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兰菌净,本来是一款意大利生产的处方药物,在我国却被作为二线疫苗推荐给孩子有偿接种达8年之久。期间虽屡有质疑,却始终无人撼动。近日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于竞进明确表示,兰菌净不属于疫苗,而是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一种“治疗用生物制品”,不能作为疫苗使用。

  • 标签: 疫苗使用 处方药物 治疗用生物制品 疾病预防 兰菌净 意大利
  • 简介:摘要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难治、复发率极高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阐述总结,用以指导临床。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中医外治法 综述
  • 简介:摘要腰椎融合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在临床上能够对于腰椎疾病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目前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在腰椎间盘疾病方面以及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但在实际的使用了腰椎融合术完成后,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这其中邻近节段的退就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文章讨论了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的临床研究现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2年临近节段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腰椎融合术治疗的2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中共计15例患者观察到了邻近节段退。全部15例退患者均采取返修手术处理,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段延伸,减少神经压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本组研究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8例,良5例,可2例。X线片显示结果全部患者的X线均显示其内固定位置良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再次行手术治疗4个月后回到医院复查并取出固定材料,随访时间为2年,平均半年电话随访一次。全部患者术后检查椎间均未发现滑移或成角,腰椎序列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且未发现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是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退可由多重因素引起,主要好发于融合节段的上方,应仔细鉴别症状复发的原因,必要时再次采取手术治疗依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的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收集医院的临床资料,查阅近年关于腰椎融合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的基本情况,包括邻近节段退的概念、预防、发生率、影响因素等。结果邻近节段退的概念包括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和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腰椎融合术后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发生率最低为百分之八,最高可达百分之百,临床症状邻近节段退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二左右。邻近节段退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前基本情况等个体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与融合节段长短、椎间隙过度撑开、融合术式、矢状面平衡、内固定使用等手术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邻近节段退的预防上应积极从术中减少融合节段、应用非融合技术、维持矢状面平衡等方面入手。结论腰椎融合术后很容易发生邻近节段退,通过应用非融合技术能显著减少邻近节段退的发生。

  • 标签: 腰椎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高级别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72例胃上皮内瘤高级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病例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组中有4例维持诊断为胃肠道上皮癌前病变,有12例未早期胃癌,另外56例为进展期胃癌。结论大部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肠道上皮癌前病变者术后诊断为胃癌,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积极进行胃肠道上皮癌前病变干预。

  • 标签: 胃镜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上皮内瘤患者在实施诊断过程中使用胃镜活检的方法进行检查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一年之间通过使用胃镜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的高级别患者,数量50例。对于所有患者需要进行胃镜活检和病理诊断的比较。结果对于本次研究中的50例患者,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手术后的切片检查没有出现组织癌变的患者数量为8例,其余42例患者在临床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均能够被确诊为早期胃癌以及进展期的胃癌患者。结论在临床对于胃癌上皮内瘤的患者在实施病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活检的形式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对于患者在进行诊过程中对于操作技能进行提升。

  • 标签: 胃镜活检 上皮内瘤变 高级别 临床病理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退患者行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与腰椎退自然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科37例行腰椎后路固定椎间融合术和48例行保守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退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研究,定期行MRI检查,并以ODI及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椎间盘退有无差别,评估临床疗效与ASD相关性探讨ASD与自然病程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手术组ASD致椎间盘退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且与手术存在相关性。结论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但腰椎融合后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等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了ASD的进展,且这种变化较自然病程更为明显,对于存在多节段腰椎退患者,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人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骨质疏松等,同时慎重考虑融合方式及内固定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0~2012年间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37例患者及48例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多节段腰椎退变 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固定融合术 自然病程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11-02摘要目的观察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应性鼻炎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积分和IgE均下降,IL.12和TNF.γ均增加,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菊胶囊配合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应性鼻炎疗效明确,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香菊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宫颈上皮内瘤经冰冻病理和石蜡病理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初诊为宫颈上皮内瘤(Ⅱ-Ⅲ)行冷刀锥切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实施冰冻病理检查,在术后实施石蜡病理检查,比较冰冻病理和石蜡病理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和石蜡病理的诊断比较,冰冻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6﹪(86/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宫颈上皮内瘤经冰冻病理和石蜡病理的诊断对比,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冰冻病理 石蜡病理 诊断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术改善宫颈上皮内瘤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例分成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前组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组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长、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研究组6、12个月,TCT检查异常率较对照组更低,HC2检测HPV阴性率较对照组更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患者提供干扰素+宫颈环形电切术,疗效佳,安全性高。

  • 标签: 干扰素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00-01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的疗效观察。方法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皮疹的变化情况。结果芎葡萄糖联合中药治疗皮肤淀粉样效果明显。

  • 标签: 参芎葡萄糖,肤淀粉样变,皮疹的变化情况,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宫颈上皮内瘤患者采取阴道镜联合lepp刀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5月80例宫颈上皮内瘤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激光灼烧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阴道镜联合LEEP刀切除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排液时间。同时随访两组患者12月,对其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两组患者12个月随访可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6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联合lepp刀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手术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lepp刀治疗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并促进其快速康复,此方案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镜联合lepp刀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2map成像定量评价早期腰椎间盘退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例腰椎间盘退患者,112个椎间盘,实行椎间盘分级、T2弛豫时间。结果腰椎间盘髓核T2值,会随着分值的增加下降,P<0.05。纤维环T2值和分级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腰椎间盘髓核T2和受试患者年龄比较,P<0.05。纤维环T2值、受试患者年龄对比,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横向弛豫时间、退等级和患者年龄有直接关联,通过MRI横向弛豫时间进行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T2map成像定量评价 早期腰椎间盘退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平板运动试验中(TET)中心脏时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近三年收治的1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CAG结果将136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临床上采用运动中最大心率未达最大预测心率(220-患者实际年龄)的75%或心脏时指数(CRI)<0.8作为诊断心脏时功能不全(CI)的标准。然后比较各组间的心脏时功能,并探讨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采用CI诊断标准、联合传统ST段标准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传统的ST诊断标准,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各组之间敏感性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三组中CRI及运动中最大预测心率均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三支以上病变者未达预测心率者明显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者P<0.05。结论心脏时指数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阳性指标,可提高TET对冠状动脉的诊断率,心脏时功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可有效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表明冠心病越重。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实验 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妇科门诊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CIN)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0例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最后诊治符合者246例(91.11%),不符合者25例(9.25%),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I、CINII级和CINIII级与最后诊断符合者分别为91.4%、90.9%、82.14%,术后病理诊断降级17例,占6.3%(17/270),术后病理诊断升级8例,占2.96%(8/270),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3例(1.11%)。结论重视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重视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上皮肉瘤中的应用;阴道镜可提供准确的活检部位,提高活检阳性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虽有一定比例宫颈浸润癌的漏诊,但其仍然是一项方便、经济、创伤较小而又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

  • 标签: 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 阴道镜 诊断 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