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自愈系统是生物储存、补充和调动自愈力以维持机体健康协同性的动态系统。自然疗法的任务,就是修正和维护人体的自愈系统,并以这个系统为核心,来设计包括各种技术在内的健康管理计划。

  • 标签: 自愈力 健康管理计划 机体健康 自然疗法 系统 协同性
  • 作者: 王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胆囊息肉可以自愈吗?王巍(大邑县人民医院四川大邑61133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8-02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一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分为良性息肉与恶性息肉,多发的胆囊息肉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因为胆囊息肉是否是良性的还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来决定,当胆囊息肉小于一厘米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胆囊息肉基本是属于良性的,而在大于一厘米的时候就要考虑进行胆囊切除。1胆囊息肉形成的病因和临床症状胆囊息肉形成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不良生活习惯是最常见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导致胆汁在胆囊内的浓缩,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经常饮酒和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人群,喜欢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还有就是日常活动比较少,经常熬夜以及生活不规律的人也很容易患上胆囊息肉。胆囊息肉主要的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闷胀不适、脂餐后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常见餐后发生在右上腹疼痛或者绞痛。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口苦、咽干、伴有长期胃病史等。绝大多数不会形成癌变,仅有小部分会形成。2胆囊息肉的危害胆囊息肉的危害主要是如果息肉逐渐的增大,就会影响到胆囊的功能,导致胆囊无法将胆汁排出,必然就会引发胆囊炎、胆囊结石这些问题出现,那么就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可能就会引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3胆囊息肉可以自愈吗?胆囊息肉就是腺体息肉增生,一般的胆囊息肉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必须是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治愈的,一般胆囊息肉在0.7cm以下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观察息肉的变化。而在胆囊息肉发展到1cm以上的就要采取手术治疗,一般建议手术把胆囊切除来得到有效的治疗。4怎样治疗胆囊息肉?在治疗胆囊息肉上一般要综合考虑,在胆囊息肉比较小的情况,可以采取中医进行治疗,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散结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服药期间避免服用其他类药物以免产生药物的相互反应或者不良作用,避免高脂类和过油腻的食物。但如果胆囊息肉增长快且较大的话,这是就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了,年龄超过50岁和有明显症状,在排出其他疾病后,手术可以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切除术。5胆囊息肉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刘大爷患糖尿病有7~8年了,当初发现时胰岛功能已较差。为了把血糖控制好,防止出现并发症,刘大爷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胰岛素治疗,并把烟酒也戒了,每天严格控制饮食,且一直坚持运动。这些年刘大爷的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和酸甜苦辣也真是不少,刘大爷时常对别人感叹:要是能随意吃喝,不用打针吃药,血糖也不高,那该有多好!

  • 标签: 高血糖 自愈 血糖控制 胰岛素治疗 胰岛功能 控制饮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贪食症是一种行为疾患,近年来此类进食障碍日益增多,多数患者认识不够,羞于求医。目的重视神经性贪食症病例,患者应积极就医,医患配合,尽早治愈。方法对一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症状描述及自愈过程分析探讨。结论不推荐自我治疗,心理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起关键作用,要尽早的救助于心理医生。

  • 标签: 神经性贪食症 心理治疗 治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并详述其具体病因,并根据自己行医经验,自拟内服中药珍珠接骨散及外用接骨膏对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 原因 中医治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折的自然愈合需时较长,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骨折愈合机理和促进骨折愈合过程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药物可参与骨折愈合并发挥促进作用,其中代表性的药物有。

  • 标签: 骨折愈合 西药治疗 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