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阴道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中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子宫切除术后及需行子宫切除术的中盆腔脏器脱垂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病率,术后排尿情况,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C点位置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注,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36.2±34.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5.3±27.8)mL,术中无一例发生相关并发症。术后第1天晨起拔除尿管后均自解小便顺利;1例患者同时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第2天发生不全肠梗阻,予对症治疗,术后12d肠功能完全恢复出院。另外4例患者于术后48h内恢复排气,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5.4d。术后即刻、术后8周随访时C点测量值均在-6cm以上,客观治愈率为100%,亦无一例患者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结论改良阴道骶骨阴道固定术为中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具有利用人体自然通道、阴道轴向不发生改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创伤及恢复快等优势。

  • 标签: 中盆腔脏器脱垂 经阴道 骶骨阴道固定术
  • 简介:制作材料:玉米、剪刀、棉线、缝衣针、彩笔、即时贴、金色的珠子。制作步骤:1.选择软硬适中的白色玉米。2.守玉米浸泡,用塑料袋装好使玉米柔软。3.把玉米编织成辫子,用剪刀把辫子上面多余的剪掉,使辫子光滑。

  • 标签: 玉米 制作材料 制作步骤 塑料袋装 缝衣针 剪刀
  • 简介:目的评价本院近3年对胎儿唐综合征(Down'ssyndrome)的产前筛查工作效果。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妊娠时间为14~20^+6孕周,接受产前胎儿唐综合征筛查的110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年龄分为高龄组(预产期时年龄≥35岁,n=602)和低龄组(预产期时年龄〈35岁,n=10401)(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接受筛查者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行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二联指标检测,利用随机配载软件计算胎儿唐综合征风险,对高危者进行遗传咨询,建议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由专人随访所有筛查者妊娠结局,并计算筛查胎儿唐综合征效率和安全性。结果①11003例孕妇中,共筛查出胎儿唐综合征高危孕妇831例(高危组),共检出胎儿唐综合征6例,最终确诊为3例。其中,2例于孕晚期行超声检查提示胎儿结构异常。②11003例孕妇胎儿唐综合征筛查时,若以1/380为高危切割值,则筛查出胎儿唐综合征高危孕妇831例,妊娠中期血清学二联指标对胎儿唐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6.7%(6/9),假阳性率为7.5%(829/10998),阳性预测值为0.72%(6/831)。若选择1/270为高危切割值,则筛查出胎儿唐综合征高危孕妇534例,检出率仍为66.7%(6/9),假阳性率则降为4.8%(527/10998),阳性预测值达1.12%(6/534)。高龄组中胎儿唐综合征筛查检出率和阳性预测值类似于低龄组,但假阳性率稍高(27.45%vs.6.39%)。③安全性评价: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检查,无一例发生流产。结论对所有采用胎儿唐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产前筛查 妊娠中期 甲胎蛋白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简介:患者女性,30岁,因“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于2008年2月16日(术后22d)入院。病史采集:G6P3,曾行剖宫产分娩3次,末次剖宫产时间为2007年8月8日,术后阴道持续流血1。个月,自止。未哺乳,月经未复潮,常下腹部疼痛。2008年1月26日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 标签: 剖宫产术 疤痕妊娠 阴道持续流血 切口 人工流产术后 剖宫产分娩
  • 简介:设计意图:《铃铛》这个故事,充满童趣,易于幼儿接受。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幼儿增长知识,且浅显的故事内容能让幼儿明白许多事理。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共同特点,故事中鲜明的故事形象如:小花猫、小白兔、小花狗、小山羊,正是幼儿最为熟悉和喜爱的。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使他们失去所得到的东西。而故事《铃铛》这个故事里的动物与人的对话,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还能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 标签: 语言活动 教学活动 独生子女 幼儿 孩子
  • 简介:设计意图: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结束活动。

  • 标签: 科学活动 感性认识 幼儿园 跷跷板 孩子 设计
  • 简介:游戏步骤●在操场上画一大圆圈。小朋友们散立在圆圈中当“麻雀”。教师站在圆圈外当花猫。●游戏开始后,麻雀齐说:“麻雀,叽叽喳,庭院里说悄悄话。白菜大姐害了病,咱们帮她把虫抓。淘气的花猫摔瘸了腿,他来捣乱咱不怕。”说完就四散跳跃模仿抓小虫。突然,一声猫叫,瘸腿花猫从圈外单脚跳来捕捉麻雀。麻雀四散跳跃躲闪。被抓到的麻雀要自动钻进圈外的“笼子”里。“喵!”花猫大叫一声后跳出圈外,麻雀跑到“笼子”里救出同伴。游戏结束。

  • 标签: 麻雀 游戏 跳跃
  • 简介:患者男性,14岁3个月,因"发现血小板减少8+个月"于2013-08-29收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治疗。病史采集:患者于8+个月前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PLT减少,外周血PLT计数为8.0×10^9/L,尚未伴出血表现,门诊予输注PLT制剂后PLT计数恢复至正常,此后未进行复查及治疗。入院前7d,因入学体检查血常规示PLT计数为15.0×10^9/L,遂收入本院。入院查体:无特殊面貌,全身无出血表现,脾脏因腹部脂肪层过厚触诊不清楚,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步态平稳,智力、视力及听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

  • 标签: 尼曼-匹克病 大龄儿童 PLT计数 医院治疗 辅助检查 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阴道组(n=36)与腹腔镜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最大直径分别为(5.2±2.4)cm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与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与(78.4±25.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4,2.5964,2.2188;P〈0.05)。结论阴道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阴道宫颈肌瘤剔除术较腹腔镜剔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设计意图: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拍球是一项比较熟悉的运动,经常左右手拍球,还能开发左右大脑,使肢体各部位平衡。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此节活动“争当篮球健将”。在本节活动中,我以玩球为切入点,通过让幼儿玩球,正确掌握边走边拍球的动作技能,鼓励幼儿大胆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 标签: 健康活动 篮球 发散性思维 认知发展 年龄特点 动作技能
  • 简介:游戏背景:又到了玩游戏的时间,孩子们非常兴奋,他们主动地把角色游戏区里的游戏材料拿了出来,和老师一起布置游戏场景:多多和彤彤在挂招牌、夹照片,小雨和几个小朋友在摆放照相机、化妆盒和其他材料……不一会儿,“哈哈写真”游戏区就布置好了。孩子们又聚在一起,头靠头地商量着角色的分配,经过一番争执和协商,他们终于确定了各自的角色:彤彤做引导员,多多、晨晨和小雨当摄影师,果果负责化妆,琪琪是收银员,其他的小朋友当顾客。这下,我们的小小摄影工作室“哈哈写真”就开张了。

  • 标签: 玩游戏 摄影工作 游戏区 照相机 引导员 摄影师
  • 简介:设计意图:故事(《松鼠过生日》是一个充满友爱的故事,孩子在听听说说读读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动物吃的食物不相同,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还能感受到拥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孩子想象模仿小动物的对话,感受说话的乐趣,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让孩子们体验到语言学习的快乐。

  • 标签: 语言活动 松鼠 年龄特点 语言学习 小动物 孩子
  • 简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播种的好时机,春天是生长的好时节。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感受春天带给万物的欣喜和勃勃生机,我班种植园地“芽芽圃”闪亮登场,拉开了绿色种植的序幕。老师和孩子们每天置身其中,自主管理,悉心地感受着植物的变化成长。在培育芽芽的过程中,有几许无奈、有诸多惊喜、更有无穷的收获,为我们呈上了一个个真实有趣的故事。

  • 标签: 自主管理 感受 孩子 种植
  • 简介:设计意图:大班孩子在学习加减应用题时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因此,让孩子理解不同类型应用题是非常必要的。选择“求减少部分”的减法应用题,是为了训练逆向思维能力,难点在于掌握用已知数求未知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问题,老师设计了“小猴子偷拿老爷爷帽子”的故事情境,并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变成直观的游戏操作过程,从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这种形式让数学学习变得更直观、更有趣、更容易。

  • 标签: 科学活动 猴子 数学思维 加减应用 思维能力 操作过程
  • 简介:今天下午的第一段室内活动,我与大二班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了一本好看的绘本《爱跳舞的刺猬》,当我们阅读到所有的蝴蝶跳舞累了,落在大树上休息的画面时,孩子们连连拍手直呼太漂亮了,强烈要求等会儿读完绘本后画一画这幅画。对于孩子们的呼声,我自然是欣然同意。为了配合孩子们的画面,我按照惯例会用即时贴剪一些可爱的图案,作为奖励贴到画得好的孩子的图画本上。

  • 标签: 室内活动 一本 发小 色彩绚丽 综合评价 工作岗位
  • 简介:又到一年入学季,上幼儿园是宝宝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对他们来说,这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一一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而家长则暗自担心一一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

  • 标签: 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 幼儿园 集体生活 约束力 孩子
  • 简介:目的探讨孕中期唐综合征(DS)等筛查对检出胎儿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孕中期(妊龄为14~20孕周)二联生化指标筛查及分娩的327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中期二联生化指标为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B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检测,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指数(BMI)、孕周、胎数、糖尿病史及吸烟史等因素,采用DS等风险专用分析软件Risks2T分析DS,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NTD)发生风险率。对二联生化指标筛查结果呈阳性者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羊水或脐带血穿刺产前诊断进行确诊(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孕中期二联生化指标对胎儿缺陷的检出总阳性率为9.22%(302/3275),真阳性率为1.74%(57/3275),假阴性率为0.49%(16/3275),而检出率为78.1%(57/73)。本组DS筛查阳性率为7.80%(261/3275),真阳性率为0.18%(6/3275),假阴性率为0.09%(3/3275);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率为0.73%(24/3275),真阳性率为0.12%(4/3275),假阴性率为0%(0/3275);NTD筛查阳性率0.52%(17/3275),真阳性率为0.15%(5/3275),假阴性率0.06%(2/3275)。本组胎儿其他染色体异常为2例,二联生化指标均呈阳性。胎儿其他畸形为53例,其中42例二联生化指标筛查检出。结论孕中期二联生化指标筛查胎儿DS等是行之有效的,不仅可发现预期筛查疾病,也可发现其他胎儿发育异常。二联生化指标进行产前筛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提高胎儿出生缺陷检出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缺陷
  • 简介:设计意图:此次科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并运用震动产生声音这一科学现象进行自制乐器。本次活动中,通过动手做一做,玩一玩,使孩子们在饶有趣味的制作活动中体验科学的神奇与合作的快乐。

  • 标签: 制作活动 做一做 人的声音 男人和女人 弦琴 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