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孩子们的眼里玩具似乎非别人的不好玩,他们经常对别人的玩具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好奇心和占有欲,作为老师应该怎么面对?

  • 标签: 玩具 孩子 好奇心
  • 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晓霞在《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中长期规划的建议》中说:最近我接到很多很多的这样的问题:一提到学前教育免费的问题、义务化的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民办因怎么?其实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我来讲,首先考虑是儿童利益。那么我们国家到底应该怎么?怎样将国家利益和儿童利益同时考虑?我们对此比较关注,按照这样一个找问题,

  • 标签: 经济欠发达地区 政府 北京师范大学 国家利益 学前教育 教育研究
  • 简介:我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老师,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午睡起床以后穿衣服总是磨磨蹭蹭,经常要老师帮助才能穿好衣服,和家长交流后发现他们在家里也是一样,对这些小朋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 标签: 衣服 孩子 幼儿园 老师
  • 简介:2013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鲁青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影响因子为32.4)上发表了题为“Olig2TargetsChromatinRemodelerstoEnhancerstoInitiateOligodendrocyte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

  • 标签: 《细胞》 四川大学 医院 华西 杂志 OLIG2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人工妊娠终止术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妊娠终止术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人工妊娠终止术情况调查》在术前进行初始问卷调查;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分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对干预组患者术后进行PAFPS,对照组仅提供常规人工妊娠终止术后医疗服务。随访1年后,对所有受试者采用初始问卷再次调查,重点调查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收回有效问卷386份,其中干预组为194份,对照组为192份。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31±1.74)分,(6.11±1.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0,P〈0.01)。干预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者(78.87%)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1)。干预组与1年前比较,采取较为可靠的避孕措施[避孕套、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比例更高(74/109,(χ2=12.67,P〈O.01)。干预组1年内非意愿妊娠为5.73%(11/192),对照组为18.75%(36/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P〈0.01);干预组1年内再次行人工妊娠终止术发生率为2.58%(5/194),对照组为10.94%(21/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P〈0.01)。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PAFPS,对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非意愿妊娠和人工妊娠终止术发生率�

  • 标签: 人工妊娠终止术 人工妊娠终止术后计划生育服务 避孕措施 非意愿妊娠
  • 简介:目的调查四川绵阳地区儿童急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NV)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12月共收集650例排除轮状病毒及细菌感染导致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大便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检测NV抗原呈阳性标本,并详细记录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及病程等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订的伦理学标准,研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自650例儿童急性胃肠炎大便标本中,检查出NV抗原呈阳性标本为204例,N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31.38%。NV感染患儿的年龄为1~114个月(P25=7.00;P50=9.00;P75=13.75;Meadian=9,Mode=8)。2010年绵阳地区NV感染高发年龄为6~12个月,高发季节为夏季(8~10月),临床表现仅呕吐症状相对较突出。结论绵阳地区儿童NV感染较常见,夏季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除呕吐症状相对较突出外,其余症状与其他急性胃肠炎难于区分。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胃肠炎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对广东潮州地区农村妇女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液基细胞学(LBC)和传统巴氏涂片(CPS)筛查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为建立适宜农村地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6月,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法在潮州地区5个乡镇招募的3723例35~59岁符合筛查条件的农村常住妇女为研究对象(子宫颈完整存在)。对其同时采用高危型HPV,LBC和CPS筛查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其中HPV呈阳性者进行HPV分型。对宫颈细胞学改变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PV呈阳性的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的受试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及随访,评价不同筛查法的筛查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3723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受试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2%,常见HPV亚型为HPV-52,-16,-58,-33及-68;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检出率分别为1.05%(39/3723),0.40%(15/3723)和0.54%(20/3723)。若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CINⅡ为标准,则高危型HPV,LBC和CPS筛查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4%(34/36)与46.6%(27/58),97.2%(35/36)与25.9%(15/58)及52.9%(9/17)与38.0%(19/50)。3种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C与CPS对宫颈癌筛查的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44.9%(35/78)与22.5%(9/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P=0.02)。结论在广东潮州地区农村妇女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发现,�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传统巴氏涂片
  • 简介:为庆祝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建立20周年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院20周年,由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主办的“2008发育与疾病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20至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召开。会议将以“基础、临床和公共卫生携手共进”为主题,研讨胚胎细胞发育、出生缺陷、新生儿和儿童疾病及妇科肿瘤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四川大学 细胞发育 儿童疾病 二医院 华西
  • 简介:2011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新生儿专业获准2011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这是本院继妇科、产科专业获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后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本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全国最早独立成立新生儿三级学科的医院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新生儿科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设备投入方面均居全国先进水平,

  • 标签: 临床重点专科 新生儿科 建设项目 四川大学 医院 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