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器过敏患者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发生透析器过敏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三组(其中A组和B组属常规组,C组属研究组),A组血液透析前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循环管路10分钟,血液透析开始时予静脉壶中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B组血液透析前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循环管路30分钟。C组血液透析前予地塞米松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循环管路10分钟,观察三组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结果常规组出现透析器过敏41例次,其中A型反应32例,B型反应9例,使用血液透析前予地塞米松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循环管路10分钟出现过敏反应3例,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血液透析前予地塞米松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循环管路10分钟有预防血液透析器过敏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器过敏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液流量(Qd)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在其他透析参数固定情况下,分别于血透透析液流量定为500ml/min和800ml/min时各透析8周。第7周和第8周均测定不同Qd量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记录每次透析时间、超滤量及透析前后体重,并根据Daugirdas公式计算Kt/V、尿素下降率(URR),取2次测定值的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析液流量为800ml/min时Kt/V值和URR较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液流量从500ml/min增加至800ml/min,Kt/V值和URR均上升,提高了血液透析充分性。增加透析液流量可适当的缩短透析时间或减少提高血流量带来的不适症状。

  • 标签: 透析液流量血液透析充分性 尿素清除指数 尿素下降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数学模型定量评价透析充分性。方法对本透析室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记录患者第一次透前、透后、第二次透前尿素氮(BUN)、透析间隔时间、尿量、尿素氮。代入公式,分别计算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蛋白质分解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结果检测25例患者尿素清除指数≥1.2者占76%,蛋白质分解率≥1.1g/(Kg.d)占62%,时间平均尿素浓度≤0.5g/L者占56%。结论应用尿素动力学模型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对于评价患者状况,调整透析方案,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命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充分性 终末期肾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能达到透析充分性的观察,了解透析依从性对透析充分性影响的因素。方法通过尿素清除指数对60例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监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30例患者给予透析依从性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寻找不能达到透析依从性诸多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改善影响透析依从性而达到透析充分的目的。结果通过干预透析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对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取到很大的作用。结论对患者透析的依从性给予干预对能否达到透析的充分性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善影响依从性的诸多因素,加强透析依从性,达到提高透析充分性的目的。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素清除指数 充分性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类报警,保证治疗的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血液透析护理心得。方法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由于尿毒症病人及家属对血透疗法很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力求一次穿刺成功,固定要牢,防针头脱出,HD结束时,压迫时间要长,约20~30min。透析后注意穿刺插管及内瘘的护理,防堵塞及感染。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终身替代疗法之一,要想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透析的充分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血管通路的护理,导管的护理,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8月对透析患者实施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认真作好记录。对于超滤量大、年老体弱的重症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 标签: 血液透析中 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策略。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9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观察组中,对450例患者将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对照组中,对另外450例患者不采用风险管理。观察在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对患者的作用是如何,并将所得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大大的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的患者的满意的程度,以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的质量,提高了医院的整个护理的水平。结论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风险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血液透析的抗凝技术。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外循环中有无血液凝固,必要时作相应的凝血功能检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或出血加重情况。常用的抗凝方法有全身肝素化、局部肝素化、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抗凝、无肝素透析等。

  • 标签: 血液透析 抗凝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滤过(hetmofiltration,HF)是一种在治疗原理上不同于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技术。其通过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原理,主要以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水分、代谢产物与毒素,因此血液滤过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的滤过生理功能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通路情况、机器运转,注重患者的自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机器报警。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现代透析的观念和目标,一是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做好腹膜透析居家护理指导,本文总结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饮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三方面的详细指导,使其掌握更多的腹透知识,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使透析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家庭护理 指导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