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指动脉逆行岛状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面积;及其供区,以及对侧指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指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指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动脉逆行岛状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指动脉逆行岛状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的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的均成活,所有患者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厚度适中,触之弹性较好,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15mm左右。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的瘢痕,仅有少量的增生,上肢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本组1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5.71%(12/14)。结论腹部适用于修复各类上肢复杂性损伤患者的修复,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腹部皮瓣 上肢 软组织 创伤和损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的腹部修复上肢复杂损伤的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4例患者的均成活,所有患者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厚度适中,触之弹性较好,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15mm左右。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的瘢痕,仅有少量的增生,上肢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本组1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5.71%(12/14)。结论腹部适用于修复各类上肢复杂性损伤患者的修复,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腹部皮瓣 上肢 软组织 创伤和损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对于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5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资料。术后采用负压吸引或片虹吸引流。对患者术后出血量,坏死率进行记录。结果骨折术后进行负压吸引组,有2例出现坏死,坏死率为3.4%,平均引流量为(203.15±30.52)ml。结论跟骨骨折术后负压吸引进行引流,可以预防术后坏死。

  • 标签: 跟骨骨折术后引流 负压吸引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主要特点分析,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的适应症以及主要优点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方法是回顾性分析,研究样本量为100例患者,均为手部创伤在我院手术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通过随访的情况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随访的时间为半年,将所有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手术之后患者的上皮化情况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上皮化失败,同时,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较少,经过手术治疗以后,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的情况较好,最大限度保持了患者的手术皮肤颜色-致,满足患者对于手部外观美的需求.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修复治疗手部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少,同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对于手部皮肤美观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优势.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 手部创伤 手部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足踝软组织缺损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移植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均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与穿支移植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8例患者,26例Ⅰ期愈合,住院时间为(21.4±0.18)d。结论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移植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足踝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 穿支皮瓣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末梢循环极差输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手背静脉顺行穿刺法,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情况。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6.67%和86.67%,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安全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逆行静脉穿刺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逆行静脉穿刺 输液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ERCP检查和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病率为6.3%,经对症用药好转。结论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实施优质、高效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确保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前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保留二尖装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换术的9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n=45)与参照组(n=45),对实验组实施保留二尖装置换术,对参照组实施不保留二尖装置换术,较比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22%,实验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也都优于参照组,6min步行距离对比参照组更长,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保留二尖装置的换术治疗风心病,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二尖瓣装置 风湿性心脏病 换瓣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开颅术与常规骨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一共为100例,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7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骨开颅术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开颅术的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IHSS数据差异极小,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12.00%,差异极大,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开颅术的效果要优于常规骨开颅术,能达到充分减压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样囊肿是一种错构瘤,可发生在身体的许多部位,但发生在盆腔的较为少见,我院成功完成1例盆腔巨大样囊肿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盆腔 巨大皮样囊肿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中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分别为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预后更好。

  • 标签: 综合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沈阳地区不同栖息环境中有蝇类生物多样性。方法笼诱法采集,体视解剖镜鉴定,DPS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2015年共发现有蝇类13种,8693只。优势种为厩腐蝇和丝光绿蝇,占总数的68.7%。不同栖息环境有蝇类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不同,丰富度、辛普森、香浓威纳和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在居民区中最高(分别为8.73、0.74、2.34和0.76);其次为餐饮行业(6.47、0.66、1.94和0.73)、农贸市场(5.20、0.75、2.07和0.87)和公园绿化(4.27、0.66、1.72和0.80);学校中最低(1.40、0.14、0.24和0.19)。结论有蝇类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学校中对蝇类的控制和杀灭处理较好,而餐饮行业应该加强对有蝇类的控制以确保顾客饮食安全。

  • 标签: 有瓣蝇类 多度 物种多样性 笼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去骨减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减压术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在患者脑内血肿大小分层方面,两组患者死亡率、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术前中线偏倚状况为依据,当术前中线偏倚>1cm时,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减压术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预后效果不显著,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去骨瓣减压术 死亡率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大都会合并脑挫裂伤,其导致患者发生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等疾病的概率极高,由于其发病比较急,并且病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恶化,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有研究人员发现,其导致患者死亡的几率达到了17.6%~41.7%,因此,其总体的预后比较差。研究人员对其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主要是脑疝晚期和恶性颅内高压而造成的,对其进行手术减压不但对其脑部的血肿进行了清除,还清除了脑挫裂灶对周围脑部组织的压迫,在降低了颅内压的基础上还中断了颅脑损伤导致的病理恶化过程。但是临床上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为其选择手术的方式。下面就对近两年大骨减压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大骨瓣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槲素是一种重要的黄酮类抗氧化剂,常见于许多植物,在叶子和果实中以糖苷的形式出现。据药理研究报道,槲素有强效抗氧化,抗血管生成,抗炎,神经保护和抗细胞凋亡等特性。有帮助血压平衡,对抗哮喘和过敏,和预防心血管病和肿瘤进展的功效。是一种着名的具有各种生物类的黄酮,已被广泛使用,并在许多疾病中得到证实。有人提出槲素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和肥胖症。在本综述中,我们重点介绍槲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验方法。

  • 标签: 槲皮素 抗炎症 抗氧化 神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术不翻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微创术翻技术,研究组行微创术不翻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及种植成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3.50±3.35min)更短,术后肿痛时间(21.35±5.75h)、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36.70±9.65h)、术后激素使用时间(25.55±9.45h)更短,P<0.05;研究组种植成功率(98.00%)更高,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术中应用微创术不翻技术的临床价值确切。

  • 标签: 微创术不翻瓣技术 口腔种植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坏疽性脓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综合护理方案用于一例坏疽性脓病病人的创面处理。结果经过23d的治疗,患者创面愈合出院。结论对患者采取较为综合的护理措施,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及疾病知识宣教,可增强患者对治疗信心。对创面修复有辅助功效。

  • 标签: 坏疽性脓皮病 疼痛护理 创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