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颅法与斜颅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将患者交替分为分为直颅组和斜颅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效果、平均住院费用、技术难度、并发症,为临床上该类病人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选择。结果采用直颅法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技术难度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费用低,血肿引流彻底。结论直颅穿刺法较斜颅法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直锥颅法 斜锥颅法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TLIF(经腰椎椎间融合术)对DLS(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改良TLIF来进行治疗的DLS患者47例,记录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测量在手术前后腰椎的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随访这47例患者,时间是(2.5±0.5)年。结果47例患者中,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28±35)min,在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358±48)ml,切口全部是一期愈合,并发症较少;术后2~3d、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和术前指标比较,改善明显(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椎滑脱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率、椎间隙的高度比较,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的平均度数在逐渐增大。结论采用改良TLIF来治疗DLS创伤小,并且能够理想复位,得到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改良经锥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滑脱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负面情绪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干预 脑出血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本文 60例研究对象,于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收治入院,均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参照先后入院顺序,将其划分为 2组。治疗方法分别采用 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显效人数与有效人数高于对照组,无效人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 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 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临床分析,创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有着各异的手术过程和对身体的创伤程度不同,但对患者都有着积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临床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出院患者对电话随访的评价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32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化疗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分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电话随访,而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随访的评价以及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结果经过电话随访后,在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对随访的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54.55%),差异明显(P=0.047);在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方面,观察组患者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化疗出院患者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电话随访评价的满意度以及对影响康复因素的认知度,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肿瘤化疗出院患者 电话随访 评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中所收治的60例需行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的颅血肿清除术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钾症临床补钾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总结63例低血钾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结果对低血钾症患者应用常规静脉输液补钾及口服补钾较应用静脉泵补钾效果差,静脉泵补钾快速且相对安全,不会造成钾浓度的大幅波动,尤其在高浓度补钾时,副作用少。结论对低血钾症病人用静脉泵补钾效果最好。但临床操作较困难。

  • 标签: 深静脉微泵 低血钾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外科临床上采用创穿刺与小骨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对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小骨开颅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创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后GOS评分与常规组患者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上采用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穿刺 小骨孔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N患者行宫颈切术后对其自然妊娠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冷刀宫颈切术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共34例,分析术后自然受孕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是否存在影响。结果自然妊娠率34例患者中共获24次妊娠,自然妊娠率为70.5%,与文献报道自然妊娠率69.6%相比1,差异无显著性;妊娠结局24次妊娠中,3例发生早产,与文献报道5-15%2,差异无显著性;19例获妊娠足月分娩。结论宫颈切术后妊娠是可行的。

  • 标签: 宫颈锥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椎间镜应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治疗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创椎间镜治疗,对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

  • 标签: 微创椎间孔镜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临床效果 围手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 100例宫颈切术后再次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不同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级、切缘状态、切术史等术后残余病变患者,分析宫颈切术后残余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40岁以上患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7.14%, 40岁以下为 18.06%,绝经后为 64.00%,绝经前为 17.33%,创癌为 62.50%,晚期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为 18.42%,切缘阳性者残余病变发生率为 53.13%,阴性者为 17.65%,有切史者为 75.00%,高于无切者的 20.24%( P<0.05)。结论:宫颈切术在创癌、切缘阳性、年龄 >40岁、绝经期、有切病史的患者中风险较高。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管理和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残留病灶并及时处理。

  • 标签: 锥切术后 残余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创穿刺与小骨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取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其创穿刺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小骨开颅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相比要短,术后患者血肿变化较对照组大。结论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创伤小,但在血肿清除率上要低于小骨开颅手术。因此,对于血肿范围较小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创穿刺手术治疗较佳。

  • 标签: 微创穿刺 小骨孔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临床接受创经皮椎间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我院手术室于15年3月至次年3月收治的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准备接受创经皮椎间镜髓核摘除术的41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结果41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1)分钟,手术进展较为顺利,患者无主诉机体明显不适症状,出血量平均为(22.1±3.8)ml,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新型创髓核摘除术治疗,护理人员在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知识,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工作,大部分患者手术进展均较为顺利。

  • 标签: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护理配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我院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镜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LDH采取镜联合中医特色针灸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特色针灸 微创孔镜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