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探究在 MOOC背景下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 互动创新教学模式的途径及教学效果。 方法 :纳入 2018 级我院医学专业 二个班级学生 76 名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原则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传统解剖教学)、研究组( 互动创新教学模式),各 38 名, 对比教学效果。 结果 : 研究组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MOOC背景下在 人体解剖教学中采取 互动创新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MOOC背景下 人体解剖学 互动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咽鼓管及周围结构的精细断层解剖资料。方法在数字化可视人体(Chinesevisiblehuman,CVH)头部数据集的基础上,按照常规头部轴位、冠状位以及咽鼓管长轴的倾斜轴位平面进行连续数字化重采样,采用连续追踪观察的方法,观察获得的3组薄层断层图像,研究咽鼓管及周围微细解剖组织结构的形态和毗邻关系。结果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图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各有侧重,在倾斜轴位断层上,双侧咽鼓管全长同时被显示清楚。结论咽鼓管及周围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在常规MRI和CT图像上难于精确辨认。CVH数据集咽鼓管轴位、冠状位及倾斜轴位断层解剖研究为临床进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影像检查提供断层解剖资料。

  • 标签: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 咽鼓管 磁共振成像 解剖学,局部
  • 简介:摘要枕动脉是颈侧区深方重要血管结构,走行于二腹肌后腹及茎突舌骨肌的深面,在颈外动脉的弧形下方起源,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至乳突内侧及后方的枕动脉沟内,经头上斜肌、头最长肌深面、头夹肌与头半棘肌之间至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浅面及项部深筋膜至枕部皮下,途中发出肌支及吻合支与颈外动脉系统及椎动脉发生吻合,途中并与枕大神经、枕静脉相伴,最后分布于后枕部。

  • 标签:
  • 简介:文章主要基于技术审评中关于人体成分分析仪产品发现的常见问题提出应对分析,为企业产品注册申请时提供参考,以保证人体成分分析仪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人体成分分析仪 安全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7.1-2019.1收治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并记录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随访3-27个月,优39例,良13例,可4例。结论应用外固定架联合解剖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功能随访
  • 简介:摘要当今主流治疗癌症的药物在治疗末期体现出了被癌细胞耐受的特性。为此,激发免疫系统类药物开始被人们所研发。在本篇论文中将着重讨论现在市场上的香菇多糖,多西他赛对于HUVEC的作用与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高职助产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的理论教学,应结合助产专业的特点,加强《病原生物与免疫》基础理论知识与助产专业的联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中突出助产专业的特色。因此,本文将对助产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进行总结,让《病原生物与免疫》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助产专业,为后续助产专业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助产专业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集医学影像资料,2019年7月—2019年9月整理编辑资料,形成完备的医学影像影像图片库;通过金数据软件平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提交数据进行分析,征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提高教学水平。结果使用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的满意率(94.1%)>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率(81.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PACS建立医学影像图片库能够提供丰富清晰的影像图像和生动逼真的视频资料,操作简单便捷,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也能使教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 标签: PACS 医学影像学 图片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脊柱骨折影像检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4%,X线的手术诊断符合率为76.8%,CT的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比较差异具有计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X线诊断来说,脊柱骨折的CT影像诊断价值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值得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影像学检查 临床对比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整合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我校护理专业的96例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普通组行传统教学法,研究组行问题导向教育法,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相比较普通组,研究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及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病原生物及免疫课程整合改革的过程中应用问题导向教育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附加病例分析能力、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在课程改革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课程整合改革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目前已从传统的解剖成像进入了功能和分子显像时代 ,使影像诊断准确率大幅升高。现今 ,X线、 CT、 MRI技术已常规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指导及治疗效果评价 ,医学影像图像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成像 ,甚至是四维成像的功能成像转变。各项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超声分子显像技术是一种潜在的、较为理想的分子显影方法 ,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X线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 超声分子显像技术
  • 简介:【摘要】 让医学更有温度,无数的医学人心怀苍生,感知着苍生的悲喜,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行动传递对生命最醇厚的关怀,对生命情愫最美的守护。医学人的梦实际上和患者的健康梦息息相关,无法割裂,医学人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还需在“两一做”的号召下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去实现“环境温馨、服务温馨、管理温馨、感受温馨”的目标,让患者在富有人文色彩的医疗服务下回归健康,聚全社会之力一起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 标签: 两学一做 中国梦
  • 简介:摘要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就是将复杂的多学科的医学知识以“疾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PBL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