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长效干扰联合利韦林、短效干扰联合利韦林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短效干扰联合利韦林)和观察组(长效干扰联合利韦林);分别治疗后观察两组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远期疗效好于对照组,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效干扰联合利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 利巴韦林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扰和利韦林相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一段时间之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手足口患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7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适当的处理并隔离,对照组单独静注使用利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静注利韦林的同时增加干扰的使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考察。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退烧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对照组长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腔溃疡消退视角对照组长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患儿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患儿和有效患儿人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效患儿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和利韦林联合应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干扰素 利巴韦林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观察利韦林联合干扰α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60例给予利韦林联合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48周,为联合治疗组;另60例给予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48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病毒应答和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ETVR率、SVR率、终末生化应答率、持续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5%(45/60)、58%(35/60)、83%(50,60)、75%(45,60).对照组分别为30%(18/60)、13%(8/60)、37%(22/60)、17%(10/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4^+水平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3^+、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韦林联合干扰α治疗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失调状态,抑制HCVRNA复制.

  • 标签: 丙肝病毒 利巴韦林 干扰素 α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草乌甲片联合加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6例。全部患者均行加喷丁治疗,对照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和草乌甲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VAS、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草乌甲素片 加巴喷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简介:【摘要】慢性肾衰竭(CRF)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肾功能衰退,直至肾功能无法满足机体排泄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需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慢性肾衰竭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肾功能减退阶段,此时患者发现肾功能出现异常,但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第二,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会出现贫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第三,尿毒症阶段,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出现血尿、水肿、高血压等明显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是关键,但由于肾脏功能差,部分药物可引起抗生脑病,探究该并发症的治疗的方法和疗效。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血液净化   抗生素脑病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多丝肼片单药与联合卡左双多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双盲法划入单药组与联合组(n=33)。单药组使用多丝肼片治疗,联合组使用多丝肼片与左双多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结果:单药组患者用药后的病情改善率是81.82%,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是96.97%,联合组的病情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多丝肼片与卡左双多控释片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巴丝肼片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淋病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坦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评价。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103例来我院接受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林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加替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头孢哌酮舒坦钠,对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分别为82.0%与26.0%,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林病患者,通过对其展开头孢哌酮舒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淋病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利综合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格林利综合症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恢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87.5%(35/40);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较好,Barthel指数明显得到改善,入院、出院时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格林利综合症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症 护理方法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应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坦钠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 50例老年患者。基础信息无太大差异情况下,对照组老年患者选用单药头孢哌酮钠舒坦钠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选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坦钠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 74%,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 94%,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接受了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坦钠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莫西沙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芬+康复治疗脑梗死肢体强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肢体强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分别行康复治疗、氯芬+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芬+康复治疗脑梗死肢体强直,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巴氯芬 康复 脑梗死肢体强直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分析对比临床上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联合加喷丁以及骶管阻滞联合加喷丁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疼痛科 已确诊 RLS 患者 90 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医师要求服用加喷丁,实验组施行腰交感神经射频治疗,对照组施行骶管神经阻滞治疗,三个疗程后,根据统一设定的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腰交感神经射频 骶管阻滞 加巴喷丁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和分析地特胰岛与甘精胰岛联合速效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速效胰岛联合甘精胰岛,观察组应用速效胰岛联合地特胰岛,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h的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h的血糖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地特胰岛联合速效胰岛,有利于调节患者的血糖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入选者在立位、卧位时的血浆肾活性(PRA)、血管紧张II(AngII)及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观察组中不同分级的患者立位、卧位时的PR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立位、卧位时的AngII、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分级患者的PRA、AngII、ALD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升高,PRA水平逐渐降低,AngII、ALD水平逐渐升高。结论RAAS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PRA、AngII及ALD水平可有效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分级,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