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5000份血清标本进行CMIA法检测,将阳性标本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观察测定结果。结果:5000份血清样本,CMI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182例,阳性率3.64%,参考TPPA测定结果,CMIA检测敏感性100.00%,特异性为99.55%。CMIA检测浓度S/CO>10的阳性符合率为97.66%,>5-10的阳性符合率为75.00%,不同检测浓度值的阳性符合率存在差异性。结论: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且能够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具有便捷度高及所需时间短优势。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 200 例,所有人均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以及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微粒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 P<0.05 ,但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微粒水平无差异, P>0.05 。 结论 :血小板微粒水平可成为预测或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血液微粒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情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肾衰竭、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急性脑梗死以及健康体验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以3mm、0.8mm的标准微球作内参对照进行血液中的微粒检测对比工作,通过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急性脑梗死、冠心病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以及血液中的微粒显著高于正常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血液中的微粒检测结果与健康者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微粒能够对血栓性疾病做出预测和诊断,因此,应将血小板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血小板 血液中微粒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制定各种预防措施。方法 准备2瓶中药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各1瓶,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1 台,将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分别与1瓶中药注射液进行配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找到了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针对引起污染的来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结论 输液微粒污染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危害极大,往往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反应。建议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以提升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微粒污染 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临床中常见传染病类型,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近年来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情况也是比较多,为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本文就针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艾滋病与肺孢子菌肺炎的认识。方法我们在医院对22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审查和评价。在这22位患者之间,包括72.7%的男性,其中年龄在35.0±9.4岁。结果13例治愈,5例自动放弃和4例死亡。死亡患者的cd4t细胞数量显着低于其他患者(p=0.07)。结论肺孢子菌肺炎主要发生在晚期的AIDS患者上。当早期患者伴有发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重量损失,胸部X线表明间质的质感变化或片状变化等临床症状时。应尽快治疗,临床上怀疑艾滋病与肺孢子菌肺炎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艾滋病并发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促进毒蛇咬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的治疗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时间,并择取期间内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毒蛇咬伤患者中的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创面治疗的对照组(30例)、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的观察组(30例),根据研究数据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从患者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及创面面积、临床治疗有效率展开数据研究)。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创面肿胀、分泌物、气味、肉芽组织颜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自体微粒皮种植 毒蛇咬伤 创面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40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40例患者中自动放弃治疗者9例,存活者10例,整体存活率为25.0%。结论对于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加强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应严防职业暴露。

  • 标签: 艾滋病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总结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PCa)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74例前列腺癌(PCa)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从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手术配合到术后疗养指导对粒子植入手术过程全程相关护理行为进行了概括总结。结果利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前列腺癌(PCa)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结论在医疗行为中规范护理行为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摘要基于辐射监测仪使用在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带辐射监测仪对行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近距离护理操作时进行辐射监测,对测得值进行分析,找出碘-125粒子术后影响辐射监测值因素,并给出如何减少碘-125粒子术后辐射危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辐射监测仪 碘-125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患者时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本文的综合护理组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的时候对患者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性I125粒子在肺癌植入治疗中应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汇总,进而对并发症护理进行落实。结果:肺癌植入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预见性护理模式下,肺栓塞等严重性并发症得以规避。结论: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放射性I125粒子进行植入性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价值,但术后并发症作为难以完全规避的现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重视,采取预见性护理,提升患者治疗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放射性I125粒子 植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