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进行评价。方法63例DPN患者分为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同时应用甲钴胺治疗,研究组32例则同时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病变总症状(TSS)评分,密切监测血糖肝肾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0.05或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TSS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alpha -硫辛酸注射液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布洛芬混悬液针对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小儿安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布洛芬组30例氨基比林组30例。布洛芬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氨基比林组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中退热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三项数据并比较。结果布洛芬组总治疗有效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平均退热时间均优于氨基比林组73.33%,33.33%以及退热时间。两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结论小儿发热治疗中采取布洛芬混悬液可持续快速退热,口服便捷易被患儿所接受,可为儿科常用药之一。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蜈黛软膏治疗儿童湿疹的疗效安全。方法将60例儿童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2例,外用蜈黛软膏,2次/d;对照组28例,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次/d。每周复诊1次,观察患儿主客观症状的改变,治疗第2周结束时观察疗效,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结束时,两组患儿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治疗前后积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25%75.00%,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出现副作用3例,对照组出现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蜈黛软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 标签: 蜈黛软膏 湿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创伤癫痫患者采取奥卡西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方法将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癫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在征得患者及监护人同意的条件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苯妥英钠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5%、62.7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9,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98%、30.2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3,P<0.05)结论对于创伤癫痫患者,采取奥卡西平治疗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癫痫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好、安全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 标签: 奥卡西平 创伤性癫痫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地奥司明治疗痔疮急性发作的疗效安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100例痔疮急性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地奥司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其对应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痔疮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地奥司明治疗后,用药安全高,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奥司明 痔疮急性发作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51例)B组(48例)。A组给予中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B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转阴率91.67%高于B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消除Hp,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应作为该病症的常见疗法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体外碎石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并总结应用体外碎石技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03月-2012年09月行体外碎石治疗的13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38例中,肾结石患者的有效率96.61%;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率96.36%;膀胱结石患者的有效率87.50%。有103例在碎石后出现肉眼血尿,13例碎石后出现肾绞痛,2例出现高热,2例发生石街,1例患者发生肾被膜下出血。结论行体外碎石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且症状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碎石技术 泌尿系结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此文以探讨阿托伐他汀在临床的治疗效果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分析其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作用疗效与药物使用的安全能。方法:研究时间取在2020年3月至7月期间,在我院筛选30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盲选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进行对比分析。后续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整体有效与用药安全的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引用相关软件处理后作为此次研究价值的判定标准。结果 a组整体治疗有效、用药安全均明显体现,应用价值显高,其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降低明显,组间P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有效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临床疗效安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滴虫阴道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组均为54例,对照组口服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口服奥硝唑治疗,评比2组临床治疗效安全。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奥硝唑治疗滴虫阴道炎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推广价值。

  • 标签: 滴虫性阴道炎 奥硝唑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缩宫素防止出现产后出血症状;观察组术后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防止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症状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安全。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50例,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5例,8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5.88%)低于对照组(7例,13.7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其退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疗效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用布洛芬口服退热;对照组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口服液退热治疗,评价退热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服药后60min、90min内的体温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t=-5.638、-2.917,P<0.05)。两组患儿服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儿童发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较好,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用药具有安全

  • 标签: 发热 布洛芬 儿童 临床疗效 安全性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疗效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d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3g静脉滴注,1次/8h,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7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7.27%),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38.18%)与对照组(4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短程治疗可推荐为AECOPD的有效治疗方案,其疗效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当,且临床控制率及安全较高。

  • 标签: 莫西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技术开放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疗效安全进行一个深入的比较分析,旨在对这两种技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疗效安全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推广其临床应用。方法利用电脑在NCBI中PubMed数据库、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从数据库建库日起一直持续到2014年03月。纳入与腹腔镜术开放手术来治疗腹股沟疝的相关文献,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结果通过筛选我们最终将5篇相关文献纳入研究范围(共586名患儿)。数据结果指出,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疝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但是整个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该病症总的复发率不能降低,手术后恢复患者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也不能缩短。结论利用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疝与开放手术治疗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腹股沟疝不复发,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增加)。但是腹腔镜技术并不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的时间,并且会延长手术治疗单侧腹股沟疝的时间。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术 开放性手术治疗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慢性肾病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C、TG、尿酸、尿蛋白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尿蛋白水平,有效保护肾脏,不良反应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慢性肾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抢救治疗的安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4例。将他们按照抽签法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不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并对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86%)不良反应率(9.5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0.95%,19.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进行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急诊方法。

  • 标签: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