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充气止血器用于冠脉造影(CAG)经桡动脉入路术后时不同加压时长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实施桡动脉入路CAG术的60例病例,患者均于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就诊,将60例病例在研究前以双盲法分为甲乙组,对比时各纳入30例。两组术后均使用充气止血器,其中甲组术后加压时长为8~9小时,乙组加压时长为5~6h。对比甲乙组并发症、安全性、舒适度及满意率等情况,以评定效果。结果:经统计两组并发症并对比,乙组总发生率6.67%低于甲组23.33%(P<0.05)。经统计两组桡动脉情况并对比,乙组正常率96.67%高于甲组80.00%(P<0.05)。经统计两组舒适度并对比,乙组心理、生理等舒适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经统计两组满意率并对比,乙组总体为100.00%高于甲组83.33%(P<0.05)。结论:充气止血器用于桡动脉入路CAG术后时,提升每次间隔放气量并缩短压迫时间,有利于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和不适反应,还可提升其舒适度和满意度,安全性高,患者普遍满意,可借鉴推广。

  • 标签: 充气式止血器 冠脉造影 桡动脉入路 不同加压时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内科重症患者接受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以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科重症患者8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3例患者接受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中43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接受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对比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内科重症患者接受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帮助改善凝血功能,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内科 重症 间歇性充气加压 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预防发生下肢的深静脉血栓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护理对策。结果选择2017年1月-6月我院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IPCD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其他护理等综合护理对策,结果发生DVT者为2例,无发生肺栓塞等重要脏器栓塞的病例。结论DVT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症的一种,对于该类重症患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IPCD的使用能够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密切配合治疗,对预防患者出现DVT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充气加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54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过程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泵结合护理干预纳入到研究组患者中,使用术后常规临床护理纳入到对照组患者中。结果:研究组的股静脉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明显更快,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降低,对比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股静脉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充气加压泵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穴位贴敷联合间歇充气泵对卒中后偏瘫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011月-2023.01,1年内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40例,保持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接受穴位贴敷和间歇充气泵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标准与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定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开展,在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选取60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术中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斑块面积、IMT厚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再狭窄率、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颅神经损伤发生率6.67%较对照组30.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阻断时间(14.32±2.15)min、住院时间(11.05±1.32)d较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22.12±4.31)%较对照组低,IMT(0.92±0.05)mm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高于标准手术方法,可降低再狭窄情况发生,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其斑块面积变小,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 颈动脉狭窄 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斑块面积
  • 简介:北京市卫生局将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契约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届时,所有在京人员都可以享受此项服务,且不以户口所在地为签约条件,凡是有此意愿的在京常住人口都可以就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后享受相应的服务。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北京市卫生局 家庭医生 医改 管理工作 卫生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放松和激励心理护理作用。方法:取84例试验样本(即:我院2020.01-2021.02接诊新冠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行放松、激励心理护理(n=43,试验组)和常规护理(n=41,常规组),对比SAS、SDS、 Herth评分。结果:常规组SAS、SDS护理后降为(50.17±4.62)、(48.79±4.35)分,比试验组(45.70±4.88)、(44.26±4.90)分低,同时,试验组 Herth 希望评分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中采取放松、激励心理护理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新冠肺炎 心理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效果分析,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病情干预效果的提升指明改进方向。方法:选择了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252例研究对象分两组。研究组(n=126例)给予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参照组(n=126例)给予袋鼠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平均身长速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 袋鼠式护理 平均速度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支持联合激励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储存自身输血是自身输血的一种,其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不仅可以缓解血液供应紧张、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而且还可以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是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输血技术。

  • 标签: 储存式自身输血 临床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一轮医改即将拉开大幕。这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用中国方法解决世界难题”。不过,记者发现,仍主要由西医主导的卫生计生委牵头。业内分析建议,“西方国家医改已进入‘死循环’,中国与其走西医医改的失败之路,做二流三流的西医体系,不如做一流的自己的中医。”国务院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2014年医改的第一大任务。记者发现,在分工及进度安排表中,研究制订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都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而该要求的发布日期是5月底,这意味着中国未来5年医改的顶层设计,将在4个月内完成,而且都由西医主导的卫生计生委牵头。把中医交给西医管,不是“与虎谋皮”吗?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称。他告诉记者,“西医几十年一直排挤中医,许多领导不理解中医。而且,中医几块钱草药就能治好病,中医理念是要让人不生病,人都不生病了,西医去哪赚钱?”“只要中国人还在无视中医在整个国民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功能,仅从西医医疗资源的惟一性,去思考现行的医疗体制,那么中国政府永远不会突破,并不可能从西方发达国家所设计的医疗管理体制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之路来。”北京医药大学毕业的当代思想研究学者王世保表示。“让中医管中医”、“不要用西医来框中医”,中医界已经呼吁多年,但被业界认为罕见成效。因此对于新一轮医改,“让中医管中医”也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制度保障。“要救中医,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让懂中医的人来管中医,避免不懂中医的人,用不适合中医的框,把中医限制死。就像总理说的,管好不是管死。”潘朝曦告诉记者。“

  • 标签: 中国式 医改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城市公立医院 国民医疗体系
  • 简介:【摘要】 国外的袋鼠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在国内又被称作是皮肤接触护理(Skin to Skin Care,SSC),是指新生儿母(父)亲模仿袋鼠照顾婴幼儿的方式,将新生儿以直立位或俯卧位的方式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温度[1]。实施袋鼠护理的理念最初是因为母亲可提供类似于子宫环境,因而可以减少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压力同时促进新生儿迅速适应宫外的环境[2]。当前KMC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因此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KMC研究应用现状,为我国更好的合理应用袋鼠护理提出建议。

  • 标签: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