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钠离子通道在神经元兴奋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钠通道在许多神经病变,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文献,从外周神经系统中钠离子通道的分型、表达、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特别是钠通道对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以及在疼痛中的表达变化和潜在作用机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疼痛发生的神经机制,促进镇痛新药的研发。

  • 标签: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钠通道,钠电流,兴奋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比较30例抑郁性神经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阀(SPT)、痛觉阀(PPT)及相对痛觉阀(RPPT),发现抑郁性神经病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痛觉阀值与病程无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状和/或神经症的病理基础存在生物学联系。

  • 标签: 痛觉阀 感觉阀 抑郁性神经症 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
  • 简介:比较30例重症抑郁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抑郁程度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发现重症抑郁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PT、PPT、RTTP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重症抑郁发作期与缓解期的SPT、PPT和RPPT值的自身对比无显著差异。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体内鸦片样物质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病理基础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疼痛可作为抑郁的躯体症状,也可继发或加重抑郁。

  • 标签: 重症抑郁 痛觉阈值 相关性研究 感觉阈 抑郁症
  • 简介:比较23例焦虑性神经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并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焦虑严重程度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发现焦虑性神经症病人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PT与SAS标准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提示焦虑性障碍的病理基础与人类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可能有紧密的生物学联系。

  • 标签: 焦虑性障碍 痛觉阈 相关性研究 感觉阈 焦虑性神经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在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注射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20min,实验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并对比2组术后1h、6h、12h、24h的VAS评分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术毕时间及PACU恢复期曲马多的使用量,同时观察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术毕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在PACU恢复期曲马多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h、6h、12h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引起的痛觉过敏。

  • 标签: 地佐辛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在静脉麻醉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并在手术后出现痛觉过敏情况时对患者应用地佐辛,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为本次的实验共选择16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所有的患者均应用瑞芬太尼作为手术中麻醉的药物,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平均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在手术关腹之前的30分钟时分别对A组患者,B组患者以及C组患者注射0.1mg/kg的地佐辛、0.2mg/kg的地佐辛以及0.3mg/kg的地佐辛,将D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其1ug/kg的芬太尼,护理人员对每一组患者苏醒的时间,拔管的时间以及在拔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应指标,在完成拔管之后Ramsay评分与VAS的评分,观察患者在手术过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拔管时,通过记录表明,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并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对照组,即D组患者所耗费的拔管时间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在四组患者中最长,且呕吐与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在患者苏醒后的VAS评分方面,A组患者最高,而B组与C组患者的评分均要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间并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在Ramsay评分方面,结果表明,A组评分最低而C组的评分最高(P<0.05)。结论在手术前30分钟对患者进行肌注剂量为0.2mg/kg的地佐辛能够明显地减轻患者在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后所导致的痛觉过敏情况,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地佐辛 瑞芬太尼 静脉麻醉 痛觉过敏
  • 简介:<正>初冬时节,天气转凉,又到了过敏高发季节。了解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敏高发的季节,你可以安枕无忧。解读6类常见过敏状态1这几天,你突然感觉自己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并且持续三天以上不见好转,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喷嚏连连,你自己根本控制不了。

  • 标签: 过敏症状 过敏性鼻炎 流鼻涕 花粉过敏 食物过敏 药物过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抑制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81-20191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T1组、T2组、T3组、T4组各20例)和对照组20例,静脉顺序注射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维持药物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手术结束前30minT1组、T2组、T3组、T4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4mg/kg0.3mg/kg0.2mg/kg0.1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管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方面,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现代医学模式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心理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推动了护理制度的改革,充实了护理学内容,而且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整体信心以及帮助患者康复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护患关系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2)(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结果马来酸氯苯那在0.050~0.5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氨咖黄敏胶囊 马来酸氯苯那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72例鼻出血患者的对症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行鼻孔填塞,并应用药物治疗及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鼻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手术室人性护理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间入住我院接受诊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单号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人性护理(观察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5.9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讲,采用手术室人性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生活质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人性护理干预对于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位患者,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采取心理护理联合人性护理干预对其展开护理。结果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其感染率、压疮率、便秘概率等并发症的概率在干预之后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讨论骨科疾病用心理护理联合人性护理干预来护理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效果明显,还能够有效的融洽医患关系。。

  • 标签: 临床效果 骨科疾病 心理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