病例总数13.1%、鄂伦春自治旗占病例总数12.7%。结论 陈巴尔虎旗、鄂伦春自治旗职业病防治无任何经费投入,调查的企业也几乎开展职业健康培训和职业健康定期检查。企业对职业病防治不重视,使得职业性布病的病例数居高不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为流感,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疾病感染性较强,传播速度快,一般由于流感病毒感染而引发。感染的流感病毒类型可分成甲、乙、丙、丁四类,甲型流感较为常见。其中甲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在秋冬季节中高发,会引发患者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突发性高热、全身酸痛、病程通常为2~3周。甲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在儿童中产生,一般由于儿童自身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抵抗力较低、免疫力较差的引发病毒感染。儿童患病后病情较轻的儿童会存在轻微感冒,数日后即可痊愈,但病情较重的儿童无法及时控制病情,会诱发肺炎等并发症风险增大,对于患儿健康危害较大。现阶段,临床针对于甲型流行性感冒一般采取抗病毒治疗,较为常见的为奥司他韦颗粒,此药物能够针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具备较高的选择性,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病毒复制进行阻断,积极达到抗病毒效果。

  • 标签: 儿童流行性感冒 小儿豉翘 奥司他韦 临床疗效 流感症状 消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