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测大米中各砷形态的方法。方法 通过探索大米样本前处理和适当的色谱、荧光条件,实现大米中砷酸盐As(Ⅴ)、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四种砷形态的同时测定。结果 仪器在13分钟内实现大米样本中四种砷形态的检测,在3.0-40.0ug/L的浓度范围内,四种砷形态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达到r=0.9996-0.9999,砷酸盐As(Ⅴ)、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检出限分别低至0.064ng、0.022ng、0.025ng、0.031ng,各形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在89.1%-112.2%。并对广铁集团驻湘单位食堂中7种大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均检出不同的砷形态,显示大米存在一定的砷污染情况。结论 基于该方法对大米中四种砷形态的检测有简单高效,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等优点,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大米 砷形态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联用(HPLC-AFS)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针对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具体阐述,并简列分析检查诊断效力、孕囊显示、确诊时间数据,以此作为研究数据支持。方法:研究时间介入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开展,取该期间我院收治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为入组对象,共计人数7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前3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35例作为研究组(阴道超声检查),后整理归纳两组相关指标数据,并实施对比分析,观察结果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诊断效力: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另一组,孕囊显示、确诊时间优于另一组,采用统计学工具进行组间对比分析P值显示<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同时精准度、敏感度更高,可为医生提供有效诊断依据,适合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三维超声 早期异位妊娠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局部晚期胰腺癌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5月参与本院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观察组(适形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局部晚期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为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到本院就诊且疑似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病人,均应用二盆底超声检查,并对比结果。结果 盆底超声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阳性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二盆底超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以指导临床后续工作的展开。

  • 标签: 三维盆底超声 二维盆底超声 诊断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使得食管癌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更会增加患者家庭的支出和社会负担。当代在治疗食管癌时常用的受到手段就是放疗技术,但是如何合理选择放疗方案成为现代临床医学重点。本文分别对其进行适形放疗治疗与调强放疗物理计划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物理计划 调强放疗物理计划
  • 简介: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牙齿进行控制性移动的矫治器,利用膜片的弹性形变使牙齿发生移动。其原理与固定矫治器有很大区别,隐形矫治器多用膜片与牙的细微差别产生的推力使牙齿移动,而固定矫治器多用拉力。因此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特点使研究其力学机制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口腔正畸学是一门与生物机械力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本文提到的有限元是口腔正畸领域中生物机械力学研究的常用手段。本文就有限元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的应用和展望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三维有限元 附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分析X线检查和螺旋CT重建检查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对肋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XXX法医鉴定中心受理的肋骨骨折案例共56例,为其分别进行X线检查以及螺旋CT重建检查,最后对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图像清晰度以及诊断精确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螺旋CT重建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首先对所得图像总清晰度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差异有意义(P<0.05);其次对总准确度进行比较,发现同样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螺旋CT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全面的骨折信息以及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因而螺旋CT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医鉴定工具,可以帮助法医师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法医鉴定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

  • 标签: 螺旋CT三维重建 临床鉴定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中采用CT重建和核磁共振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8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重建、核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种方式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检出率情况、软组织损伤检出率情况。结果 CT重建、核磁共振,Ⅰ类骨折、Ⅱ类骨折、Ⅲ类骨折、Ⅳ类骨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关节腔积液异常、关节盘组织损伤检出率高于CT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骨髓水肿检出率高于CT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可以使用CT重建、核磁共振方式进行诊断,其中后者在软组织损伤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可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CT三维重建 下颌骨髁突骨折 骨髓水肿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结节的检测与筛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为了获取更准确的肺结节信息,利用计算机分析和测量肺结节的体积已然成为目前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可通过计算肺结节的体积和形态特征来帮助确定肺结节的良恶性,并更准确地评估肺实性结节的相关参数。

  • 标签: 肺结节 三维体积测量 肺实性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癌诊断采取多平面CT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前开展CT增强扫描,参考病理结果(金标准)分析多平面CT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的价值。结果 CT术前诊断T1、T2、T3、T4符合率分别为81.25%、88.89%、94.74%、95.00%。CT术前诊断N0、N1、N2符合率分别为90.24%、92.86%、91.30%。CT术前诊断M0、M1符合率分别为92.31%、88.89%。结论 胃癌诊断采取多平面CT重建结合CT增强扫描体现较高准确性。

  • 标签: 胃癌 多平面CT三维重建 CT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可视化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100名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二影像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可视化教学法,每组50名。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考核成绩对比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参考组较优(P<0.05)。结论: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可视化教学效果可观,能够提升实习生的考核成绩。 

  • 标签: 三维可视化教学 肝脏外科学 临床实习 带教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平均每组28例,参照组患者使用适形放疗治疗,研究组使用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两组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适形放疗联合化疗 非小细胞癌晚期 局部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可视化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100名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采取二影像学方法,实验组采取可视化教学法,每组50名。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考核成绩对比发现,实验组相比较参考组较优(P<0.05)。结论:肝脏外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采取可视化教学效果可观,能够提升实习生的考核成绩。 

  • 标签: 三维可视化教学 肝脏外科学 临床实习 带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H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例,实施一体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HD患者中,一体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效果,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众多,因此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出现了如数据规格不统一、空间范围交叉重叠等问题,阻碍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逐步构建空间系统,对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可视化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空间系统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数据表达效果,实现对海、陆、空全方位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可视化表现。文章主要针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空间数据表达与可视化技术展开探讨。

  • 标签: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三维空间数据表达 可视化技术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针对重金属离子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提升新型荧光淬灭剂的显示速度,并保证快速生成并沉淀荧光淬灭剂。在实际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新型1,2,4-唑,并合成重金属离子,随后进行淬灭处理,最终合成荧光淬灭剂。研究分析以及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新型1,2,4-唑重金属离子在合成荧光淬灭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主要是利用配位生成沉淀的原理,进而去除合成的荧光淬灭剂。本文基于此,对新型1,2,4-唑重金属离子荧光淬灭剂的合成进行探究。

  • 标签: 新型1 2 4-三唑 重金属离子 合成 荧光淬灭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探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眼科护理中的关键应用和价值。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是一项使用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通过荧光相机捕捉眼底血管循环的检查技术,尤其对于诊断和管理各种视网膜病变有着显著的作用。方法:首先,本文探讨了 FFA 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价值。通过 FFA,护士可以及时发现视网膜疾病的早期征象,从而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视力损失。其次,文章阐述了 FFA 在监控疾病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定期的 FFA 检查,可以跟踪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为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提供参考。再次,我们还深入分析了 FFA 在评估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 FFA 图像,可以直观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最后,本文强调了 FFA 对于护理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患者教育、疾病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本文旨在为眼科护士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和利用 FFA 在眼科护理中的各种可能性,以提升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我们也期待这项技术在未来能进一步发展,为眼科护理开辟新的可能。

  • 标签: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眼科护理 护理实践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微波消解对大米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重复性试验、加标回收等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结果  (1)砷元素工作曲线良好(相关系数=1.0000);(2)砷加标回收率为91.4%-105.0%,RSD=0.63%(n=7),检出限为1.725×10-3mg/kg。结论  应用微波消解和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砷,消解速度快,简便快捷,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砷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法 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